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612章 国以农为本,农以水为本

汉起 第612章 国以农为本,农以水为本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612章 国以农为本,农以水为本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农以水为本、以种为先。

徐州农业发达、水源丰富、工商业基础好,故极富庶,加之不论黄巾之乱、讨董卓之役、青徐州黄巾复起都未大规模破坏,之前有户籍人口近300万,兖州豫州司隶流民近百万,而广陵只有不足50万口。

可惜,去年曹操攻徐州,屠彭城、夏丘、取虑等城,数十万百姓死难,不少人在逃荒中伤而死,更多地死于战后的饥荒、人口大规模流动传染的疫病。

徐州户籍加流动人口锐减到到足200余万。广陵郡却逆势上涨,从50万膨胀到近100万!

徐州不少世家豪族,趁曹操攻徐州之难、借饥荒粮价飞涨之机,囤积居奇,四处散播留言,炒高粮价、物价。

百姓饥饿于道路,饿殍病死于野。逃民所到之处,有的野狗山鸡、草根树皮尽皆吃尽,甚至鬻儿卖女,卖。身豪门,易子而食。

留守广陵的张飞,手握重兵,毫不犹豫对这类豪族进行打击,一个月内有两家家主人头落地,嫡房被抄家,300近亲族人被充军带方。

那些豪族,本以为刘备讲究仁义,直到面对血淋淋的屠刀,才清醒冷静下来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一个冬天,半个春天,刘备军因支借粮食打出的借条,总数达到30余万石。

一方面,张飞、张昭广泛发动流民打渔,种瓜,种菜,养鸭,养羊,减少粮食消耗。一方面向下邳陈氏、东海糜氏、吴郡陆氏、张氏各借粮数万石,即使像广陵鲁肃、陈峤等中等豪族,也纷纷解囊,各自借出粮食数千石,小族有粮食的,也各自借出粮食数十上百石。但这也才凑了15万石粮食。

刘德然、邴原又以广陵来年赋税为担保,从青州世家豪族借出15万石粮食,解决了燃眉之急。也就青州军实力强大,又为徐州、青州出过死力,得青、徐州士民支持,才借得出来。

刘备自青州、海东拿出20万石粮食,加上支借的30万石,总共投入50万石修建江淮运河!

淮安新城到高邮界首集直线距离约150里,150里的运河,以50米宽,3米深计算,土石方开挖量超过2000万立方!在汉末三国代无疑属于极大的工程!

庆幸的是,在长期挖渠筑堤过程中,青州有一整套相对成熟的以工代赈制度,培养出一批执行力极强技术人员和基层官员。即使刘备广陵不主持,他们也能够有序开展工作,不会因为太守是张飞而手忙脚乱。

徐岳的数学家师兄弟和墨家团队,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他们勘察线路,绕过山岭,寻找现成可用河道和洼地,尽量减少工程量。

193年底、194初,2个多月时间,动员流民超过十万人,投入粮食50万石,分成100余个工段,分段施工,已完成了淮安到高邮界首集的中渎水改直工作,这是第一阶段工作,河道的宽度远比开始时设想的50米狭窄,工程量也大大减少。

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雨降下,树木吐牙,莺飞草长,万物复苏。

刘备一声令下,张飞、徐茂、张昭、刘茂等各带数千士卒、壮丁,打开栏坝,将淮河、射阳湖、高邮湖、白塔河…之水引入江淮运河。

见原本只有齐膝深的运河死水渐渐注入活水,直到半满,徐岳请刘备上准备好的沙船,遣士卒划到中央,亲自从竹棍探了探底,兴奋的说:“这个深度,从淮安到广陵,百石船必能够通行!

150里,开挖数百万米土石,新建设数百个堤坝、水库,终暂且成了这条小河!

连续多少个夜晚睡不安稳,今日我终于敢拍着胸口说君候的50万石粮食、数千万钱,没有白花!”

……

陈珪、陈登父子,站在江淮运河东岸,见淮水顺利流入运河,心中不由一沉!

陈珪:“这条新运河彻底不走淮浦过了!”

“不是还有老运河么?大不了我们自己疏浚!”

陈登也知道刚才的话只是安慰父亲,上游的自西向东的淮水、白塔河等诸多河流之水,原本流入下游的射阳诸湖,如今中间有了南北走向的江淮运河,枯水期自西而来的河水就会大规模减少,汛期运河多余的水又会向射阳诸湖卸掉!

冬季少雨老运河冬天水更浅,夏天多雨老运河水流爆满,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陈珪:“好大手笔!50万石粮食,可以供应2万军队一年!”

陈登:“即使在米价比较低廉的徐州,价值也高达5000万钱。这么巨大的投入,填到新修水利上,说出来,其他诸侯都不会相信。在大争之世的当前,也不会有那个诸侯这样做。我都有些佩服刘青州了。”

陈珪点点头:“曹操屠徐州,表面直接原因为报杀父之仇,真正深层次根本原因是粮食不足!

曹操收编黄巾、流民十万计,又从中选出青壮数万,组成青州兵、兖州兵,一年之内兵力从数千人快速膨胀到近十万人!直接导致短时间粮食陷入严重不足。曹操在兖州征收不到足够的粮食,因此将目光投放到士民殷富、粮食充足的徐州。曹军对徐州进行屠杀、掠夺,与粮食、物资严重不足有关!”

陈登:“曹操是怎样的人呢?”

陈珪:“为父幼时在雒阳,与二袁、曹操登结交。那是就看出曹操重实利,轻名誉,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宁他负人,不许人负他!”

陈登嗤笑道:“在曹操眼中,万万不可能自己军队受饿,死道友不死贫道。”

陈珪:“如果曹操有50万石粮食,可能就不会对徐州进行大屠杀。”

“可能?孙子曰: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曹操就算军粮足,多半依然会举起屠刀。”

陈登想到,屠徐州反应出曹操的性格,与其说是英雄,不如说是的枭雄,徐州人又岂能归顺他!我与父亲,不过首鼠两端罢了,与曹操相比,还真是小巫见大巫!曹操真是可以投靠的人吗?

陈登:“这条运河一成,广陵流民的民气就如同小河到支流、支流到运河、运河到江水、淮水一般,积少成多,渐渐汇聚!

吴郡毗陵与广陵、淮安,淮安与青州之联系就逐渐紧密,不论陈氏,还是射阳的臧氏,或者江淮运河以东的其他谁,都如被一道城墙围起,怕是不能再左右逢源!”

陈珪:“未必,30万石,看他要如何还!陈家的粮食可不能白白送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