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613章 “低劣”的锦囊妙计

汉起 第613章 “低劣”的锦囊妙计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613章 “低劣”的锦囊妙计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诸位都是青徐各郡国的杰出人物,慧眼如炬,请看运河两边苍茫、广阔之田地!到秋天,广陵还30万石粮食,一点不难!”

江淮运河初通后,便请了青州、徐州诸世家豪族,乘坐着数条船只,从淮安到高邮“考察”。张昭带青、徐州“考察团”下船,爬上堤岸,指着远近绿油油的麦田、粟田,欢喜地如同一个300汉斤的小孩。

陈珪隐在团中,面色变换。

糜竺则喜气洋洋,毕竟谁也不想借贷有借无还、投资如肉包子打狗。

诸葛亮也在人群中指着田地,悄悄问一旁的刘茂:“咦?为何淮安周边之苗大而色泽深,高邮之苗则小而翠绿?”

“算你问对了人!”

刘茂得意一笑:“父亲去年秋冬就在淮安、淮阴,故淮安周边多冬麦,冬天南下高邮、广陵击笮融,故高邮之南多春麦、春粟…”

为了让债权人安心,也为了借出更多的粮食,张昭继续露出最和善的面容,细细介绍:“去年秋末冬初,刘青州屯兵淮浦、淮阴、淮安,即使在对阵曹操之时,也未忘百姓衣食,激战之余不忘屯田!组织士卒、壮丁、流民5万人抢种了冬麦100万亩。”

陈珪:“是小亩吧?几乎都是荒地开垦的新田,产量必然不高,每小亩估计也就能产1石。”

张昭:“青州的堆肥技术非常先进,一小亩能产一石三,夏初5、6月间,便收得麦谷约130万石!除去还给诸位的30万石,还剩100万石!广陵给百姓借贷了种子、农具,流民们自己也开垦田地,种粮食、再种些野菜、瓜果。只要勒紧裤腰带,100万石足够补贴10万流民吃上半年!”

张昭:“现在青黄不接,还需要大伙慷慨解囊,再借些粮食出来,夏收之后,青州、广陵除了本钱,还给大伙1成利息!”

一成!

诸豪族世家就有些骚动,

有些人意动:“仓库中的粮食,放着也是放着,反倒是会被鼠吃虫咬,不如赚些利前!”

“一成,太少了!”一个干瘪、脚步轻浮的瘦子,自在地坐自家两婢女背上,说话时不忘捏捏摸摸。

一个胖子看那两婢女,吞了口水,嘀咕道:“要借了不还,我等如何是好?”

张昭:“麦、粟、稻田,都是抵押,肉眼可见,就算流民跑了,田里的粮食跑不了!”

胖子又吵道:“没有流民,难道我等自己去田里拔?”

刘茂站出来说:“刘青州、张广陵绝不会亏欠大伙一个铜板!”

诸世家豪族之人见他年纪轻轻,都是嗤笑。

瘦子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岂能信你!”

“你。你。。我。。我”刘茂涨红了脸:“我是刘青州嫡长子!”

那瘦子大笑,对胖子说:“吹牛谁不会,我还刘青州娘家人呢!”

胖子咯咯笑起来:“看你细皮嫩肉,要不给这位爷做个书。童。”

瘦子猥琐地笑起来。

“你!”刘茂气的拔剑。

“别理他们.”诸葛亮不懂胖子、瘦子为何笑,心知反正这两人不安好心,按住刘茂的剑,拉走给其他人解释:

“壮丁开挖运河、清淤中渎水同时,其家属们,在小春抢种了更多的粟、春麦。到了夏天,还可以种植水稻,水稻产量倍于粟、麦……

到9月底,就能再收不少于300万石!估摸着除了流民所食,还能得100万结余,一成利绝对能返,过了这个村就没这店了…”

一群徐州人簇拥着陈珪父子,陈珪道:“就算能还上30万石,广陵的粮食危机也并未解除!自彭城、东海、下邳,兖豫司隶南下广陵之流民,不是10万,而是50万!即使勒紧裤带,每月需要粮食也得50万石!

张飞、张昭在二个多月投入50万石以工代赈,其实根本不够,只能救下最多20万人。

冬麦最早等到夏5月收获,最少还有3个多月,之间青黄不接,广陵至少还需要200万石粮食!”

众人七嘴八舌曰:“沛相高论”“要不是沛相火眼金睛,怕是我等都被诓骗得底裤不剩!”“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前面没还,后面又借。。哼哼!”

陈登:“可能大家最关心的是,那我等世家豪族如何从中得利?”

“善!”“大善!”“还请沛相指一条阳关道!”

陈珪:“刘青州既然又要把注意打到我们身上来!哼!他不拿出点实际的休想再给他帮忙!广陵的曹掾、孝廉名额,一定要给在座诸位子弟!”

至于广陵太守,一定要给我陈氏!

还真是谈条件的好机会!陈登望着河堤下歪歪斜斜、不甚整齐的麦田,脸色兴奋地潮红。乱世有地盘、有兵、有粮食才是正道。陈氏童仆数千,粮食以万石计,可谁会嫌弃属下人太多、官太大?

刘备不可能一直呆在广陵,就凭张飞、张昭、阳雍这干人,哼!不能照顾到的流民越多,卖身给陈氏和徐州世家豪族的流民就越多,此消彼长之下,陈氏话语权就越重:“刘青州,可不要怪我们不借粮食!谁叫你心大吃独食,非要杀鸡儆猴威胁我等!非要用挖渠、休堤把壮丁都吃下去!”

……

“徐州诸世家豪族,除了东海糜氏、淮阴步氏几个,大多数不愿借粮。”刘茂低着头,有些不敢看几位叔伯。

张昭:“借了多少?”

“至今只筹到了5万石!”

张飞大怒:“君候给他们好,他们不知好!徐盛何在,点兵三千,把陈氏、臧氏给我围了!”

张昭:“府君且慢!”

“贤兄且慢动手,君候北上之前说过不能动手!”阳雍急忙拉住,“诸世家有何条件?什么,陈氏想要广陵太守和5个县长官职?!”

张飞一把将面前桌子拍烂了:“给脸不要脸,真想骑我头上!本将军杀了陈珪老儿!”

阳雍:“且住,君候留有锦囊妙计,待我取出一观。”

诸葛亮和刘茂一样,眼巴巴盯着阳雍取出锦囊,焦急等待他将其中数字对照印刷本论语一一翻译。

阳雍:“君候说,最多可以给三成利,借期一年!但凡给三成利的,全部签订契约、签字画押,一式三份,借贷各一,剩下一个存在陶方伯处,约定本、利也全还粮食,不得还金、铜或其他财物!”

张飞、张昭、阳雍、刘茂、诸葛亮都面面相觑,君候的锦囊妙计就是让步么?我们也会啊,好像太那啥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