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汹涌 > 第十三章 勒索朝鲜2

南明汹涌 第十三章 勒索朝鲜2

作者:杜春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38:17

第十三章 勒索朝鲜2

朝鲜虽然十分厌恶满清,但是贸易从努尔哈赤时代一直到甲午战争的三百多年时间里从来没有停止过。其实,只要有钱赚,就有人拼命,这是很自然的事。长城都挡不住商人贸易的脚步,何况是区区鸭绿江。

两个彼此厌恶的人也会因为“钱”走到一起,更不要提追求力量膨胀的国家了。后世的俄罗斯和土耳其彼此厌恶,但是他们之间的贸易从没停止。就算是后世冷战的大背景下,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苏联最强大的时候,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和苏联的贸易,甚至还有许多美国公司绕过重重阻碍和苏联贸易。如此一来,标榜自己为“小中华”的朝鲜和“蛮夷”满清保持着长期的“不正当”关系就不难理解了。

济州岛正好在朝鲜半岛南端,跟朝鲜全罗道隔海相望。此时万历援朝战争,也就是壬辰倭乱,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倾向于闭关自守的德川幕府建立也已经五十七八年了。在朝鲜李朝看来,本的入侵已经永远成为了过去,于是就把龟船全都拆解了。可以说十七世纪的朝鲜海防形同虚设。近代本侵略朝鲜,朝鲜企图再造龟船却已经不可能。此时不论是满清还是朝鲜相对于二百年前都退化了。

所以,占据济州岛的明军如果有强大的海军,不仅可以防止朝鲜军登陆济州岛,而且可以对西方与朝鲜的贸易可以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当然,完全断绝是不可能的,但是让其萎缩完全可以做到。

济州岛往西隔着东海与山东半岛相望,如果在山东半岛有一两个据点,则完全有可能封锁黄海、渤海进出东海的通道,如此一来,满清得不到西方白银输入,没有了货币增量,满清依靠货币存量怕是蹦跶不了多久。

这些李存真的师兄跟他说过不只一次。当然,不是说满清的时候说的,而是说朝鲜的时候说的。师兄一直认为,后代中国的防守非常不健全,特别是华北膛地区直接暴露在敌人的刺刀之下,原因就是不掌握朝鲜半岛。此外,不掌握越南北部、台湾和澎湖、琉球群岛也同样使东南半壁那柔软的腹部暴露了出来。

虽然的明朝依靠全国的税收也没有打趴下满清,而满清依靠北直隶一个省的税收就平定了天下。但是如果明李政权能够在占据济州岛发展出强大海军的况下封锁海贸,跟满清打贸易战、货币战、科技战,恐怕满清在失去江南赋税,同时白银外流的况下坚持不了几年。当满清这只老鼠被明李盘软了之后,只要轻轻一击,满清就会轰然倒下,而它也绝不会如同明朝一样会有“磨盘山战役”那样的绝响。

当然,无论如何济州岛扼制满清海洋贸易的作用不如山东。当然,这需要后继位的康熙想要发展海洋贸易,如果他执着于农业,那么济州岛怕是没有什么作用。

济州岛距离南京的距离其实并不远,所以,曹海涛和马进宝的人马很快抵达济州岛。这里的朝鲜驻军只有一千多人,而且相当的分散。明军人马上岸之后,很快就击败了岛上的驻军,占据了济州岛上的两座县城。

然后,曹海涛和马进宝挥军北上,直接从海上攻打朝鲜京畿道。明军势如破竹,在仁川登陆,朝鲜军猝不及防,被明军打死六百多人,俘虏两千多人。接着,明军直汉城。

朝鲜李朝吓坏了,一开始以为是本打过来了。但是后来听被放回来的俘虏说打起来的是“明”字大旗。朝鲜国王更是吓得不轻。

俘虏坦言,三千朝鲜军对阵一千明军,短短两刻钟朝鲜军就被击败。明军铠甲鲜明,阳光一照,熠熠生辉,如同天神下降。明军火器犀利,兵强甲坚,势不可挡。先以火炮轰击,然后再以火铳打击,朝鲜军阵士气全无,八百多明军长矛兵一冲,朝鲜军就此垮了。此一战,朝鲜军虽然拼死作战,可怕是没有伤及明军分毫。

此时朝鲜朝政为西人党把持,众臣全都劝说李棩和谈为上。

大臣纷纷说:“这是我父母之邦兴师问罪来了。”

右议政郑维城说道:“我朝鲜自从丁卯和丙子胡乱之后与满清结为兄弟之邦,虽然我国心系大明,可是毕竟也曾为虎作伥。粮草、马匹、金银、药材,只要满清有所求无不营运,甚至源源不断地供应,名为兄弟之邦,实则已成满清米粮之所。建奴摄政王多尔衮和他的兄弟还多次到我朝鲜选秀女,把我国当婢奴才一样呼来喝去,我何曾有过反抗?

我听人说,究德需得听其言、观其行。我国虽然喊着‘反清复明’,可何曾对满清有过一丝忤逆?如今大明复兴,重新占据南京,岂能就此放过我国?我国忘恩负义,大明兴师问罪也是合合理。”

朝鲜大儒左议政宋时烈说道:“大明乃是我父母之邦,我待之如父母,虔心侍奉三百年,义深长。况且神宗皇帝对我有再造之恩。满清胡虏入关,正是因为大明帮我时倾其所有,以至于自空虚,使胡虏有机可乘。如今我与大明竟然兵戎相见,以我观之,大明绝非如满清胡虏一般企图亡我。大明此行在伐罪也。罪在我。我当谦恭侍奉,不该有半分怨恨。

我以为,在仁川出兵对抗天兵的将领应当剥夺军职降为奴隶,以使天兵息怒。

下,先王在时常说‘胡人无百年之运’,此乃千年不变之理。满清胡虏屠戮中原不过一十八年而已,大明便又重新占据南京,此岂非天意?岂非正应了‘胡人无百年之运’的谶语吗?下应当效法康献大王,此时若不早奉明主,为他邦抢先,我则悔之晚矣!”

此时当政的是李朝的李棩,后世称之为显宗。在原本的历史上朝鲜的李棩字景真是李氏王朝的第十八代大王,从1659到1674年在位。死的时候还很年轻,才四十多岁。他的儿子继位的时候更年轻,就是著名的肃宗李焞,朝鲜的所谓“一代明君”,在后世的韩剧里面肃宗大王出镜率很高。

李棩是一个十分平庸的国王,他的父亲也就是孝宗李淏亲历了明朝灭亡的整个过程。而作为世子的李棩,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表现得痛心疾首,以便配合自己的父亲。

如今形之下,年仅二十七岁的李棩傻了眼,没了主意,听得众人都说应当和眼前的大明“议和”,当下却犹豫起来。

————————

注释:“棩”字读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