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三百一十章 对鲜卑慢慢分化

第三百一十章 对鲜卑慢慢分化

郭缊问道:“那另外两种办法呢?”

童远说道:“第三种是供给,是比征收更加直接,让民众直接供给军队的一切所需。当然,这种方式更适合对敌人的辎重队,以及对方的支持者使用。如果是对自己人,那就需要支付合适的报酬。”

“我军这次收复河套作战,就是从南边运送部分物资,又以上郡、西河与友方部落的征收为基础,加上俘获敌人物资和收降者的供给,才能纵横千里,依然保持物资充沛。”

王柔问道:“第四种方式,不会是劫掠与抢劫吧?”

童远说道:“也许原来的西凉军会把这种方式作为主要手段,但新西凉军找到了另外一种方式。”

“那就是通过敌军的补给,供养我方。”

“这......”

王柔、郭缊面面相觑,这不就是常见的劫掠敌人吗?这种偶然方式也能算作第四种补给方式?

童远看出他们在想什么,淡定地说道:“如果只是靠偶尔碰运气,那依靠敌人补给供给兵马显然不现实。”

“但是,如果我军能够拥有一定百姓支持,他们能提供敌人的一些情报,知晓对方补给集中的各区域。”

“而这些也可以成为我军的食粮,相信在草原上这一点至关重要吧。”

郭缊肯定道:“是的,草原上情报和补给比中原更为重要。”

童远接着话说道:“如果与胡人作战,我们能提前知晓敌人牲畜群位置,就可以轻装出击。这种打法固然冒险,但如果有搭建补给线的预备方案制成,完全可以大展身手。”

“而在中原地区,获取百姓支持,提前知晓敌人布置更为容易,这种补给方式可操作性大幅提升。”

王柔说道:“这四种方式听起来很有一套,可是具体又有多大作用呢?”

童远呵地一笑:“第一种仓库补给是保障,第二种征收是基础,第三种供给是紧急时需要,第四种供给是致命一击。”

郭缊、王柔细细思考这四种补给方式,越想越觉得童远称得上兵法家。

童远见效果已经达到,笑谈道:“对于鲜卑步度根,我一开始就没有近期交战的打算。”

“所有的计划都是为长期准备,等到阴山以北投靠我们的人越来越多,那他们的牲畜、部族就全是我军攻击目标。那样敌人只有投降和灭亡两条路可选。”

草原上最强大的鲜卑,在童远的眼中,就如同案板上的鱼肉。

这等实力与气势实在是天下无二啊。

童远巡查完雁门郡各县,发现仅南部各县还保持着郡县乡里的架构,一些大族、豪强与迁居这里乌桓人、匈奴人相处友好。

而北部各县名存实亡,城池多沦为胡人冬季的避寒场所。但时不时有一些贸易集市,活跃着各地商旅,充斥着草原与中原的各类货物。

相比于连接着西域诸国的河西,作为各族文化贸易十字路口的阴山、河套,雁门这边的市场地位要低一些。

不过,随着鲜卑人的日益发展,必不可失的物资交易,文化往来也促进了此地的发展繁荣。

张录之前就在此地做了些许布置,越是靠近边疆,没有强大诸侯的地方,就越有一些地方豪强非常欢迎四海商帮给他们商业和安全、民生等事务上的支持。

例如此地的平城县,地处全郡东部,靠近代县和太行北麓,当年刘邦白登之围就在这时平城县东十里的地方。

此地处于太原诸家、乌桓诸王、鲜卑步度根等势力的交界处,谁也没彻底占领此地。而本地的坞堡主人,聚拢了三百余户民众,游走在各方之间,保障了此地的运行。

新西凉军到达以后,并不着急安置县乡,而是结好豪强,出人出资帮助他们扩建原有四海商帮的分会,选择一往来方便的地方,建设了一座客栈。

在此基础之上,安排少量屯田军入驻,用半年时间收拢藏在山野的百姓回归,指引这个地区农牧工矿等行业均衡发展。

再根据情况,将此处从军管、豪强管辖,变为县乡管理。届时,那豪强也可吸纳为县中官吏,正式将其纳入较为成熟的体系之中。

有了这些豪强的支持,又没有大幅直接外部干涉本地原有格局,新西凉军入主雁门,成了一件附近各方津津乐道的事情。

只有少数与匪寇勾结的豪强,和一些不想守规矩,干脆直接劫掠的部落,与这个体系格格不入。

童远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对于这些惹得本地百姓厌恶,却有点实力的家伙,坚决追杀到底,不留一点生存空间。

他一边命令郭缊、王柔负责雁门南部诸郡的清理,另一边亲自率领徐晃、张方的第十二旅,挨个消灭他们,活捉主要头目,在为祸的地方游街,并处以极刑。

两个月下来,所有人都知道该如何做,哪些又绝对不能碰。向往安定生活、规律发展的百姓对新西凉军赞颂有加,而郡中有野心之辈,再也不敢放荡行事。

童远知道安抚恢复并州北部,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除了建立威信、恢复秩序、安定流民、各部友好、耐心发展以外,还需要建立可靠的安全保障。

河套平原是此时北疆知名的繁荣之地,不少强大的潜在敌人都觊觎着这片地方。

它东西两侧,是朔方与雁门这两郡,此两地已有精兵把守,又安置了军事、农牧、工矿、贸易等样样精通的屯民。可是,唯有广袤的北边,还没有建立安全屏障。

河套平原正北,是气候寒冷,胡人各族杂居的阴山山脉。朔方、五原以北的这一段阴山,有势力不小的拓拔鲜卑。

部落年轻且支持大汉的首领拓跋力微,力主和新西凉军已经结成盟友,互通贸易,保护河套北部的安宁。

他的发展选择与东部的轲比能等热衷于战争的部落大相径庭,是鲜卑各部中非常值得团结吸纳的一方。

双方沟通以后,新西凉军屯田军会在阴山南麓建设集市与小型城池,专门供双方贸易。冬季时,拓拔鲜卑的族人与畜群也可以南下到朔方、五原,进入专门给他们使用的避寒城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