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六百七十五章 鲁肃破解危局

第六百七十五章 鲁肃破解危局

李术去投靠刘表这显然不可能的。

刘表与孙策有仇,通往荆襄的陆路、水路上到处都是孙策、周瑜的兵马。

就在这时,吴郡来了许贡的门客,暗中会面说道:“何必去投他人?”

“扬州本地士族豪强早就该联手自立,如今有李太守的雄兵,有许太守身边的优秀人才,又有各地士族响应,何愁大事不成?”

李术心中当然期待,可是一想到孙策有多恐怖,就害怕不敢答应。

“不行!不行!尔等没见过孙策这些天的勇武,他可不是我部能对付的。”

门客说道:“太守觉得孙翊厉害吗?”

“挺厉害的,怎么了?”

此时孙翊已死的消息还没传过江,可是策划者许贡早就知道内幕,而且他的人比孙策军传信还要快。

“他已经死了,再厉害也挡不住背后刺来的刀!”

李术双眼圆睁,脸上的惊愕一点点被笑容取代。

“爽!可是,孙策人在军营,如之奈何?”

“趁北边曹操正与孙策酣战时,突袭其后方烧掉粮草,截断退回江东的道路,五万东吴兵,除了投降别无可能活着回去。”

“妙计!”

......

短短十天之内,许多人手联络庐江等地豪强。

曹真准备配合曹仁,里外配合趁乱剿灭孙策、孙权。

同时,安排智商极高的华歆出谋划策,人脉甚广的王朗、许贡出人出力。

对于倾向曹操的,就由王朗出面封官许愿。倾向于江东士族的,就由许贡为其画饼做梦。

一番忽悠再有钱粮配合,很快有上万人响应。

可是,还有一双眼睛紧盯着豪强这边。

鲁肃,此时职位仅仅是县令,管的也是钱粮军械,却一点都不因为职位较低事务繁杂,而忽略其他重要情报。

他依靠自身本地富豪的优势,也联络了许多义士,打探情报。

由于响应王朗和许贡的豪强多是嘴巴大,脑子小,一些吹牛皮的已经将全部内幕酒后乱讲。

鲁肃很快通过许多义士,了解到零零碎碎的情报,他一分析发现这个惊天阴谋。

这是一个惊天阴谋:曹军正面与孙策、孙权缠斗,让孙策无瑕顾及江东消息,或许此时与江东的联系已经中断。然后李术等人举兵叛乱。

现在有一些长期与孙家不和的士族,用封官许愿和画饼充饥的方法到处活动,纠集江东反对孙策的士族豪强夺取江东政权,然后迎接曹军渡江南下。

具体黑手是谁?

可能是吴郡士族,太守许贡就很有可能乐于见到孙家覆灭。

假如李术手中控制的军队配合庐江豪强夺取孙策粮道、毁掉渡江船只、截断孙策退路。

孙策前有曹军追杀,后有李术与庐江豪强堵截,还有长江天险阻隔,用不几日军中断粮,孙策军队必然炸营。

孙策军被歼灭,那东路孙权两万军队也回不到江东,鲁肃已经知道孙翊已死,徐氏勉强稳定了局势。

但没有孙策的主力回援,组织起来的本地士族豪强用不了多久就能控制江东局势,一旦曹军渡江南下,整个江东就成了本地士族乃至曹操的地盘。

鲁肃知道事情的轻重,一面加强运送粮草的保护力量,改变航道与时间,一面急急忙忙赶到孙策的大帐,向孙策汇报探听到的情报。

此时孙策已经知道三弟孙翊已被杀害,徐氏已经为丈夫报仇,初步稳定了局势,至于幕后黑手不得而知。

黄盖、韩当、朱治、吕范、陈武、张紘均在帐下,孙策正召集部下商议下步行动计划。鲁肃急忙进入大帐向孙策汇报掌握的消息。

众人听了这位地位低下的运粮官鲁肃回报的信息无不呆若木鸡,没有人怀疑鲁肃信息的真实性,孙翊的死绝不简单。

徐氏传来的信息虽然不能判断出有什么人参与了杀害孙翊的事件,显而易见的是后院起火了,至于原因,每个人都清楚,始作俑者的孙策也明白。

曹操对士族这个毒瘤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但他知道士族力量的强大,他采用的是拉拢、分化的办法。

童远更清楚士族是导致后汉衰败的根本原因,不根除士族的统治华夏没有出路,他采用的办法是逐渐削弱士族的权利,让乐于学术的士族钻研经学,喜好家财的士族投身工商业。

孙策对士族没有前两人的认知,他认为士族看成是他成就霸业的绊脚石,直接用打击手段震慑排挤他们,再用支持自己的元老派系。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本地士族豪强的反弹这么大,与他们对抗,有力气使不出来。

他对于三弟的死很内疚,对于自己以前对士族豪强简单粗暴的做法进行深刻反思,错在自己,不能归罪他人,他眼里没流泪,心里在流血。

他要改变过去独断专行的做法,他明白自己手下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只有寥寥数人,除了周瑜文武双全,文士只有张昭、张紘具有从政的能力。至于其他年轻才俊,他

其他文士均为外来世族,能力不高,他们只是自己对付本地世族豪强的工具,只有利用本地世族豪强,才能巩固后方,悔之晚矣!

擅于统兵者有周瑜、程普、蒋钦、周泰、太史慈、黄盖、韩当、朱治、吕范、陈武、凌操等一批人才。

后面还要重视更多的士族,至少不能把多数推到反对自己的那一边。

很明显这次寿春是打不下来了,能够及时安全回到东吴平息内乱就不错了,二弟孙权的东路军还不知情,必须及时通知他。

冷静下来的孙策就像变了个人,不再独断专行,而是广开言路,让大家发表看法。

黄盖提出江东危险,建议及时撤军尽快回到江东平息内乱,稳定根基,再图进取。

其他武将纷纷附和,张紘提出尽力保证粮道畅通,保证军心稳固为上。

最后轮到鲁肃发言。

“盲目撤军会进入曹仁和李术的包围圈,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但是可以聪明地撤退,抓住机会还能大破敌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