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六百七十六章 将计就计

三国之重振北疆 第六百七十六章 将计就计

作者:雪豹导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48:04

第六百七十六章 将计就计

孙策微微点头,他不再是那个只知道冲杀的小霸王了,客气地问:“不知子敬有何良策?”

“虽然处境艰难,也不能灰头土脸的撤军,更不能一头钻紧曹仁和李术的包围圈中。”鲁肃答道。

“曹仁勇猛有余,计谋不多,这次下这么大的棋,绝不是为了打退吾军,其意要把我军吃掉,然后接收东吴。曹军中必有高人在操纵整个棋局,还有主力军队没有露面,意图先切断吾军粮路,逼吾军进入包围圈,一举消灭西路军。”

“西路军被歼灭后顺江东进,切断东路军归路,然后集中力量消灭东路军。”

“此时江东士族豪强已经集结万余军队,里应外合一举拿下江东。某之益友传来消息,许贡可能是幕后推手,最近那些反叛士族豪强与此人来往较多。”

张宏叹息一声,说道:“这些吾等皆能想到,关键是敌强吾弱,该如何破解?”

鲁肃回道:“只需用李术军队给敌军制造假象,包围圈就不攻自破了。”

孙策问道:“子敬的意思是,用李术掉曹仁这条大鱼?”

鲁肃侃侃而谈:“正是!曹军知道吾后院起火撤军心切,只留少量兵力断后,主力急奔东吴,一定举兵追击。吾军以少量兵力向南撤退,在合肥与寿春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吾大军埋伏于曹仁必经之路,重创曹仁。”

吕范说道:“曹仁勇武不好对付,还有李典虎视眈眈,那些骑兵冲起来,我军只有列成大阵固守,如何破敌呢?”

鲁肃已有应对之策:“李典知道曹仁危急,必出城向北救援,合肥兵力不多,还要守城,吾小股撤退军队也能阻击李典。曹仁、李典危急时,敌军必有骑兵出击,这只军队估计是曹军的王牌虎豹骑,战力强悍,需要大量陷马坑、绊马索对付。而且,东路军仲谋那边也需要小心。”

孙策已经失去了一个弟弟,当然不想再失去另一个。

“吾马上通知仲谋撤退,那边东路军兵力占优势,应该能撤回来吧?”

鲁肃说道:“东路军没有整合,士族家邑从、丁打顺风仗还行,一旦撤退被追击,估计会一哄而散。既然曹军布出这么大的局,士族豪强不可能让附近的船只留下来,想要过江必须有接应的船只。”

他的分析与布局可以说点水不漏、有理有据,在坐的人听得目瞪口呆,这哪是一个小县官级别的应该具有的才能?比周公瑾也不差多少,反正他们找不出任何漏洞。

大家讨论好久,最后由孙策拍板按鲁肃的计策行事:张紘、鲁肃负责运送粮草;吕范文武双全负责用假粮草把李术引到西面。

夜晚,孙策、黄盖与朱治带领主力军队离开了营地去往寿春南八十里;韩当领部分军队向南合肥方向进发。

陈武留下部分军队未动,空下的帐篷未动,里面还点着灯,由于行动小心谨慎,留守人员都不知道大部队已经离开。

在寿春南面八十里外挖了两道环形壕沟,在壕沟西北五百步处挖了许多陷马坑,布置许多绊马索,一百五十步处挖了四尺深、三丈多宽的阻马沟,阻马沟向北延伸一里远。

再说韩当带领三千步兵一夜行军,天快亮时在一处隐蔽处休息,留下十几人放哨,其他人全部倒地睡觉。

晚上又行军四十里,在合肥去寿春必经之路挖出与黄盖他们类似的壕沟、陷马坑,布置绊马索,然后在壕沟里暂时睡觉休整。

......

李术这边已经做好起兵准备。

他是本地豪强出生,对庐江的地理位置比较清楚,知道江东的粮草必然在巢湖北岸距离孙策大营最近,这儿还是孙策撤退的必经之路。

聪明的他在巢湖北三十里下寨,先脱离孙策主力,让别人消耗试探。

他派出一些斥候,联络其他叛军一起行动。

不曾想,几路豪强和匪军按照约定,在向他制定的地点行军途中,就被吕范伏击,几部损失殆尽。

李术见状,哪里还敢靠近,直接往西边逃走。吕范虚兵驱赶,李术狼狈逃窜。

......

孙策知道李术熟悉本地道路,现在应该专心对付曹仁,而不是难以追上的李术。

曹军听说孙策军生乱,知道时机已到,但一开始还比较谨慎。

寿春城南四十里的东吴军营外,十几骑在大寨北来回巡视,两里外有十几个曹军斥候等待着什么,也不向前探视。

这份谨慎恰恰给了吴军时间,很快城南80里外两道环形壕沟已经挖好。

第一道八尺深,三丈宽,北面有几层台阶,最上层台阶距离地面四尺高,顶部用挖出的土筑成喇叭状垛口,适合向外射箭。

壕沟北面是一道五十步宽用挖出的土堆积的土坡,土虚软平坦,脚踏上去能陷入一尺深,土坡南北高差两三丈多,其实这是一片环形小高地,壕沟只挖了五尺深,顶端台阶北面是用土堆起来的。

半圆形壕沟有两里长,堆积的土坡形成一个巨大的扇形;南面三十步外同样一个半圆壕沟,两道壕沟每隔八十步有一通道。

两道壕沟两段均为缓坡通向地面,以便军队从两侧冲出去对半圆内的曹军进行包围;壕沟内有几处水井,壕沟下再挖几尺便出水。

土坡有许多用土围成的旱厕,以免士兵在壕沟内大小便,从壕沟有缓坡与旱厕相通,这里是人流最多的地方,也自然形成了流动哨所。

此时太阳升起,壕沟内响起了竹哨声,挖了一夜土的士兵回到自己的队里吃饭、喝水,饭后如厕。不久壕沟内想起了“呼噜、呼噜......”的酣睡声。

在西南距离合肥五十里远一处二百多步宽的小川的地方,两道与黄盖在寿春南类似的壕沟出现了,只不过后者是前者的压缩版。

这是老将军黄盖规划出的兼防御进攻一体的工事。

此时,壕沟外有斥候巡逻,沟内五千名东吴士兵正呼呼大睡,连夜急行军加上多半天土工作业,睡在铺着干草的壕沟内感觉比睡在家里都舒服。

工事已成,体力充沛,就等曹仁大军送上门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