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第六百四十九章:廷议

锦衣 第六百四十九章:廷议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9:29

第六百四十九章:廷议

显然,刘鸿训见到自己儿子如此莽撞,内心是极度焦虑的。

是倾家荡产,还是大赚一笔,只在这一念之间,可能几日功夫,便可见出分晓。

这换做是谁,都受不了啊。

尤其是恪守中庸之道的读书人,似刘鸿训这般。

说实话,他内心深处,很难认同股票这种偏离了他价值观的问题。

不过不得不说,这玩意确实很刺激,很让人上头,什么圣人之道,什么中庸之道,平日里虽然可以说,甚至可以让人修炼成古井无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程度。

可真正触碰到了这玩意,任是刘鸿训,也欲罢不能了。

有一丝理性告诉他,趁着有人买,赶紧卖了,然后眼不见为净。

可一想到,自己已经血亏,这个时候……自己儿子这般舍得一身剐,竟也让他心里有一丝丝的认同,居然再没有骂败家子,反而是低头喝茶,掩饰自己内心的**。

良久,他对刘文昌道:“铁路能修的话,这股票能涨吗?”

“能。”刘文昌笃定地接着道:“现在还有诸多不确定性,所以大家都在赌,就赌能一锤定音,不知明日的大明报,有没有关于铁路公司的公告和声明,若是有准信,肯定能大涨。”

“若是这铁路能一直修,岂不是要一直涨?”

刘文昌苦笑:“父亲,哪里有这样容易,这天下又不是围着铁路公司转的,要是真围着铁路公司转,倒是好了。”

刘鸿训笑了笑,没有做声。

倒是刘文昌很有精神地继续道:“这一次其实还是多亏了父亲,若不是父亲……”

刘鸿训却是摇摇头,打断他道:“为父虽然是内阁大学士,可扪心自问,这倒不是为父的功劳,此次山东布政使司能闹这么大的动静,其实是为父也始料不及的。”

“是吗?其他人……”

“对,还有其他人!”刘鸿训目光深幽地看着一处道:“现在思来,不知多少人身家性命都在里头呢。”

刘文昌不由咋舌:“我就说嘛。”

刘鸿训看向他,道:“这几日,你不要四处走动……还是那句话,不要招摇,不要声张,得有些忌讳。”

刘文昌心领神会地道:“父亲,朝中是不是……”

“老夫说不上来,今日这事,到了这个时候,就不能善了了,你要杀人满门,还不许有人蹦跶几下吗?”刘鸿训好整以暇,随即道:“所以……还是小心为妙。”

“是。”这一次,刘文昌乖了。

“还有……”刘鸿训看着自己的儿子,认真地道:“如果真要赌,那明日一清早,就要收购,未来的局势,老夫可能看不清,可是这两日,只怕还真有可能涨一些,至于最后如何,得看廷议……”

刘文昌讶异道:“廷议,什么廷议?”

“朝廷即将廷议议论山东布政使司发生的事,这个廷议十分关键,最后议出了什么结果都有可能。”说到这里,刘鸿训叹口气,接着道:“哎,无欲则刚,没想到为父这些年静心养气,临到这个时候,却被绑在一个生意上头……退又无路可退,没办法……只好拼命了。”

他感叹一声,挥挥手,让这傻儿子滚蛋,自己现在只想静静。

…………

果然如刘鸿训所料的那样,市面上的铁路公司股票,已经开始轻微的上涨了。

当然,这种上涨还是带有疑虑的,绝大多数人,成了惊弓之鸟,倒也不敢乱来。

过了三日,终于堪堪涨到了二两四钱。

三日涨了两钱,这放在一个有序的市场,绝对属于暴涨了。

不过在这野蛮无序,当初一个月直接暴涨接近二十倍,之后又过山车一般一泻千里的时代而言,这聊胜于无。

倒是围绕着山东一案,争议也是不小。

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吭声,依旧有人憋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相反这个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张静一。

大明报的销量节节攀高。

每个人清早都盼着大明朝发售,因为里头随时可能有铁路公司的消息。

而若是二手消息,是不值钱的,一定要第一时间买,一旦迟了,便可能错失机会。

而且大家发现,这报纸之中,各种文章的议论十分尖锐。

有的文章直接指责有人在山东构陷忠良。

也有的文章,则认为山东的那些逆党,统统都该死。

两种声音,竟出现在一份报纸上,每日隔空骂战,好不快活。

当然,这都是极端的言论。

不过收割流量,开拓市场,恰恰需要的就是这等极端的言论。

不把人的情绪调动起来,谁来买报呢。

张静一甚至还打算,将大明报一分为二,分别控股,而后一方以地主士绅为利益导向,请像钱谦益这样的人来执笔。另一份,则以新政派的人来操作,如此一来,每日相互对骂,直接撕裂所有的非文盲群体,将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两份报纸立即畅销。

关于这一点,张静一正在准备。

大明是个很复杂的社会,这一片土壤滋养了许多人,不同的人想法不一样,思维方式也不同,利益诉求更是不同。

正因为如此,隔空骂战,才是报纸销量的源头,若只是单纯的说教,其实是难以起到宣传效果的。

反正有的人,你说一百遍,他也不会理你,而且还可能人家自己建一个报馆来和你打擂台。

那还不如一鱼两吃,我张静一吃尽地主士绅们的银子,再回头把支持新政的也一并吃了。

只是……这个时候,廷议开始了。

廷议永远不会是张静一的主场。

张静一更多只是一个看客罢了。

其实哪怕是天启皇帝,也不过是个旁听者而已。

哪怕皇帝不上朝,这廷议照样可以召开,内阁大学士主持,五品以上的大臣都参加,议论一些争议的事,同时廷推大臣之类。

张静一这一日倒是起的很早,这几日张静一闲下来,因而每日回家都早,夜里总有许多话,这乐安公主朱徽娖自然也和张静一慢慢的熟悉,彼此之间,已经可以说一些私房话题了。

今日晨曦还没出来,张静一就起了。

朱徽娖是个很体贴的女子,自然也就早起。

她性子大抵如此,张静一回来的迟,她便等着张静一回来一道睡下,张静一若是早起,她也将将会起来,穿衣洗漱早饭,样样周到,而后将人送到中门,才再回去睡个回笼觉。

她不是一个心存着什么类似于贵族仪式感的人,只求稳稳当当,甚至这种稳当,在张静一看来有些古板。

不过想来……这个时代人们对于大家闺秀的理解大抵就是如此,看的是女四书,从小到大,时常有人告诉你,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或者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因而对于朱徽娖而言,这已成了她的本能,以至于张静一有时发一些牢骚,她也只温婉的勾起唇角微笑着静听着,偶然才安慰的说上一两句话。

这一日的清晨起了大雾,一阵阵寒风吹过,天气有些寒冷。

张静一口里呵着白气,他倒禁不住有些眉飞色舞,对一路要送自己的朱徽娖道:“今日廷议,却不知会议成什么样子了,不过我预计,只怕没有这么简单,我大明朝……的百官,能骂能打,个个都是好手啊。”

朱徽娖便微笑着道:“那你要小心一些,别往人多的地方站,要时常防备,我也听说过,以往在殿里,还有大臣打死人的。听说被打死的……还是锦衣卫……”

张静一:“……”

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放心,今日的事,与我无关。”张静一笑了笑道:“我只是看热闹的,真要有什么事,我便立即往陛下的方向跑,他们胆子再大,还敢在殿中打杀陛下吗?”

看着张静一一副故意装出得意的样子,朱徽娖温和地笑了笑,便点点头道:“倒是我多虑了,夫君年轻,身体也比他们强壮。”

门外,早有一队卫士等着了,有人牵了马来,张静一旋即翻身上马,匆匆进入了紫禁城。

午门大开,众臣鱼贯而入,随即进入了皇极殿。

在这皇极殿里,百官们分班站定。

天启皇帝没有让人久等,很快便到了,随即升座。

众臣呼了万岁。

天启皇帝则饶有兴趣道:“都免礼。”

众臣则谢恩。

随即,天启皇帝就不吭声了。

这是廷议,除非他自己有什么事,一般情况,是内阁首辅大学士黄立极主持。

黄立极咳嗽一声,随即道:“诸公……今日所议的乃是山东……”

“臣有事要奏。”黄立极话还未说完,立即……刚刚从山东回来的御史周进便站了出来。

黄立极习惯了。

这些御史,哪一个人的背后,都有许多的大人物,以至于……他们有时候什么规矩都不管不顾,反正,出事了有人罩着,到了时间,自然有人提携。

天启皇帝立即振奋精神:“所奏何事!”

…………

大家要记得保暖,注意身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