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闲散王爷 > 第三百六十五章裴淑贞回裴府去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裴淑贞回裴府去了

她们和李元景朝夕相处,服侍李元景,李元景又宣布收她们为小妾、通房丫头了,那在外人的眼中,她们自然就是李元景的小妾、通房丫头了,如果李元景又不要她们了,那将来谁还会娶她们?

毕竟她们已经有了李元景的小妾、通房丫头之名,而至于有没有“之实”,这事情就说不清楚了。

所有的侍女、丫头全都心中既满满地甜蜜、又无比地惶恐不安,心乱如麻。

且说裴淑贞以前的时候,原本非常看不上李元景,因此对他非常冷淡,但后来看李元景突然变得很有能力,对她很好,她又对这门亲事非常如意了。

但紧接着,她的父亲辞官回家,变成了平民百姓,他又感觉自己配不上李元景了,而李元景向皇帝李世民谏议,让把年轻男女结婚的年龄推迟到十六岁以后,裴淑贞就疑神疑鬼,觉得李元景之所以向李世民这样谏议,是因为看不上她,不想娶她了。

后来李元景给裴寂、裴淑贞写了诗,消除了裴淑贞的误会,裴淑贞心中欢喜,就住在李元景赵王府中,以女主人的身份帮他打理府中的一切。

原本唐代之人思想很是封建,没有结婚的男女几乎连见面不好意思,而裴淑贞还没有嫁给李元景,就住在赵王府,这传出去了,肯定会令人耻笑的,如果是别的女子,是绝对不敢这样的。

但裴淑贞大方大气,借口李渊和莫邱氏在赵王府中养病,而赵王府没有女主人,他就住在了赵王府中。

她每天满心甜蜜、幸福、快乐地打理着赵王府的一切,可突然之间,她听到了李元景当着李世民和众多大臣的面宣布,他把赵王府所有的侍女、丫头全都收为了小妾、通房丫头!

这、这、这……

裴淑贞当场就懵了!

李元景这算什么?

从古到今,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位王爷把府中所有的丫头、侍女全都收为小妾、通房丫头的!

这事传出去,肯定会惹得整个天下之人哈哈大笑!

李元景贵为王爷,能力非凡,皇帝李世民对他无比宠信,如果他想收纳小妾、通房丫头,他只要开口,将会有无数公卿大臣、贵族之家愿意把他们的女儿嫁给李元景做小妾,甚至通房丫头,李元景怎么能这么不顾身份、地位、不考虑名声,突然宣布把府中的侍女、丫头全都纳为小妾、通房丫头?

这些侍女、丫头身份地位低微,哪里配得上做李元景的小妾、通房丫头?

并且他还一下子收了这么多!

他一下子收这么多,以后再想娶一些小妾、通房丫头,哪里还有有身份地位尊贵的公卿大臣、贵族之家愿意把他们的女儿嫁过来?

要知道无论什么朝代,联姻都是一个人、一个府邸能在社会立足、更好地发展、更有权势地位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大家都是公卿贵族、朝廷重臣,联合在一块儿,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那时不但在京城、整个国家,都有极强的势力,即使在朝堂上,皇帝那里,也有足够的话语权。

不说那些对头、谏官,即使皇帝想动自己,也要掂量掂量。

现在李元景一下子把府中这些身份地位低贱、家族无权无势的丫头、侍女收为小妾、通房丫头,那朝中大臣谁还会愿意再把他们的女儿嫁给李元景为妾?

那李元景还往哪里拉拢、联合公卿大臣、贵族之家作帮手和后盾?

虽然裴淑贞并不怎么看不起赵王府的这些丫头、侍女,但裴淑贞作为大唐现实的人,还是要考虑现实的。

并且,即使还有朝中的公卿大臣还愿意把他们的女儿嫁给李元景作妾,但李元景已经收了这么多的小妾、通房丫头,虽然大唐并不限制一个王爷收多少小妾、通房丫头,他如果收得太多,还是会令人笑话、鄙视的。

并且他也不能收纳比皇帝李世民的妃子数量更多的小妾、通房丫头,否则,如果哪一天李世民想定他的罪,那这也算是一条罪责。

当然,更令裴淑真失望、难过、生气的是,李元景一下子把府中的侍女、丫头收为小妾、通房丫头这件事,不说没有和她商量,甚至连和她说一声都没有。

她可是未来赵王府的王妃,李元景如此做,实在没有把她看作是未来王府的王妃,没有把她放在眼里。

虽然她还没有嫁过来,李元景纳妾、收通房丫头可以不告诉她,但她现在就住在在赵王府啊,李元景无论怎样,都应该先和她说一声的。

裴淑贞知道,大唐一个王爷三七四妾是很正常的,一个王爷如果不娶三妻四妾,那反倒会被人笑话,所以裴淑贞也没有妄想李元景不纳妾、收通房丫头。

其实裴淑贞也想过,等她嫁过来之后,如果李元景还没有纳妾、收通房丫头,那她也会替李元景考虑,纳妾、收通房丫头的。

只是李元景一下子把府中的这些身份地位低下的侍女、丫头全都收为小妾、通房丫头,实在拿不出门,惹人笑话。

裴淑贞越想越生气,她突然再次对李元景很是失望。

原本她觉得李元景现在非常有能力,善良大气、处理问题很周全,但通过这件事,她再次发现李元景的任性、做事情随心所欲、不顾后果!

既然李元景这样,那自己就没有必要冒着污损名声的坏影响,一心一意帮他了。

裴淑贞满心苦涩,一刻也在赵王府待不下去了。

于是她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带着自己的几名丫鬟,生气、失望、沮丧、悲伤地回裴府去了。

且说李元景满心气恼,强在脸上装出笑脸,招待李世民众人,但终因心情不好,无法把宴会的气氛烘托起来,众人在沉闷中吃完了饭,李浩然七人很担心李元景因为心情不好,下午写不出来什么好诗或者曲谱。

但李元景写诗和曲谱,可不是凭灵感自己创作,所以他写东西和心情无关,至多不过是字写得差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