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闲散王爷 > 第四百零五章制作火绳枪

大唐闲散王爷 第四百零五章制作火绳枪

作者:风香草暖走河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23:25

第四百零五章制作火绳枪

再后来,欧洲人又研制出了击发枪、后装枪、自动枪……

现在,李元景还没有能力和条件制作燧发枪,以及更先进的击发枪、后装枪、自动枪,他只能制作火绳枪。

火绳枪比火铣更先进了一步,它首次应用机械原理设计了专门的枪机,全枪由枪管、枪托和火绳枪机组成。

李元景之所以暂时制作不出来燧发枪、击发枪,其中最重要的的一个原因是,他现在制作不出来冷锻枪管、自然也不能在枪管内部刻出膛线,也制作不出来长圆形弹丸,所以不能制作燧发枪、击发枪。

即使制作出来了燧发枪、击发枪,枪管也承受不住发射子弹时巨大的压力,所以很容易发生炸膛,伤到射击的士兵。

所谓冷锻,就是用钻头钻出枪管,而不是浇铸模具,在流水线上生产。

浇铸模具方法制作出来的枪管,精准度和韧性都达不到要求,很容易发生炸膛。

而现在,李元景根本没有电力、机器冷锻,用钻头钻出枪管,现在他连炼铁炉子还没有建起来,连浇铸的枪管也浇铸不出来,现在他只能让赵大富等铁匠们用最原始的方法,打造枪管。

所以,现在他只能制作火绳枪。

毕竟火绳枪火药的冲击力小,只要打造的枪管够厚、坚硬,轻易就炸不了膛。

李元景画出的是十五世纪,欧洲人发明的用火绳枪机点火发射的前装枪图纸,这种枪比火铣先进许多,在现有的条件下,李元景只能制作出来这种火枪。

画出了图纸,已经很晚了,李元景准备第二天再拿给赵大富众人看,给他们讲解,让他们制作。

第二天一大早,李元景就起来,他先把莫文信、李元安、赵大富、屈方义众人召集过来,把所要制作的这火绳枪的制作方法、功用、威力等向众人讲述了一遍。

众人听了之后,全都无比震惊:

如果这火绳枪,真的有李元景说的那样强大、了不起的威力,那就真的太了不起了!

现在,众人对李元景全都无比崇拜、敬佩,虽然众人无法想象李元景所说的火绳枪有这么大的威力,但既然李元景这样说了,众人也全都相信。

李元景一番指导之后,交代莫文信、李元安要抓紧制作火药,和这火绳枪,然后他让人通知裴寂、以及李承乾、李丽质等皇子皇女,以及程处嗣、杜荷等大臣子女,前来赵王府,他将带众人前往新丰县、蓝田县观看玻璃厂、炼铁厂建厂的情况。

众人很快就全都到来了,李元景命人带了一些火药、炸药包,然后他带着裴寂、裴淑贞、孙思邈、马周、薛仁贵十二人,莫文信、以及李承乾、李丽质众人,前往新丰县、蓝田县。

原本玻璃厂和炼铁厂两个厂是由蜀王李恪、楚王李祐负责的,李元景去观看,没有必要把他生意的所有厂长、经理,以及马周、孙思邈、薛仁贵众人全都带去,但李元景带着这些人有他的小心思和目的:

马周、孙思邈、薛仁贵都是大唐最了不起的人才,虽然现在,他收马周做了赵王府的门客,孙思邈自认是他的徒弟、薛仁贵十二人成了他的结拜兄弟,但李元景知道这些人全都如此了不起,他们之所以心甘情愿呆在赵王府,做他的小弟,是因为他们非常崇拜自己,认为自己非常有能力、非常了不起。

而如果他们哪一天发现自己其实非常平庸、并没有什么能力,那他们很可能不但不再崇拜自己、愿意追随自己,甚至还会看不起自己。

所以李元景要在最能展示自己才能的这些地方,让他们看看,让他们崇拜自己、佩服自己,那样他们就能心甘情愿地追随自己。

有大唐最了不起的宰相、医生、大将军追随自己,那自己在大唐就能活得很安稳。

而自己带着李承乾、李丽质等所有的厂长、经理,则是为了让他们见识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培养他们科学的理念、思想,从而相信科学、用科学的知识、方法统治、管理大唐,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使大唐迅速变得强大、富裕,人民能过上幸福、安定、富足的生活。

要知道未来的大唐,可是要由李承乾、李丽质等皇子、皇女,以及程处嗣等大臣子女们统治、管理的,把他们培养出来了,那就相当于为大唐培养出了一代杰出的接班人。

现在已经是八月初了,但因为是大旱天,所以天依然很热。

走在路上,李元景看到路两边的庄稼大多都旱死了,即使没有旱死的,也没有结出多少粮食。

李元景心中很是忧虑。

而更令李元景忧虑的是,京城外边,到处都是蝗虫,一场蝗灾在所难免。

而令李元景稍稍感到欣慰的是,道路两边的田野里,有无数的百姓——老人、孩子都在捉蝗虫,空气中飘荡着炸蝗虫的香味,而许多的鸡鸭也在野地里捕捉蝗虫。

马周告诉李元景,因为李元景教会人们炸蝗虫吃,所以,整个大唐,每天都有无数的百姓,捉无数的蝗虫炸着吃。

再加上李元景鼓励人们喂养鸡鸭,朝廷禁止人们在蝗灾消失之前宰杀鸡鸭吃,鸡鸭也吃了无数蝗虫,所以蝗灾被人们消除了十之七八。

如果不是李元景教人们吃蝗虫、鼓励人们喂养鸡鸭吃蝗虫,那也许蝗虫早就泛滥成灾,把庄稼都吃光了。

百姓炸蝗虫吃,不但节省了粮食,蝗虫还非常美味,有营养,吃了令百姓的身体非常强壮。

而鸡鸭吃蝗虫,节省了喂养鸡鸭的粮食,等鸡鸭长大了可以下蛋,鸡鸭本身又是很好的肉食,一举多得。

马周还告诉李元景,捉蝗虫的之所以大多都是老人、孩子,就是因为年轻力壮人都去李元景的工厂干活,挣钱去了,所以很少有年轻力壮之人出来捉蝗虫。

不过现在蝗虫很多,一家根本不需要很很多人出来捉蝗虫,只要几个老人、孩子捉一会儿,就够一家人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