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剑断灯灭之时 > 第七百零二章 蜀道鏖兵(二十二)

剑断灯灭之时 第七百零二章 蜀道鏖兵(二十二)

作者:楚梦梦寻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8:41

第七百零二章 蜀道鏖兵(二十二)

经过一昼夜的厮杀,元毅开始担心第二天劫源门的动向了,及时的向在山顶的元锋掌门禀报了自己的想法,元锋掌门带领众人进行连夜商议,此时楚寻语表示元毅长老的想法完全是有可能的,八个岗哨的分布本来就很薄弱,依靠蜀道天险防御才撑到现在,在这里很有必要提一下风灵哨的特殊性。

风灵哨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独山大门自然是羽灵哨,蜿蜒而上之后就是风灵哨,风灵哨背后有两条路,一条是原来就有的山间小路,崎岖难行,所以蜀山人后来就架构了一条栈道方便搬运东西,例如此次来的阵法部件,蜀山派是堂堂修真界的名门大派,他们手笔肯定也不凡,所有架构的栈道都有阵法和符箓隐藏其中,每年都要进行定期的修缮维护。

独山上布满了这种栈道,工程十分浩大,当年废了不少手脚,所以蜀山派上下也都很爱护,一般情况下,门中弟子到了风灵哨以后就会选择走原来的山路,尽量避免走栈道,以免造成磨损需要大费周章的修葺,所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惯例,山路走人,栈道用来搬运东西,所以,在这条难走的山间小路上设立了后来的“天灵哨”,名字取自“蜀道难于上青天”的典故,而栈道上则有“海灵哨”和“长灵哨”分为两段把守,也就是说风灵哨是这段路的咽喉要害之地,如果劫源门在攻下第二个风灵哨,那么他们将面对两条路径,山路或者栈道,随便走哪一条都可以到达“入天哨”,过了入天哨就直逼守卫封尘阁的“迎天哨”和“聚天哨”了,这种地理环境给蜀山本来就不多的人手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一旦风灵哨失陷到时候主动权就会转到劫源门的手中,所以蜀山派出了那么多弟子来守卫风灵哨不是没有原因的。

劫源门当时考虑到风灵哨的地理位置特殊,他们早就预料到蜀山人会在风灵哨严防死守,所以也不愿意去和蜀山正面硬碰,一直在寻找其它上山路径,但是没有结果,只好让伯光和吴阐带人过来佯攻,完全没有打算正面厮杀的意图,最多就是采取守势,不让蜀山人冲下山来,但是经过昨晚这么一闹,双方都判断出风灵哨的这场大厮杀是很有必要的,劫源门是为了扑灭蜀山反攻的火焰,而蜀山则是自身感觉出风灵哨实在重要,所以不惜一战也要死守关隘。

劫源门昨晚没有追击的迹象就已经十分可疑了,楚寻语个人非常赞同元毅的判断,也认为劫源门是为了准备一鼓作气夺取风灵哨在暗自屯兵,于是他主动向元锋献计,提出了“虚实用兵”的计划,元锋掌门思索了很久,和元西他们商量了好一阵才同意下来,传令给元毅按照书信中所言行事。

元锋之所以犹豫,就是因为楚寻语此计的后果难以想象,过于沉重,但是经过商议发现不可不为,所以才勉强答应。元毅接到书信之后仔细思索了此计含义,半晌才定下计划,决定开始行动。为什么楚寻语这次提出的这个计划让所有蜀山人都为之犹豫呢?那是因为这个计划很有可能将决定这次战争的整体走向,楚寻语大胆而又冒险的精神将导致劫源门全盘计划的震动,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蜀山人也有善用兵的。

楚寻语的计划重点订在“虚、实”二字上,为“两虚一实”,主张不要畏惧厮杀,而是主动出击,既然知道敌人要谋划一场正面厮杀,那么在其准备好之前就要做一个“反准备”,提前做两次佯攻,既打乱敌人的计划,又让对手摸不着头脑,这个计划的立足点就在于对手长久以来一直在做进攻的准备,而忽略了自身的防守。

这是计划的前半部分,元毅自然是没有意见的,分别派出了元扬和元露做出了佯攻,各领弟子在黎明与清晨时分冲过去交锋了两次,这一招收到了奇效,把劫源门的精心策划的各种计划全都打乱了,一直以来伯光、吴阐都是在谋划怎么对风灵哨进行攻打,让哪些弟子做先锋,哪些弟子发起第二次冲锋等等等等,只等天明动手,劫源门弟子一个个摩拳擦掌等待时间的到来,谁知道第一个迎来的不是朝阳而是元扬的卷土重来,劫源门猝不及防之下又有好几个弟子受伤了,队形完全被冲散,面对蜀山人发起的冲锋劫源门慌不迭的重组队伍阵型组织防御,可是没多久蜀山人又退了,等到将受伤的弟子抬回去以后又得重新布置进攻的人马,还没忙活好元露又带第二波人杀来了,又让劫源门手忙脚乱的伤了几个,还没等反击,元露又带着人马高唱凯歌回去了,这么一来,劫源门发动的这次强攻风灵哨的计划硬生生的被往后推了两个多时辰,所谓兵法有云:“朝气勇、午气沉而暮气懒”就是这个道理,劫源门的人经过这么两次一折腾就完全没有了当初气势汹汹准备一举拿下风灵哨的势头了,这是吴阐他们始料未及的变故,他们的计划是基于蜀山人只有匹夫之勇的基础上制定的,一直在想着如何通过进攻来压制蜀山,根本没有预料到蜀山中居然也有兵法高人。

楚寻语计划的第二步则让蜀山人犹豫了很久,那就是“实”字上,既然前面扰乱了敌人的心智,做了两次虚假的佯攻打乱了他们的部署,那么第三次就要主动出击,主动和对手展开决战,那时候的敌人根本无从判断这一次是佯攻还是实战,他们在战术上会处于茫然被动的状态,蜀山就会获得先发制人的最好机会,为这场战斗抢到了最大优势。

但是这一步让元锋他们犹豫了很久,从战术上来说没什么问题,但是从战略上来说这一招过于冒险了,这一次独山上总共才八百人不到,一下就拿出足足三百弟子前去战斗,不管胜负如何,都会让蜀山自己大伤元气,后面如果劫源门还有大量的战斗怎么办?这不是拔苗助长的计划吗?

但是楚寻语说服了元锋老道,原因有三:首先,这场风灵哨的争夺战是肯定要打响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如果一味的墨守成规那么将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本来就有限的实力会躲在这百丈方圆不到的范围以内逐渐消磨殆尽,严重打击了蜀山人好不容易积累的士气,对以后的发展很不利;其二,主动出击就意味着人们的决心和思想的大变化,蜀山弟子一旦觉得自己展开进攻了,那么想的就不一样了,他们想的是怎么打败对手,而不是原先的如何保住性命抵御对手,哪怕就算失败了,造成的这种“原来我们是势均力敌的,也可以主公进攻的”思想对于整个蜀山弟子的影响是积极而且长远的,相反是有利于以后发展的;最后,从战略上考虑,可以让“虚实”二字直接影响到劫源门的战略,因为你主动出击了,所以敌人反而狐疑了,他们并不知道独山上到底有多少弟子,又有多少伤员或者阵亡以及储备了多少药物和粮草辎重,对于蜀山高昂主动的进攻,那么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就不会像开始的时候一直牢牢把握在敌人手里了,有时候反而会向蜀山这边倾斜,在这种背景下,劫源门肯定会修改他们的战略计划,只要能牢牢的拖延住对手,那么就算不能夺下五峰突围出去,也能尽量争取时间让蜀山本门内部发现问题,从而从外面前来救援。

故事说到这里大家看出来什么变化没有?楚寻语的用兵之道是不是改变了很多?像谁?对,就是像孙濛罄,这种不顾伤亡主动出击的策略根本有悖于楚寻语的一贯风格,不是他的作风,他一个医道起家的弟子,就算是在两朝战争中也没有改变过他“活人命为第一使命”的原则,如果是以前的他肯定是不会制定出如此激进的策略的,反而是采取常规的消耗防御战,将人命损失减小到最低,然后在伺机而动或者等待蜀山本门来救援。可是现在不同了,他自从和孙濛罄有了感情以后,反而在潜移默化中可是使用她的惯用方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