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剑断灯灭之时 > 第七百零三章 蜀道鏖兵(二十三)

剑断灯灭之时 第七百零三章 蜀道鏖兵(二十三)

作者:楚梦梦寻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2-25 02:58:41

第七百零三章 蜀道鏖兵(二十三)

书接上回,楚寻语向元锋献计,提出了一个十分冒险的主动出击策略,老实说吧,楚寻语在兵法上别说和孙濛罄这个封“帅”的高度比了,就连半个将军他都算不上,楚寻语自幼根本不是读兵书出来的,甚至在刚加入朱元璋阵营的时候连营盘怎么扎都不知道,江湖客用的钢刀和军中用的兵械有什么区别都分不清楚,所以战后他在兵部只任左侍郎,是个军中的文官,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的资格老、当过随军郎中人缘好以及他具有的那么半点书生气,说到底他那时候是来自药王府的子弟,勉强算的上半个文人,朱元璋根本没打算安排他在军队中任职,跟别说拜将封侯了,这压根没他什么事情,他骨子里对于指挥如何打仗根本不清楚,后来能指挥一些小股部队完全是来自于多年的战争给他留下的那些“记忆”,是跟别的优秀将领学的,本质上他是不具备高水准的军事才华的,包括他后来在死亡谷中协助孙濛罄指挥队伍也是如此。

但是那些年,他一直在军队中待着,虽然和孙濛罄处的很不愉快,多次抵触她损伤人命过大的那些战略方针,可是不知不觉中脑力里早就有了她用兵的战略思想,不过意识深处一直在抵触就是了,可现在不同了,他和孙濛罄产生了感情,已经不那么抵触了,在面对这种军事问题上开始学会了从战略和战术上思考了,也许楚寻语自己都没发现,现在他在用兵的时候已经有些孙濛罄的影子在身上了,从战略的角度去衡量得失,从战术上来考虑如何争夺胜利,至于说从医者的角度去省视生命,恐怕在楚寻语的心中反而已经没有那么重了。

这些孙濛罄的“真传”让楚寻语料敌于先,判断的十分准确,劫源门枉自称自己是聪明人,这一次居然一点不落的全部被楚寻语料中了,真是给足了楚寻语的面子。他们此时此刻面对元扬带人第三次从正面冲过来的时候反而松懈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判断出蜀山人还是在用疑兵做“打了就跑”的策略,所以不仅没有早前的慌乱,而且还派了几十个弟子前去象征性的抵御一下,伯光、吴阐和后来赶来的罗秀还在后面聚在一起布置手下弟子上午巳时发动的进攻部署呢,完全没有想到蜀山人真的来了。

在蜀道上战斗和平原上不一样,这就好比螺丝壳里做道场,既不能做大,又不能不做,脚下的这些栈道虽然有阵法保护,但是在大神通者的眼中十分羸弱,假如伯光、元扬他们六个参战的大神通者全力以赴,根本不用一个时辰就能把这段栈道毁了,到时候又得回到“空中”这个老话题上,着实是不明智,所以双方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和有限的手段的环境中展开了一场不限生命损失的战斗。

这场战斗从中午一直杀到晚上,事后这段蜀道被后人称为“血岭”,因为整个栈道都被鲜血染红了,双方前后一共发生了十一次冲锋,所有的大神通者全部参战,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光分神期的强者就阵亡了九十多个,其他弟子不计其数,山谷中、栈道上、石头缝里全部堆满了尸体,整整六百多具,直到第二天的黎明,蜀山仅存的十个都不到弟子才懵懵懂懂发现他们赢了,因为风灵哨还在自己的手中。

很多年后有人问过元毅,为什么整体实力强于蜀山的劫源门反而没能成功夺取风灵哨这个重要的隘口呢?元毅冷静的回答道:“因为他们只能踏着蜀山弟子的尸体前进。”

此役生还的人极少,而且全都重伤在身,蜀山这边元毅被打断了三根手指,还伤了内脏;元露整个肺都被打穿了,右小腿也残了;元扬最为勇猛,可是代价也最重,周身上下有三十余处要害伤口,还瞎了一只眼睛,完全是靠着他与生俱来的毅力才勉强撑住一口活气。劫源门那边伯光丢了一只胳膊;吴阐被开了膛,是捧着自己的肠子撤退的;罗秀直接半边身子都被元露烧毁了,他们无奈之下只好带着仅存的两个重伤的弟子放弃了羽灵哨撤回了远方三十里外的旧营地。

蜀山这边除了三个“元”字号长老也只有五个人最后幸存了下来,这其中居然有一个元婴期的弟子,那就是公孙燕,公孙燕的修为在这种层面的较量中根本微不足道,但是她奇迹般的活下来了,而且只受了一点微不足道的轻伤,最后也是她冒险下山侦查了一下,这才确定羽灵哨已经空无一人,彻底被劫源门放弃了。

可是真的有奇迹吗?不,根本不会有这种奇迹,公孙燕心里清楚的很,在昨天的战斗中她是被安排在后面的,因为修为不算高,所以一直被安排在最后的后备队伍中,跟随着元毅最后才上,尤其是黑夜到来,双方杀的根本不辨东西,耳边除了呼喊声和厮杀声什么都听不见,她得到的元毅命令十分简单而又明确,那就是:“向各个方向攻击,杀掉任何一个不是蜀山的人”,在这种惨烈的短兵相接的白刃战中,她能这么轻松的活下来吗?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被人救了。公孙燕自己清楚的记得似乎有一个穿白衣的少年一直在黑夜中围绕自己徘徊,他既不是蜀山人也不是劫源门的人,公孙燕根本不认识这个人,一开始还以为是敌人,但是发现他数次出手保护自己,弄的公孙燕在人群之中很是摸不着头脑,直到此战结束以后公孙燕还特地寻找过此人,但是一无所获,她甚至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精神上压力太大导致产生幻觉了,怎么可能凭空冒出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大神通者平白无故的保护自己呢,事后还特地去找楚寻语让他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身体,确定不是自己得了失心疯。

此役以蜀山惨胜告终,正如楚寻语所预料的那样,会对整个局势才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劫源门那边根本没有料到蜀山人会在完全不利的局面下主动发起进攻,伯光三人的战败致使劫源门的整体大计划做出了迫不得已的修改,因为他们无从分辨蜀山还有多少人马在独山上而且实力到底是不是事先预料的那么差了,在此期间歌天明却少见的发了脾气,他又派出了一百多人前去巩固伯光他们所在的营地防御,并且一再严令不准后撤,最多更换长老,让伯光他们回来养伤,当时这让很多自己人都觉得纳闷,要知道这次算上那些外来的援助劫源门一共也就来了九百多、一千人不到,三百号精锐弟子的战死可以说几乎让劫源门的势力折损了三成以上,这时候为了完成那个“路径”的后备计划完全可以让伯光他们放弃前沿那个“鸡肋”的营地回来休整,免得在发生战斗减员,这样才能保存下实力。

可是正如后人指出的那样,歌天明制止后撤是对的,如果允许伯光他们撤回来,那么蜀山将会利用自身熟悉的地理环境一路穷追猛打过来,直至发现并破坏劫源门的“路径”计划,只有巩固距离独山三十里外的那个“鸡肋”般的营地才能给蜀山带来一种不远不近的威胁,让蜀山人也摸不清楚劫源门的虚实,不敢冒然出击。

蜀山方面虽然收获了这场近乎不是胜利的胜利,但是让全派上下为之一振,这是一场硬碰硬的战斗,实力高于自己的劫源门在人数几乎一样的战斗中反而被打败了,顿时让所有蜀山弟子的自信心又回来了,但是这种自信心似乎起了点反作用,有很多弟子感觉通过这场战斗劫源门被打跑了以后可见一向以智慧著称的劫源门也不是太难对付的,是不是战争可以提前结束了。

但是元锋他们这些领导者的心情却是十分沉重的,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惨重了,从大的战略上说可以说是极为成功,正如楚寻语所言,现在战争的局势变成了分庭抗礼了,不再是一味挨打,双方都清楚了对方搏杀的底细,已经不可能在出现当初丢关失地的一边倒局面了,可是从整体后备情况来看,蜀山显得羸弱而又疲惫。就在风灵哨展开争夺战的时候,蜀山方面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他们放弃了需要分兵把守的“天灵”、“海灵”、“长灵”三个岗哨,而是把剩下来的所有人全部囤积在“入天哨”,那里又形成了一条路的局面,易于防守,一旦元毅他们战败了就只有固守在入封尘阁咽喉处的要地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没想到他们胜利了,但是剩下来该怎么办?楚寻语经过仔细的推测,认为最少还要再经历一次这样的大规模血战才能看出最终的胜负局面,但是蜀山的这些剩下为数不多、实力不强的人马能熬得住吗?

厮杀到现在大局有些变化了,蜀山第一次抓获了劫源门的弟子做俘虏,虽然是两个重伤昏迷的弟子,但还是在楚寻语把他们救醒了以后得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收获,那就是元海的下落。据说当初元海率领一百弟子镇守东山头,当遭遇袭击以后,元海不知道为什么就主动放弃了东山,带着近乎完整的弟子在夜幕的掩护下逃走了,仰仗自身熟悉地理环境的优势不知道隐藏在周围这片山林中的什么地方,劫源门也多次寻找未果,这个消息让元锋他们很惊讶也很高兴,至少证明了元海他们还完成的活着,而此时的楚寻语已经在一旁思考如何联系元海,让这支“奇兵”在即将到来的下一场恶战中扮演最后扭转乾坤的角色了……(PS:今天正好我亲戚过来了,就借了他的笔记本写故事的,我自己的笔记本配件已经订了,但是还要过几天才能到,这几天我尽量借一些电脑来写故事吧,断更见谅,在耐心的等几天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