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8章 孙辅明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8章 孙辅明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8章 孙辅明

左良玉本来打算逃回武安县城,但是守城的凌邦文一顿滚木礌石打了下来。左良玉聚拢的残兵败将已经达到四千来人,以凌邦文三千多人的兵力,其实不是他的对手。但是凌邦文据守着城墙,左良玉更不知道他有多少人,新败之余当然不会选择硬拼,立刻掉头南向,奔磁州去了。

既然左良玉跑了,联军也不再多待,向西转移到了太行山中,以防官军有后续援兵来追击。经过这场战斗,联军产生了很多的伤员,也要消化俘虏,不适合再连续作战了。

李自成将全军的兵力重新编组为十个大队,还是刘芳亮、袁宗第、谷可成、辛思忠、马世耀、李友、马重僖、李文江、赵胜、谢君友十人担任老管队。众头领都很担心云台山中的老营的安全,计议之下,决定由刘宗敏带着马重僖的大队去云台山看看,至于具体怎么会合,视官军的动向再做打算。

此时在云台山中,李过、张能、白鸠鹤等人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我看得清楚,开路的就是我们的孙守法,已经到了柳树店,曹文诏的主力尚在泽州。”

探子带回的情报显示,闯军的老对手曹镇已经从晋西南转移到了晋东南,准备参与到对反王联军的围剿中。

柳树店在云台山的正西方,直线距离只有三四十里,但是这里是山区,想走直线是不可能的。从山北小路进山,要走一百里,从山南大路进山,要走二百里,闯军还有充足的时间反应。

首先李过需要判断,官兵有没有发现云台山中的闯军?

这个冬天,云台山闯军还是比较活跃的,经常进入河南境内劫掠士绅富户。官兵只要用心打听,肯定知道云台山中有一支流民武装存在。但是李过一直没有使用任何旗号,官军应该不知道云台山中的队伍是闯将麾下。

修武之战后,玄默知道闯军往北去了,但是并不知道他们具体去了哪。之后李自成在山西大闹一番,玄默也未必能想到闯军在云台山留了一支人马,自然也不会向曹文诏提供这个情报。

最终李过决定,留在云台山中不走。现在已经到了春荒时节,官军筹粮困难,他们不太可能贸然进山清剿一股不明来历的小队伍。曹文诏应该会直接从云台山北侧通过,然后前往武安和左良玉会合。如果闯军贸然转移,可能反而会惊动官军,招来攻击。

曹镇现在的军粮状况确实堪忧,本来他们应该直接越过乌岭山前往潞安,然后到武安增援左良玉,可是曹文诏却选择绕一点路,先来泽州。目的就是沿途多抢一些粮食,以便到了武安时军粮充足,他们可不指望左良玉能为他们准备粮草。

“确确实实,没有半句假话。学生名叫孙辅明,家中本是修武县的一家粮户,去岁腊月小年那天,流贼突然杀来,我父亲、哥哥遇害,母亲和嫂嫂悬梁自尽。我在柴堆里躲过一劫,亲耳听得贼首的匪号乃是‘五闯王’。”一个文士打扮、衣衫破烂的年轻人正在对孙守法哭诉。

孙辅明的家人确实很冤枉,他家只是个小地主,没多少财产,也谈不上有什么罪行。那次张能自然不是冲着他们去的,但孙辅明的父兄都参加了乡勇,所以就在战斗中被打死了。闯军没理会他们家,按照原定计划搜刮了两个大户的家产之后就走了。但是孙家男人战死,女人自杀,原来有过矛盾的邻居以及村里的游手无赖岂有不趁火打劫之理,就把他家给搬空了。

孙守法对孙辅明的情报很感兴趣:“你说的这伙贼人,现在何处?”孙辅明答道:“就在云台山中,山寨关防严密,学生靠近不得。贼人时时下山劫掠,少则二三百人,多则七八百人。”

孙守法很清楚地记得,去年捉住的一个王自用部的小头目的口供中提到,闯将李自成部下的一个老管队绰号就叫“五闯王”。他又听孙辅明描述了一下那些抢掠他村子的贼人的特征,觉得八成就是李自成的人马。

首先,这伙贼人战斗力强悍,打乡勇完全是碾压,二三百人杀散四五百人毫无压力,一定是以边军逃兵为骨干的秦晋流贼,不会是本地的土匪。其次,能只抢大户,不对一般百姓动手的流贼队伍并没有多少。最后,他们临走前还贴了张告示把他们杀掉的那两个大户痛骂一番,除了李自成之外好像没有别人会干这事。

但是李自成明明去了辽州、武安,为什么云台山会有他的部下?

孙守法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答案,一定是李自成在北上诈攻太原的时候留了一批人在云台山中。在长途行军前被留下的军队,一定是老弱病残居多。孙守法面露微笑,现成的战功来了。

对于孙辅明,孙守法还比较满意,此人读过书,已经通过了县试,因为家里有点小钱,也和同学一起游历过,熟悉晋南豫北一带的地理。看在都姓孙的份上,给他碗饭吃吧:“你以后就给我当师爷吧,这几天先带路。”

孙辅明急忙谢恩,又说:“学生哥嫂遇害之后,留下一个侄儿,止有三岁。学生从军之后,侄儿无人照料……”孙守法知道他要说什么,不耐烦地说:“军营里带个小孩子成什么话,给你半天时间,看谁家没孩子,送去当养子算了。”一个三岁的孩子随时有可能夭折,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年代,就算亲生父母也未必特别在乎,孙守法当然更不关心孙辅明的侄子如何。

孙辅明无奈,只得回到了他寄养侄子的那家农户,这家只有一对夫妻,都已四十多岁,年轻时生养过几个儿女,都没养活。孙辅明在这家住了几日,觉得这对夫妇人品不错。得知孙辅明要把侄子过继给自己,这对夫妻喜不自胜。尤其是孙辅明现在已经是孙守法的师爷了,收养了这个孩子,官兵便不会来滋扰。孩子还不怎么明白事,当然也没什么意见。孙辅明恋恋不舍地离开侄子,回到了孙守法军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