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9章 警戒体系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9章 警戒体系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9章 警戒体系

李过很快发现了孙守法的异动,官军在试图进入云台山侦察,恐怕是已经发现了闯军在山中。

现在顾不上研究官军是怎么找得到情报,李过召集张能、白鸠鹤等留守头领,商量对策。

两个老管队的意见截然相反,白鸠鹤主张立刻撤退,从山南进入河南境内,张能则主张就地抵抗。

两人的意见都有道理,曹镇是闯军全体出动也未必能击败的对手,仅凭他们三个大队,就地抵抗的话危险很大。但如果选择转移,曹镇从云台山西侧绕路追来,他们带着老营的家眷辎重,机动性差,被追上的可能性也很高。

好在闯军的权力结构与很多反王队伍不同,虽然强调军官士兵要同甘共苦,但是在指挥权的问题上等级森严。不论白鸠鹤和张能有什么想法,都只能作为李过的参考,李自成不在,李过在云台山营地就拥有可以决定一切的全权。哪怕他的决定荒唐到需要处决,大家也要先执行命令,打完仗再处决他。

而且白鸠鹤和张能也不是好争执的性格。白鸠鹤是那种标准的勤勤恳恳老黄牛,一贯不争不抢,只管做好自己的工作。张能则是特别沉默寡言,连正事都有可能懒得说,更加懒得和人吵架。所以他们陈述了自己的意见之后,就静待李过下判断。

李过决定要打,现在就跑,意味着把全军的命运完全寄托在官军追不上自己上,那样太过危险,还不如凭险据守,让官军觉得打他们得不偿失。

李过下令先把老弱病残分散到小寨中。闯军的大寨当道而设,也就是三百多年后的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所在的位置,背后是山,面前是水。为了防止被官军突袭的时候无处可去,李过预先在东边的麻池山、老爷顶,西边的老鹰咀、青龙峡、老苍岭等地设置了一些小寨,有的是新建的,有的是用原本的土匪山寨改建的。

老营的家眷和伤病员陆陆续续转移到了小寨中去,小寨都设在隐蔽的地方,只有打柴小径可通。云台山在三百多年后是风景名胜,可参观风景名胜时要是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那可就是折磨了。官军不识本地路径,就连本地的向导们也不会深入山中这么偏僻的地方,不可能找到这些小寨的位置。

但是小寨的偏僻也决定了它们只能用来隐藏人员,大部分通往小寨的道路连马匹都无法通行。所以,老营中的马匹、车辆、大宗粮食物资都没法转移。如果把这些东西都扔给官军,闯营将来的处境就非常艰难了,为了这批物资,李过宁肯冒险留在大寨打一仗。

“换岗了!”两队士兵交接了岗位,最近李过加强了夜间的警戒,各个哨位的人手都增加了。

山下大路的第一道岗是个明岗,最初只是用四根木棍支起一个草棚,现在已经变成一座小木屋了。每一班岗都是一个小管队带着九个士兵守在这里,随时有五个人在外面执勤,五个人在里面休息。

离他们不远的山体上还有一个外观看上去很像猫耳洞的小洞,不过条件好得多了。这个洞是利用天然山洞扩建出来的,洞口很小,必须弯腰进入,但是里面倒还宽敞,三个人待在里面,可以直腰站立,也能躺下。最关键的是这里很干燥,不会像在热带地区那样饱受潮湿环境和蚊虫蛇鼠的困扰。

洞里躲着三个人,装备三支三眼铳,一旦发现敌人攻击明岗就放铳。这么远的距离不指望他们打中什么,主要是用铳声报警。

王瑾制定的这个警戒体系是个奇怪的混合体,既包括这个时代明军、金军、土匪惯用的各种常规手段,也包括消息树、派孩儿队成员伪装放羊娃、在树上藏哨兵之类上辈子在老电影里看到的招数。要是条件允许,说不定他还会在山下开个酒店。

闯军的夜不收侦察范围很大,甚至远达泽州城,云台山周围的关防更是严密,所以孙守法始终没找到侦察云台山情报的机会。不过今天,他终于发现了一个漏洞。

随着春荒的到来,闯军筹粮也遇到了困难,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商机,河南的商人中不乏要钱不要命的主,也有人冒险和闯军搭上了线。

和流寇做生意的利润非常诱人,他们打土豪抢了无数珠宝首饰、绫罗绸缎、古玩字画,甚至高档家具,在交易的时候,流寇根本不拿这些当好东西,往往以非常低廉的比价换成五谷杂粮。就算是金银、铜钱,流寇花起来也大手大脚,毕竟都是不一定活到哪天的人,指望他们审慎消费是不可能的。有这样豪阔的买家,自然就有要钱不要命的商人。

最让李过无语的是,白鸠鹤找来的这个粮商的幕后东家,居然是卫辉的潞王府的几个家奴。从他们手里不光能买到粮食,甚至能买到铁器和火药。

虽然闯军在怀庆把郑王府的恶奴杀了不少,但丝毫不妨碍潞王府的奴才照样把战略物资卖给闯军。反正短时间内闯军也打不下卫辉,真要是卫辉有危险,他们觉得卷了细软跑路江南也来得及。

同样是王府的奴才,也是分等级的。帮白鸠鹤牵线搭桥的也是潞王府的一个奴仆,但他是因为家境贫寒才不得不卖身为奴的,做了奴仆之后的生活主要就是做苦活和挨打。他不堪虐待,跑出来投了流寇,结果他为奴的经历反而意外成了优势,那些平时鼻孔撅得能接雨水,对他非打即骂的豪奴们现在都拿他当金主爸爸。

孙守法派的探子在云台山周围转了几天了,他们发现闯军并不禁止周围百姓上山樵采打猎。可闯军居然在山口设岗,有十个兵把守,对每个上山的百姓都要盘查,限时下山,还要核对人数。

这样一来,想混在樵夫、猎人、采药人里上山绝对不可能,孙守法手下这帮人全是关中口音,手上有武器磨出的老茧,一盘查就露馅了。挖野菜的不是妇女就是老人小孩,更加没法混进去。

孙辅明自告奋勇要混在樵夫里上山,可哨兵肯定一眼就认出他是个读书人,虽然这年头穷得当樵夫的读书人也不少,但闯军肯定会重点监视他。

直到这次李过派人买粮,孙守法才终于找到了机会。他派人劫下了运送粮食物资的队伍,把孙辅明和一个河南籍士兵塞了进去。孙守法派去的人告诉卖粮的商人,只要老老实实上山一趟,回来把看到的都说出来,官军就当什么都不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