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5章 抢米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25章 抢米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25章 抢米

但是他想错了,城内的混乱并不是官军造成的。袁宗第召集的那点人只够控制南门的,但是他们在城中到处叫嚷“破城了”,却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绥德的街头,最近几个月内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流民,这些人大多是附近的破产农民,由于衣食无着涌入城内乞讨。但是城里的居民也没什么食物可以施舍他们,州衙组织一些大户出钱,在街上开了粥棚,粥棚用来熬粥的都是陈霉朽米,而且数量很少,每天为了争抢这点食物都会发生斗殴,至少出一两条人命。最近天气转热,长期无法果腹的饥民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每天善堂的仵工都能往城外的乱葬岗扔二三十具路倒尸。更可怕的是,这些尸体到了第二天就不见踪影,只会发现零星的骨头,至于到底是进了野狗的肚子,还是被另一种更可怕的生物吃掉,那就不得而知了。

灾荒之年,很多小米行的生意都做不下去了,比如说刘芳亮用来困住官兵的那家米行,老板在去年就因为债主催逼全家上吊了。此时绥德城内还在运营的米行只有一家,那就是本州最大的米行“德善记”,他家的粮食已经卖到了七钱银子一斗,而且还是限量发售。

这种面向斗升小民的生意,不是德善记最主要的营业项目,这家米行的主要客户是延绥镇的边军。边地银多粮少,物价腾贵,利润空间很大,但是若不打点好各位军爷的门路,这生意也是做不成的。德善记的合作伙伴,便是神木参将艾万年。可是由于米脂县突然发生了饥民起事,艾万年的老爹艾应甲也被砍了头,德善记刚刚趸来的一批粮食便不敢贸然北送,而是留在了绥德。

大宗粮食入仓不可能保密,绥德大街小巷很快就传开了这个消息。德善记的掌柜宋茂德当然也知道这批米粮在这灾荒年月贵如黄金,很可能有人惦记,于是花重金雇了大批护院。

绥德人对德善记恨得咬牙切齿。去年交秋粮时,为了缴纳辽饷,种粮人只能卖掉粮食变现,德善记利用与官府的关系和垄断地位,大肆压低粮价,现在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又哄抬粮价,甚至有粮也不卖。把粮食送到神木去,卖给边军乃至蒙古人,所得利润更高。

商人低进高出是谋生的手段,本来也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德善记仗着官府势力排挤同行,操纵价格,甚至雇用流氓使用各种黑手段,早已越过了正常经营的底线。这两天绥德市面上更有消息说,德善记准备把米运走。本县天天在饿死人,米行却要往外出口粮食,满城的饥民已是群情汹汹。

袁宗第他们这么一闹,顿时引爆了绥德饥民们的情绪,不知是谁第一个想到,要趁着破城的机会抢点吃的,不一会儿工夫,汹涌的人潮便涌向了德善记。

德善记的护院对付一般的小偷强盗没有问题,但是面对这种饥民抢米风潮,他们手中的棍棒就和摆设一样。哪怕是拿着火铳、大刀的官军,也未见得能抗衡这样的力量,有谁敢阻拦这么多快饿死的人去吃饭?人群迅速挤破了德善记的大门,柜台也被推倒了,人们疯狂地争抢着米粮,有的人直接被活活踩死,有人抓起生米就往嘴里塞。宋茂德舍命不舍财,带着家丁们拼死杀回来夺米,正碰上饥民们冲向粮囤,家丁们见这些饥民形容枯槁,眼冒青光,以一副要生吃活人一般的架势狂奔而来,哪敢抵挡,扔下手中的棍棒便一哄而散,宋茂德身形胖大,走得迟了,顿时被踩成肉饼。

暴动迅速蔓延全城,地痞流氓和一些城内的贫民也加入进来,几乎每一家尚在营业的店铺都被打砸,城内燃起多处火头。指挥使、知州、同知等官员还有城内的大户以为流寇破城了,纷纷从北门、西门逃出城去,由于他们拖家带口,还携带大件箱笼,阻塞了道路,很多人不仅没逃出去,还成了被抢劫的最好目标。有些士绅和商人守家在地逃不掉,组织团练拼死抵抗,他们封闭了街闸,依托房屋和栅栏阻挡饥民,饥民们没有组织,无法攻入。

就在李千户盼着指挥大人消灭乱党时,刘芳亮等人杀了出来。刘芳亮把大部分乡勇都遣散了,只剩下这二十来个最可靠的,手上也有比较好的刀枪。李千户也是家传的武艺,但一来突遭袭击,手忙脚乱,二来毕竟已是四十多岁年纪,多年来耽于享乐,不亲自上阵,武艺早生疏了。虽然身批铠甲占着便宜,灵活性却远不及刘芳亮这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只三五个回合,便被刘芳亮一枪搠中面门。李千户手下的兵丁虽也杀了几个乡勇,还打伤了张洪,但见千户大人毙命,乡勇又人多,都失了斗志,一哄而散。也是这李千户合该倒霉,他手下军户虽然逃亡众多,但还是能凑起几百人的队伍的,只是他觉得流寇不会攻城,多出兵就得多发赏,于是便只带了五十人来,结果送了自己的性命。

马世耀举着千户的脑袋来到城下,这是最好的沟通方式,袁宗道正在城头眺望李自成来没来,他和马世耀过去还有过一面之缘,既然马世耀是带着投名状来的,两伙人便迅速合成了一伙。就在这时,李自成的大队人马终于赶到了。

李千户既死,剩下的散兵游勇当然不敢阻拦几百流寇,除了谷仓里那二十个倒霉蛋之外都悄悄逃走了,作为先锋的谷可成和李过顺利进了城。此时城中已经彻底乱套了,很多没有被袁宗第串联的绥德卫军都参与到了抢劫之中,反倒是他们这些预先准备好要造反的人,除了夺取南门之外什么也没干。有些人也想趁机去抢劫,袁宗第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让他们都留在南门。一是因为他们只有不到一百人,万一分散开来就会不堪一击;二是因为乡里乡亲的,袁宗第也不愿意无差别地在绥德城里祸害;三是因为临行前田见秀对他说过李自成队伍中的纪律,要是他的人也趁机抢劫,说不定没让官兵打死,倒先让王瑾这个活阎王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