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6章 闯将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26章 闯将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26章 闯将

谷可成看了看乱成一团的绥德城:“怎么成了这个鬼样子?”李过说:“我们人手不够,一个街区一个街区地平靖吧,平定了一个街区,就放下街闸或者用柴草扎成的栅栏把路堵上,到了天亮,差不多也就搞完了。”不管他们是义军、农民军还是流寇,来绥德的本质目的都是来抢劫的,不是来维护治安的,但是绥德城乱成了这个样子,总不能看着不管。何况饥民和乱兵这样乱抢乱烧,他们也根本没办法像在米脂那样精确地去抄家,还很可能被饥民乱兵杀伤。所以不管是为了绥德的老百姓还是为了自己,他们都要先恢复绥德的秩序才行。

谷可成和李过向袁宗第询问了一下情况,决定把人分成四队,谷可成、李过、袁宗第、刘芳亮四人各带一队,以本地人为前导,农民军在后压阵,沿着四条主要街道前进,制止饥民和乱兵的劫掠,让所有人各自归家,不许出门。按照李过刚才所说的,每清理一段街道,就用路障封堵。袁宗道和马世耀、马世泰继续留守城门,接应后续人马。刘芳亮连李自成的面都没见过,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成了首领之一,谷可成和李过以为他是田见秀的朋友袁宗第的朋友,袁宗第以为他是袁宗道的朋友,其实袁宗道也只知道他是马世耀的朋友。但人才毕竟是稀缺的,刘芳亮用二十个乡勇打垮了五十个官兵,这战绩谁能不佩服,又有李千户的脑袋当见面礼,立刻就被接纳为自己人了。

田见秀指挥的第二队人马很快也到了,也投入了恢复秩序的战斗中。绥德卫军户大多沾亲带故,又都是本地人,参与抢劫一般都是报复与自己有旧怨的乡邻,一见有同袍带着流寇来制止他们,也就纷纷收手了。但饥民之中有很多都是外地人,而且由于长期饥饿,精神状态已经不那么正常,要制止他们可就麻烦得很了,很多时候都不得不动武。一直闹到天光大亮,城内才算彻底平静下来,火也被扑灭了。本地居民各自回家,军户在操场上集中,饥民被分成三批,由高杰、李过、张能分别在龙王庙、城隍庙、关帝庙三处看押。

米脂破城时,参与的人很少,领头的几个人又都是经验丰富的本地土匪,所以基本上是有的放矢,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绥德的情况就要惨得多了,大片城区遭到无差别的烧杀劫掠,街上横七竖八都是尸首。袁宗第带人把尸体都集中到了一个空场,等待家属来认领。很快,劫后余生的绥德人接到了一个通知:所有保甲、士绅、官员、胥吏、商户,辰中时分到州衙开会,不到立斩。

已经被农民军控制的城区自不必说,就连没有被饥民打破,依然由乡勇团练控制的三处街坊都派了代表来开会了。毕竟现在流寇势大,还是敷衍一下为好,看起来这伙流寇还算好说话,打算“文抢”,也就是勒索一批钱粮便撤走,别把他们惹火了,改成“武抢”可就不好玩了。

最终被叫到州衙开会的有一百多人,堂上堂下都站满了。其中也有一些其实只是普通百姓,传话的衙役怕来的人少了大王们不高兴,临时拉来充数的。只见知州的座位上坐着一个流寇头目,二十多岁年纪,中等个头儿,皮肤黝黑,看起来杀气腾腾。所有人都吓得两股战战,不敢作声。

王瑾看了看这些噤若寒蝉的“民意代表”,估计人来得差不多了,按照说书时的习惯,把知州平时用的惊堂木拍了一下,吓得下面的人一起来了一大哆嗦。王瑾说:“各位父老乡亲,你们不要害怕,我们不是土匪,乃是大名鼎鼎的闯将的队伍。”

其实“闯将”这个词王瑾在这辈子都是半个时辰前才听到的。他们的队伍总得有个名头,但李自成又不能直说自己是米脂李自成,那会连累家乡的亲戚,于是李自成便按照各路反王的通行习惯给自己取了个绰号。此时李自成知道的反王,也只有横天一字王王嘉胤、不沾泥张存孟、闯王高迎祥、革里眼贺一龙这寥寥数人,便信口给自己取了“闯将”这个绰号。他哪里知道,这个“闯”字最终竟然会成为华夏衣冠最后尊严的象征。

当然,如果这个时空还能再发生这种事,王瑾还不如现在就抹脖子。

王瑾说:“我们不过是从贵地过境,未杀一人,未抢一物,可是绥德城中的官绅却屡次三番袭击我们,是何道理?”一个不知什么身份的老人乍着胆子说:“大王容禀,我等都是安善良民,都是极力主张与贵部两不相犯的,只可恨劣绅马芸桥,此人阴险毒辣,平素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乃是绥德一大害。攻打贵部,乃是他马家寨乡勇所为,实与绥德百姓无干。”

马芸桥不是什么好人,虐待长工、盘剥佃户、欺压乡邻、殴打良民这类的事情自然是有的,但是王瑾从袁宗第、马世耀口中,也没听到马芸桥干过什么杀人害命的事,不至于像这老头说的这样十恶不赦。王瑾说:“昨夜饥民抢米,马芸桥在混乱中被打死,此事我们也就不追究了。”其实下手杀马芸桥的是绥德卫的一个下级军官,几年前他原本定了一门亲事,但是马芸桥突然也看上了这个姑娘,姑娘的父母本来就不愿女儿嫁给丘八,又贪马家的彩礼,便毁了婚约,把女儿给了马芸桥当姨太太。这姑娘去年病死了,这个军官对马芸桥的恨意更深了一层。马腾龙夜袭失败后,李自成从俘虏口中已经知道了马家寨的位置,马芸桥担心流寇攻打马家寨报复,便带着家眷住到了城里的一处房产。没想到趁着城中大乱的机会,那个军官带着一群兵丁杀上门来报复,将马芸桥一家屠了个干净。既然闯营打算收编绥德卫的军户,对这种事也就不便深究了。而且事情发生的时候,闯营还没进城,也没有申明军纪,真要是追究,不免成了不教而诛。何况在这个年代,杀仇人全家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像王瑾这样坚持不杀家属的才是异类。在他的评书里,宋江杀黄文炳全家都变成了把黄文炳一个人扔进江里淹死。其实在大明朝,像宋江这样只杀黄文炳一家,不动黄文炳哥哥的行为已经算是非常文明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