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47章 麻城之弊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47章 麻城之弊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47章 麻城之弊

吴汝义和白旺你一言我一语把柯禹舜的想法批判了一番,柯禹舜却似乎更高兴了:“所以我才说,这此非一时之功,须得三年五载才能见效。眼下你们斗不过黄麻豪绅,斗不过湖广巡抚,难道便永远斗不过?老朽虽不中用,却认识些朋友,与他们结交,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黄麻一带的奴仆以三人为首:明承祖、洪楼先、汤志。明承祖是里仁会的会首,洪楼先是直道会的会首,这两个组织都是由奴仆组成的,既是互助组织,也是江湖帮会。汤志并没有自己的势力,但平素仁侠仗义,极得奴仆穷汉拥戴,论在当地的影响力,反而是三人中最大的。

去年冬天,秦晋反王联军突破黄河,冲入中原,李自成又破二府、杀一王,罗汝才等人来到了桐柏山区。湖广巡抚唐晖深感手中兵力不足,便想到了麻城沈庄梅之焕编练的乡勇。唐晖可没像四川巡抚刘汉儒那样傻乎乎地说什么“以楚人治楚兵”,那是找死,他的政策是“编练乡勇,保护地方”,与洪承畴在陕西搞的是一样的办法,这便不会触及崇祯的敏感点了。

以麻城沈庄为核心,梅之焕为首的士绅编练了上万的乡勇。唐晖不指望他们野战的能力,只是希望这支队伍能把覆盖面扩大一下,将从应山县到罗田县的各处大别山中的通道都堵住,使得他麾下的湖北官兵可以专心驻防襄阳、随州、德安,防止罗汝才攻下承天,刨了皇帝的祖坟。

民间团练确实是对付农民起义的有效办法,但是却不是万能的办法。没有足够的官府背景和财力支持,乡勇就只是乡勇而已,拉出来野战立刻完蛋。

并不是像很多人幻想的那样,崇祯大帝一开放团练,无数曾国藩、李鸿章就冒出来了,雨后长狗尿苔也没有这么快。梅之焕敢像曾国藩那样强行派捐、卖官、收厘金、插手盐课和茶税吗?敢像曾国藩那样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吗?既然不敢,他就穷。作为一个地主,梅之焕当然是富裕的,可作为一支军事力量的首脑,他实在太穷了。没有足够的经费,乡勇就只是乡勇而已,守在本乡本土保卫村寨的时候战斗力不错,派到外地顿时变成弱鸡。

但唐晖的要求也是合理的,他手上没有那么多兵力,无法保证湖广北部边界的安全,河南信阳和湖广应山之间的这条路位于大别山和桐柏山之间,如果任由流寇于其中随意穿行,麻城也会受到威胁,所以麻城乡勇对于这次出钱出力还算是比较愿意。

唐晖这一次希望麻城乡勇协防的是义阳三关——九里关、武阳关、杏遮关。自南北朝时起,这里便是南北之间的交通孔钥。一旦北兵由此南下,破德安,便可直插汉江流域,威胁汉阳、武昌,导致湖广全局崩坏。如果是正常部署防务,唐晖肯定要出动官兵野战部队,以此地作为防御要点,可是承天祖陵实在是太要紧了,唐晖手上兵力有限,只能先顾容易让自己掉脑袋的方向。

一涉及出兵,自然就有许多的烂事了,谁家出兵多少,军饷钱粮如何筹措,都是大问题。也正是由于这些问题,有人看透了麻城乡勇看似强大,实则虚弱。

麻城区区一县的乡勇能有如今的局面,全靠了梅之焕。从农民军的角度来讲,梅之焕是敌人,但平心而论,梅之焕这个人还是值得佩服的。他虽然背信刺杀兰州兵变的首领,强逼甘肃士兵入京,却也有他的不得已之处,他只是迟到,已然丢官罢职,若是干脆不去,恐怕脑袋就搬家了,他终究是有家有业的人,身上背着一家几百口的性命,不能指望他和纳敏夫一样去当蒙古酋长。

梅之焕做官很清廉,也能干实事,能文能武,而且也不是嗜杀之人。兰州兵变之时,他只是想杀王进才他们几个为首的,并未计划大施屠戮。在麻城办乡勇时杀的绿林人物不少,但大别山一带各寨土匪的纪律参差不齐,多有为祸一方者,梅之焕又没有滥杀一般喽啰,也没什么可指责的。

麻城的在乡官员中,梅之焕曾任的官职最高,家产最多,家族势力最大,又是唯一一个真正懂军务的,所以理所当然成了全县乡勇的首领。可是梅之焕已经六十岁了,身体也不大好,他还能支撑麻城乡勇多久?

这一次出兵,暴露出了麻城乡勇内部很多的弊端。梅之焕的本领最大,便仿佛他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梅之焕自己说是他急公好义,那些给梅家种地的长工佃户供养了梅家,索要回报也是应该的。可别的乡绅要是这么说,那就是臭不要脸了。

但是现在在麻城乡勇内部,只要不是梅家承担了超过他们能力的责任,就是“不公平”。绝大部分乡勇都是不脱产的,出了兵便少了劳动力,出兵的军费更是谁也不肯承担,吵成了一团。可真要说回绝唐晖,流寇爱打应城县就让他们打,又没人敢这么讲。大家都盼着梅家一家当这个冤大头,可梅家又不是傻子,怎肯答应。

各家乡绅承担了压力,当然得转嫁出去,转嫁的对象便是他们的佃户、长工、耕奴。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内部的虚弱暴露无遗。办团练,本该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可现状却是没钱的既出钱又出力。梅之焕这种有头脑的士绅,知道不能把穷人逼到要饿死的地步,但不知死活的依旧不少。

最先发现这一问题的人名叫李时荣,家住黄州府城,是个落第秀才,在一个名叫张以泽的船商手下帮闲。

张以泽这个船商不是在长江上跑船的,他家开的是造船作坊。这种没有土地,雇佣工人来进行生产的工坊主,就是人们常说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代表人物。但萌芽就是萌芽,这伙人并没有形成一个阶级,只不过是众多商人中的一部分而已,毫无政治权利,十分脆弱。虽然比平民百姓有钱,却也没什么用处,随便哪个胥吏都敢登他的门来伸手勒索,要是得罪了县太爷,破家灭门都是不稀奇。

萌芽不长在合适的环境里,也不用人去掐,过几年自己便死了。虽有萌芽,和没有也无甚分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