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9章 好聚好散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29章 好聚好散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29章 好聚好散

王瑾尤其看重孩儿队的教育,特别是李双喜、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五人。在武艺和军事知识方面,五个孩子学得都很认真,也很有悟性,但是别的方面就不见得了。李双喜和艾能奇学武最快,但要让他们读书,那可就费了劲了,尤其是数学,只有刘文秀能沉下心去学。刘文秀在数学方面非常有天分,王瑾估计这孩子要是生在和平年代的富裕家庭,说不定能成为刘徽、祖冲之一类的人物。本来应该成为刘文秀义父的张献忠其实也爱好数学,甚至能和欧洲传教士一起探讨数学问题,也不知道他是从哪学的。这回刘文秀是走运了,王瑾的数学知识在二十一世纪只能算普通,可是此时,他掌握着一堆本时空还没有被发现或没有普及的成果,完全有资格跻身世界顶尖数学家的行列。李定国则是对历史特别感兴趣,喜欢读书。虽然军中只有在米脂、绥德抄家得来的那几本书,他还是看得起劲,尤其是王瑾在绥德捡来的半本史记,李定国爱不释手,几乎昼夜不离身。他原来的养父是个商人,所以他也识得几个字,不用王瑾时时指导也能看书,以至于王瑾时常担心他把眼睛看坏了。倒是孙可望,在哪个方面都不突出,但是在哪个方面也都挺不错。

在绥德还有一大收获,那就是武器装备。夺取了绥德的武库之后,现在全军所有人都装备了真正的刀枪,不必再用农具、棍棒作战了,还有很多备用的。每一队都能有二三十人披甲,王瑾这一队因为是尖兵,披甲的多达六七十人。其实绥德的武库中本不该只有这点装备,但是由于保养不善,很多武器铠甲都锈蚀朽烂了,还有一些不知被谁给倒卖了。他们还缴获了不少火器,不过用处不大,几门将军炮太重了没法搬,至于那些火铳,一来质量参差不齐,二来他们没处补充弹药。不过他们还是把里面质量比较好几十杆的挑出来带上,就算将来要扔,也得把缴获的这些弹药都打完了再扔。马匹也补充了很多,陕西地近边塞,军中马匹数量远多于内地。刨去驮马和辕马,还能有近百匹马用于作战。不少驿卒和军户都会骑马,但是骑马和骑马作战是两回事。真正能骑在马上使用武器的只有王瑾和刘芳亮两个人,李自成可以在马上射箭,但是不会用马刀、马槊,懂得骑兵战术的更是只有王瑾一个,所以还得边行军边训练。李自成教马术和箭术,刘芳亮教刀法、枪法,王瑾负责编排队形,教骑兵们如何冲锋、如何整队、如何撤退。连高杰都得给人上课,他教人如何喂马、刷马,田见秀兼任兽医。

这个组合可以说是真正的草台班子,王瑾对于自己的训练成果没有半点自信。他们接下来面对的两大对手都有强大的骑兵,明朝九边兵马中尚有不少能征惯战的骑兵部队,清军的白甲护军更是有资格竞争冷兵器时代单兵战斗力的世界第一。就算没有他王瑾,李自成也一样能练成威震天下的三堵墙,一样能将孙传庭、吴三桂麾下秦军、辽军的最强精锐打得落花流水,可是当面对清军的时候,闯军终究还是技逊一筹。王瑾此时也不知道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结局发生,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眼下每一件小事,以多增加一分可能性,让闯军留给世人的不止是壮烈。

从青涧过境时出奇地顺利,闯将大闹绥德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青涧,各家村寨都闭门自守,谁也不敢来攻击他们。闯营的外表和在绥德时确实有天差地别,马家寨乡勇袭击他们的时候,李自成他们这伙人穿得破破烂烂,和叫花子一样,手里拿的都是木棍锄头,乡勇们自然会轻看他们。而现在他们都换上了官兵的武器,有几百甲兵,有马队,一般的乡勇哪里还敢招惹。李自成自己心里清楚,他的甲兵和马队外强中干,骗人还可以,打硬仗可不成,不过由于王瑾特别注重队形,所以外观看上去整整齐齐,确实很有“军威”,足以把一般的民间武装吓住了。

一路上经过的村寨,为了流寇不骚扰他们,大多愿意拿出一笔“孝敬”,李自成也就照单全收,有时还让他们,多提供些食品,给闯军做一顿热饭送出来。能花钱买平安,谁也不愿意打仗,因此这一路上与青涧的乡绅基本上相安无事。就连青涧县的县太爷都派了个师爷来,奉送一千两银子,请他们别攻击县城。这种“收孝敬”其实也是一种抢劫,但毕竟闯军是农民军,不是人民子弟兵,总不能要求他们连送上门的财物都不要,别说是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就算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打土豪也是重要的军费来源。王瑾起初还担心有人在食物里下毒,在辽东的时候,汉人经常会这样暗杀女真人,所以他每次吃饭都要先抓狗做实验。但是接连几天,每个村寨送出来的饭食都没有问题,看来地主阶级的斗争热情还是不够高。

一路上不断有人离队,王瑾这个大总管管得实在太多,走路、说话、吃饭、拉屎都有规矩。有擅取民间财物、强奸妇女的,更是立斩不赦。刚进青涧境内时,有两个在绥德入伙的新人做哨兵时各收了来送孝敬的乡勇一两银子,他们过去虽然是老百姓,但是见惯了衙门门口的衙役向进门告状的人索要钱财,对此视为理所当然,轮到自己守门的时候,也就有样学样起来,尽管入伙时听王瑾说过“不得私藏一文钱”,却没当回事。王瑾等到晚上时也没见他们上交贿银,便直接将他们拖出去砍了头。当天晚上,就有八个人偷马逃走,巡夜的李过抓住了其中三个,也处决了。第二天李自成再次申明纪律,并公告全军:要走可以,兄弟一场,好聚好散,但是不能带走铠甲马匹。如果有谁想走,现在就说,每人发给盘缠干粮和一件防身兵刃,可以自行离开。其实米脂起事的时候李自成就提过这件事,只不过当时谁也不信真的能来去自由。犹豫良久之后,有二十多人提出要走,李自成全部放行。王瑾原本担心,一旦可以来去自由,恐怕就留不住人了,现在看来是多虑了,离开了闯营,难道外面就安全吗?如今天下大乱,土匪、流贼、官兵、乡勇哪个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离开了大队人马之后,更没处去找吃的,绝大部分人权衡利弊,还是待在闯营更安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