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31章 不沾泥麾下众生相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31章 不沾泥麾下众生相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31章 不沾泥麾下众生相

李自成本以为李友要先带他们去见赵胜,但是李友说,队长和各股头目之间并没有那么严格的隶属关系,自己直接就可以带他们去见总掌盘。李友说,他们总掌盘不沾泥为人十分仗义,最好交朋友,李自成这种大有本事的人前来投奔,必受重用。李自成等人当然是高高兴兴地当真的听,李友也没有任何欺骗的意思,他是发自内心地拿张存孟当大哥。只有王瑾知道张存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过现在也不必说破。王瑾之所以同意投奔张存孟,一是因为形势所迫,他们接连打破米脂、绥德,官兵必然来剿,若没有张存孟这样的大势力庇护,只消几百战兵,就能将闯营击溃。二是因为王瑾计划挖张存孟的墙角,张存孟麾下的能人很多,比如说眼前的李友,还有之前提过的王光兴等人,都是既会打仗,人品也不错,如果能将他们吸纳到闯营中来,李自成的实力将会有根本性的变化。

李友带着闯营一路南下,途中又认识了几个不沾泥麾下的将领。赵胜的另一个副手是黑煞神李茂春,二队的人纪律普遍不错,但李茂春就要比李友差一些,他的人虽然也不杀人放火,但是偷鸡摸狗,喝酒耍钱,对老百姓连打带骂,军营中乱哄哄的。李茂春御下比较宽松,只要不闹出人命就一概不管,这支队伍更像土匪而非军队。

王光兴的弟弟王光泰也要南下和大队会合,他们是兄弟三人,各有一支队伍,都是四队的部将。老大王光恩,绰号“花关索”,老二王光兴,绰号“兴世王”,王光泰是老三,所带的营头称为“小王营”。李友说,王家三兄弟只有老二王光兴为人和善,王光恩、王光泰都很凶暴。果然,王光泰虽然不抢穷人,但是对稍有家产的富农、小商人都抓起来严刑拷打,索要财物,多有打死打残的。按李友的说法,王光泰还算是好的,不杀穷人,对朋友也比较讲义气,他大哥王光恩连穷人也祸害,而且很是油滑,不仗义。

接下来遇到的六队麾下的大天王高见、飞天龙折增修二人就更不成话了,光天化日之下淫辱妇女。李友也看不下去了,出面制止,随后便向六队队长乱世王郭应聘狠狠告了一状,郭应聘将高折二人申斥一番,六队的总管祁公缵又和了一通稀泥,这事便过去了。郭应聘的本队倒是纪律还可以,不会胡乱杀人放火,但是他对部下将领的管理实在糟糕。李友说六队是各队里面管理最松散的,队内营头林立,郭应聘因为岁数最大才做了队长,根本约束不住手下的人。稍后他们又遇到了六队麾下四天王李养纯的队伍,他就比高见和折增修好得多,虽然也恐吓老百姓,强征粮饷,但是并不真的杀人。

靠近张存孟老营时,总算看到了一支像样的队伍。七队长王文耀,绰号“夜不收”,和王瑾一样,是官军的夜不收出身。因为上司克扣军饷,他一怒之下杀了个千总,率领兄弟们当了流寇。他部下的骨干多为明朝边军的战斗部队的士兵,王文耀本人对于部队的管理很有章法,两个副手贺宏器、李明义也都是有本事的人。七队的营寨执行严格的军民分离制度,和老百姓不接触,刁斗森严,防御周密。当然王文耀也得靠抢劫为生,他筹措粮饷靠的是绑票。绑的尽是举人家的公子、户房书办的兄弟这样的人物,最次也是个土财主。肉票中没有女人,给吃给喝不虐待,赎金到了就放人。王文耀以及麾下将领们也不像郭应聘、王光泰那样穿绸裹缎,而是和李自成一样穿粗布衣,吃大锅饭。

着一路看下来,张存孟部下们的状态是最标准的“良莠不齐”。王文耀、李友这些人是真正的义军,专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高见、折增修之流则是纯粹的土匪,借着天下大乱的机会趁火打劫。更多的是郭应聘、李养纯、李茂春、王光泰这样既不是好人也没坏到家的人,有一点良心,没多大抱负,浑浑噩噩地随波逐流。李自成将来能纵横陕西,是因为他成功团结了第一种人,而李自成之所以会被洪承畴打败,则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清除第二种人、改造第三种人。

不沾泥的老营设在一座山上,山上山下倒是都有卫兵,但是以王瑾的眼光来看,警戒还是相当粗疏的,如果他领着过去在辽东当兵时的那些兄弟来侦察,干掉岗哨摸上山去绝非难事。李自成留下刘宗敏、李过、张礼、张成四人照管部队,带着其余八个管队和王文耀、郭应聘、李友一起上山拜见张存孟。

到得山顶上张存孟的营盘,才能感觉到此人也并非草包,门前警戒的是张存孟的亲兵,队伍严整,面带杀气,很有气势。李自成和王瑾估计,他们的战斗力不会低于明军的战兵。毕竟张存孟也是刀枪丛中拼杀才当上老大的,在这样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只会有意外早死的天才,不会有侥幸上位的废物。

大帐用了不少绸缎和名贵家具来装点,暴发户气质颇浓。居中而坐的张存孟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长髯飘飘,相貌很是威严,长得倒有些像关帝庙中的老爷像,只是他将来会干的事情和关羽实在是半点关系都没有。七个队长有五个到场了,六队长郭应聘、七队长王文耀李自成已经认识了。一队长钱三五,绰号“眼钱儿”,是最早跟随张存孟的老兄弟之一,二队长是点灯子赵胜,李友已经介绍过。四队长名叫拓养坤,绰号“蝎子块”,拓姓为陕北特有的姓氏,乃是南北朝时鲜卑拓跋氏之后,不过现在已经是地地道道的汉人了。三队长李晋王李文江、五队长老张飞张文朝二人领兵在外未归。

五位队长气质各不相同。一队长是个虬髯大汉,举止粗豪;二队长是秀才出身,行事还有三分文气,但是皮肤黝黑,脸上有一道大刀疤,显然也是身经百战;四队长身上看不出塞北大汉的模样,反倒是黑瘦黑瘦的,个子不高,说话声音尖利,话不多,让人摸不透底细;六队长已经年逾四旬,虽然起了个霸气的外号,为人倒和气;七队长则是既矮且壮,说话瓮声瓮气,很是沉默寡言。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流寇,一群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