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2章 靖虏卫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22章 靖虏卫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22章 靖虏卫

“真的要烧吗?毕竟是我们这么多年的家。”一个深眼窝高鼻梁的美女低声问道。纳敏夫说:“我们不烧,也都留给别人了。再说,这是我们的房子,不是我们的家。只要你们和兄弟们都在,我的家就在。”

天聪九年二月二十六日,皇太极命多尔衮、岳托、豪格、萨哈廉等人统兵一万西征。这一次金军吸取了去年出兵的教训,兵力更少,后勤准备则更加充足,会合蒙古各部之后,大举杀奔河套。

这次纳敏夫没有试图在临河城据守,直接烧毁城池,撤回黑水城,但金军穷追不舍,继续深入荒漠,直捣黑水城。

就凭贺兰部的这点兵力,自然不能和金军主力硬碰硬,纳敏夫下令将黑水城也烧掉。他的大夫人娜木钟和便宜儿子额哲已经跟着王进才指挥的主力去青海了,他和二夫人胡玲耶留下指挥最后一批人撤离。

去青海并不是纳敏夫一时心血来潮才有的想法,早在当初他吞并林丹汗和朝克图的部众时,他就有意识地向青海转移了一部分人口牲畜,毕竟河套攻略不见得顺利,阿拉善地区又实在是容不下这么多人。而且作为一个对本民族历史颇为了解的蒙古人,他知道青海马上就要有大事发生。

贺兰部吞并了原本在青海游牧的一些小部落,再加上最近来投奔的一批西宁兵变的逃兵,纳敏夫虽然放弃了根据地,但他的实力依然比另一时空连自己的儿子都控制不住的朝克图台吉要强得多。再加上有心算无心,他有自信在接下来的这场战争中赢得胜利。

但前提是,他得活着到青海才行。

“洪承畴这个狗东西,翻脸比翻书还快!各处关隘都闭关了,我们一靠近他们就放炮!”殷登科愤怒地说道。在此之前,贺兰部不断穿过明朝境内转移到青海,甘肃一带的官军除了勒索些贿赂之外,并无任何干预,王进才、吴天印、长素、扎穆素等人都已经到了青海了。可是现在,明军忽然闭关锁道,不许任何人出路,请托也好,行贿也罢,通通不好使,都说奉了总督大人严令,要严防奸细。

其实混进去几个奸细还是很容易的,但是纳敏夫身边有丁壮千人,家眷老弱约两千,他们赶着牲畜,还用马车、牛车驮运着从黑水城撤出来的物资。如果明军不开关,他们不可能翻越长城。

纳敏夫暗骂自己糊涂,早该想到洪承畴的便宜哪是这么容易占的。之前洪承畴不断将贺兰部族人放去青海,是因为就算将来贺兰部统一青海,想从青藏高原上下来劫掠,也要受到地形的限制,不会像在河套时那样,直接攻击宣府、大同、榆林,而是先攻击河湟谷地与河西走廊的那些边堡,短时间内难以袭击陕西腹地。

只要西宁还在明军手中,贺兰部在青海就很难发展起农业和手工业,那么对明朝的威胁终究有限,除非他们能击败藏巴汗,夺取雅鲁藏布江谷地。而卫拉特蒙古的和硕特部、准噶尔部觊觎青藏高原也非一时半日,再加上康区土司势力,有无数的仗要打。哪怕贺兰部真的扫平群雄,一统青藏高原,也难以建立稳固的统治。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贺兰部都很难成为明朝的大敌。

可是如果他们留在蒙古,被金军击败,那么贺兰部的被俘丁口将会被编入蒙古八旗,或者增加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的力量,这对于明朝就是近在眼前的威胁了。两相比较,自然是将他们放去青海对明朝更加有利。而且以贺兰部过去的作风,说不定还会继续搞走私,背靠明朝,西击和硕特、藏巴汗,这是洪承畴乐于见到的。

可是当洪承畴得知纳敏夫让部下先撤,自己留下断后时,他的计划改变了。纳敏夫此人短短数年之间便建立了贺兰部这样一个新兴部族,又有明军和蒙古人的双重背景,绝非一般蒙古贵族可比。虽然他自称姓孛儿只斤这事一听就是胡说八道,可他带来的威胁却比货真价实是黄金家族出身的林丹汗更大。真把他放去青海,也难说将来不会惹出什么大事,倒不如借金军之手将他除掉。

这样,金国虽然保障了侧翼安全,却没得到贺兰部的丁口。而贺兰部失了首领,在王进才、长素、扎穆素等人的领导下,势必与和硕特、准噶尔混战不休,明军的背后也就安全了。

若能逼得纳敏夫向明军投降,那就更好了,把他软禁起来,部众分到各镇做夷丁,还能牵制已经去了青海的王进才等人。就算纳敏夫直接降金,也不过给金国增加千余丁,影响还不算太大。

背后的黑水城熊熊燃烧,面前是茫茫大漠,前有明军,后有金军,眼前只有漫天黄沙,别无生路。

殷登科说:“我们不如先去哈密,再从哈密去青海,阿布都拉哈汗想来是会借道的。”不等纳敏夫反对,胡玲耶便说:“想都不要想,去投我哥哥,还不如投喀尔喀人呢。去哈密容易,想从哈密出来可就难了。”

纳敏夫知道,自己这位内兄可不是什么善类,贺兰部在黑水城割据称雄的时候,亲戚之间自然其乐融融,可要是在穷途末路之际前去,自己最好的下场就是被扣下当人质。何况去哈密也不容易,不知有多少人挺不过穿越戈壁的旅途。

至于投喀尔喀人,当然也是开玩笑,若要跑到漠北去,恐怕他得从马匪开始从头做起了,无论被哪个大贵族撞上,他都是被消灭的对象。

“青海是一定要去的,我们去靖虏卫,焦东升估计还是肯放行的,若是连他都不肯,我们也只好硬打进去了。”思来想去,纳敏夫也只有这最后一条路可走。

靖虏卫就是后世的甘肃靖远县,宁夏、甘肃两大军镇之间是一片荒漠,所以长城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凹形,这个凹形的最底部就是靖虏卫。死于己巳之变的赵率教便是靖虏卫人,曾经担任靖虏参将。当年兰州兵变的时候,纳敏夫等人即从这里出塞,之前王进礼等人前往西宁,走的也是这条路。

焦东升是靖虏卫北侧永安堡的守备,甘州人氏,幼年时就与纳敏夫相识,十几岁的时候,纳敏夫在一次战斗中救过他的性命。因此在兰州兵变之后,焦东升一直对纳敏夫放水,贺兰部的人在他的辖境可以自由通行,此外,他也是走私贸易的大户。

纳敏夫没想到的是,与此同时,另一支军队也在向靖虏卫迅速挺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