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9章 榆林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9章 榆林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9章 榆林

“真让王瑾说着了,贺疯子果然出来了!”王文耀颇为激动地说,“明明野战打不过我们,还偏要出战,这是什么道理?”

李自成解释道:“贺人龙这个人一贯自大,既然看破了我们的计策,自然不会只想着守城,而是会设法反败为胜。只是我没想到,那些进城做内应的人真的会叛变,我们还是特意挑出和城内军官有仇的人。”

王瑾说:“仇恨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最靠得住的还是利益,许多人不是恨军官有特权,而是恨自己不是军官。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平时被军官欺压的那些事也就不算事了。”

李自成的计划是从明军降兵中挑出一部分人,潜入城中作为内应,此时已经有一些俞冲霄部下的溃兵逃到了榆林,让这些内应跟着溃兵混进去不成问题。但王瑾认为,这些人进了城之后一定会有不少叛变,这样的计策对付不了贺人龙。他多留了一手,俘虏是一百人一队关押的,分为二十队,各队的俘虏不许见面,派入城内的内应也分为二十队,不同队的内应就算是在城内遇见了,也不知道对方是被俘之后被放回来的还是在部队溃散时自己跑回来的。这样就算有人叛变,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果然,内应们进城不久,贺人龙便带着兵马出城了,埋伏在城外的卧羊峪。榆林城关防严密,许进不许出,那些没有叛变的内应没法和闯军联络,叛变的内应则传出消息,约闯军在五月十三日晚上举火为号,从南侧的镇远门以及东侧的威宁门、振武门入城。这三座城门都设有瓮城和千斤闸,闯军一入城,千斤闸落下,那就真成瓮中捉鳖了。这时贺人龙再从背后夹击,如果是白天,闯军尚可整军再战,可黑暗中是没有办法灵活应变的,遭到这样的打击,必然全军溃散。

但是贺人龙的计谋被识破,情况就又不一样了。闯军没有在贺人龙部出城时截击他们,而是等他们进入卧羊峪之后,刘宗敏便带着马世耀、马重僖两队人马堵住了峪口,李自成和王瑾则带着刘芳亮、李过、辛思忠、刘汝魁、谢君友五队攻击榆林城。

榆林城的城墙极为坚固,火器、弹药都十分充足。城内除了现役的营兵军官之外,还有大量没有实际工作,只挂个闲职的军官以及年纪较大的致仕军官,后备兵员也足。现在他们在自己家门口打仗,动员能力高得吓人,一支一两百人的小部队的指挥官说不定就是副将、参将,士兵也多少有些参战经验。还有一些年纪较大或者有轻度伤残的老兵,纵然不能出城野战,在守城时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军官们肯定不能舍了自己的家业和世袭官职去当流寇,一定要和闯军拼个你死我活。就算是普通士兵,即便听说过闯军的名声,他们现在还没到彻底活不下去的地步,也不可能愿意把一支敌对的军队放进自己的家乡,把全家性命寄托在闯军的人品上,恶战无法避免。

以闯军现在的实力,强攻这样的坚城不可能得手。火药炸城的办法也没法用,那是对付自学成才的文官们才能用的招。榆林城中有大量经验丰富的军官,可以通过用盛水的碗观察地面的振动察觉到闯军在哪里挖掘地道,然后从城内挖掘地道反制,灌水浸泡火药。

面对这种情况,就算是闯军将领,也有不少心生退意,觉得只要能歼灭贺人龙部就很好了,这榆林城不打也罢。毕竟能接连干掉俞冲霄、贺人龙两支部队,已经是不亚于歼灭曹文诏的大捷,就连王瑾也同样有这种想法,只不过不说而已。

然而,李自成却坚持要打榆林,至少也得试一下,总不能直接被吓得放弃。

很难说李自成这种脾气是好还是不好,反正打赢了就是英明果敢,打输了就是草率冒进。

就算闯军主力不逼近城下,榆林守军也能发现贺人龙被困。榆林城的兵马不少,但是被左光先带走了六千人,俞冲霄带走的五千人只跑回来一千多,贺人龙又带走了三千人,现在城内的士兵已经以卫所兵为主了。虽然榆林的卫所兵比内地的要强不少,但毕竟照正规营兵差得远,守城没什么问题,出城野战救贺人龙那是绝不可能的。

此时的榆林城内将领很多,为首的是闯军在辽州之战时的老对手尤世禄,还有王定、侯世禄、侯拱极、王世钦、王世国、惠显、刘廷杰、王学书、李昌龄、尤翟文、杨明、张发、王永祚、尤人龙等人,都是久经沙场的悍将。这些人的祖先大多是跟着徐达、傅友德、冯胜等人征讨元军的开国将校,在榆林世代戍边,家族庞大,家产丰厚,家丁众多,势力非同小可。但也是这些人,在另一时空的七年后闯军攻打榆林时,为了对抗闯军,竟然勾结三百年来的世仇河套蒙古,试图放他们进入边墙。可以说,这帮人就是失败版的吴三桂。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的失败倒有些可惜。毕竟河套蒙古就算真的被他们放进边墙,也只能增加闯军攻取榆林的难度而已,最终的结果是不会改变的。李自成若是在榆林吃了这个亏,说不定在五个月后就不会那么相信吴三桂的人品。

这些高级将领即便没有职务,也依然豢养了不少家丁,战斗力不容小觑。不过其中有一个异类,那就是李卑。

在另一时空,李卑两年前就该病故了,但是本时空辽州的失败导致他丢官罢职,回家养老,身体状态反倒改善了不少,现在还活得很结实。

李卑的军纪非常严格,这就意味着,他必须得花更多的钱保障士兵的待遇。要么让士兵抢劫,要么发军饷,两头必须至少占一项,否则就等着兵变吧。既然他军饷给得高,自然就没多少钱去养家丁。他是从下级军官干上来的,家产也没有多少。丢官之后,李卑能维持的家丁队伍只有十几个人,仅够看家护院,所以在高级将领众多的榆林,他也基本上没什么发言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