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4章 黑水峪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4章 黑水峪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4章 黑水峪

“其实也没什么,到了夔州府城以东,谭家的势力就很有限了,在江上他们算一号人物,上了岸狗屁不是。打不过我们,自然就得和了。谭老大虽然狡猾凶暴,倒也是条汉子,言而有信,并非卑鄙小人,不过他那两个兄弟可不大靠得住。过些时日我回茅麓山大寨,你留在这里和他们交涉,得多加些小心才是。”

赵胜与刘体纯返回了聚义厅,刘体统和蒋锁迎了上来,刘体纯介绍道:“这两位都是我的兄弟,体统你以前见过,这是蒋锁,我内人的师弟,英吾的老婆是他堂姐。”

“我记得这小兄弟,当初是给王瑾当亲兵。”赵胜拍了拍他的肩膀。蒋锁虽然对刘体纯的这番介绍感到很不是滋味,但还是笑着和赵胜见礼。

刘体纯和盛小霞在两年前就已经成婚了,蒋锁心中的滋味自不待言。其实他早就有过预感,闯军是个将星如云,年轻未婚女子又极其稀少的地方。本来师姐就总拿自己当小孩看,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想赢得师姐芳心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师姐喜欢的是那种成熟稳重有气概的男人,这几条他一样也不占。

年初分兵时,原本王瑾和他谈过,希望他留在河南,划归袁宗第麾下。但蒋锁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跟着刘体纯一起去夔东。虽然已经不指望能和师姐有什么故事,但还是希望尽量离她近一些。

不过,就连这个目标也很难实现。

“黄草坪的管队跟着汉举一起走了,水筒梁的管队刚刚病故,我现在手上也缺人,体统和蒋锁你们一人分一个怎么样?”赵胜都这么说了,谁还能说不行,最后决定刘体统去水筒梁,蒋锁去黄草坪。

河南的山寨生存压力很大,流民太多,粮食太少,当寨子里的人口多到一定程度,就必须下山攻打坞堡甚至县城抢粮。仗打得多了,就一定会招来官军主力,官军主力来了,就一定会让兄弟们死伤惨重。于是粮食压力又轻了,如此循环往复。

王瑾对此没有任何办法,训练水平和装备水平都不如官军,还吃不饱饭,用什么计谋都是白扯。在局部可以利用官军的失误占一点便宜,但总体来说伤亡一定是远远大于官军的,这是个数学问题,不是靠谋略就能解决的。尤其是卢象升当了五省总理之后,河南直接受他管辖,玩谋略闯军也玩不过人家。

夔东则不同,官府的力量非常薄弱,山中到处是流民建立的小村寨,小的只有几户,大的也不过百余户。闯军来到这里,如同鱼入大海,以惊人的速度收编流民,建立山寨。

除了偶尔剿匪之外,夔东闯军基本上不打仗,平时最主要的工作是干农活,农闲训练,再有就是和三谭合作贩运货物。

蒋锁上任还没多久,便接到消息:王瑾来了。王瑾要各寨管队立刻前往茶园坪,有紧急的事情通知。

蒋锁倒没紧张,只觉得高兴,去茶园坪就又能见到师姐了,但不少人都感到此事非同寻常,王瑾是不喜欢开会的,除非碰上他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否则一般不与人商量,就算商量也喜欢开小会,轻易不会把所有中层头领也都召集起来。上次他路过夔东,只是见了赵胜一面,就和袁宗第一起北上了,这次王瑾突然召集大家,恐怕不会是好事。

蒋锁赶到茶园坪时,也意识到局面的紧张了,茶园坪变成了一座巨大的难民营,到处都是窝棚。刘体纯的部下正在紧急盖房,此外这些新来的人中还有许多轻伤员。看样子他们是长途跋涉而来,所以重伤员根本挺不下来。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是主力打了败仗逃到这里了,但是这些逃难来的人中没有一个熟面孔。蒋锁等人急忙赶往聚义厅见王瑾,此时离得较远的赵胜等人还没到,但大宁、大昌、建始、巫山、巴东五县的主要头领基本上都来了。

王瑾是和张能一起来的,他果然没带来好消息,而且是天大的坏消息。

大约在潼关之战的同时,卢象升移兵豫西,闯王高迎祥抵挡不住,在刘国能、拓养坤的接应之下进兵陕南。当时洪承畴认为榆林这边有左光先、曹变蛟、俞冲霄、贺人龙四镇兵马,绝不可能出事,于是与孙传庭一起向陕南集中兵力,卢、洪、孙三面合围,全力围剿高营。

为了避免与洪承畴的主力正面决战,高迎祥与刘国能、拓养坤分头突围,高营主力由子午谷北攻西安,希望将洪承畴调动起来。然而,由于终于换了一个能挑大梁的陕西巡抚,洪承畴不必时时亲自救火了。他没有回救西安,而是在南侧截断高营的退路,孙传庭则在北线督率孙守法、张全昌等部进行堵截。

高迎祥且战且走,试图经盩厔县由黑水峪返回陕南,可是黑水峪的南端已经被洪承畴堵住了。鏖战四日,高营绝粮,孙守法率部突击,阵斩高营大将一斗谷黄龙,高营溃败。高迎祥将自己的卫队交给总管刘哲去保护老营,早已被洪承畴暗中收买的高营部将乾公鸡张二趁机发难,擒住高迎祥,献入孙传庭营中。

中军既溃,左右两翼的高迎恩和刘哲无法互相联络,只得各自翻山突围。高迎恩率部望西而去,不知所踪,刘哲泽向东南逃跑,一路收拢败兵,在石泉县一带渡过汉水,前往大巴山投奔张能。

由陕北南下的王瑾此时正在张能的山寨中,他早就知道高营会在陕南遭遇失败,可是他也没有办法。论打仗,高迎祥比他厉害得多,就算王瑾多管闲事去帮高营出谋划策,他也提不出更好的方案。这场失败的根本问题在于官军太多,高营的粮食太少。王瑾之前已经尽可能地加强高营的力量了,即便如此,连高闯王也只是给官军造成更大的伤亡,并没有翻盘。那么如果换成王瑾指挥,只能败得更惨。

刘哲带来的残败队伍连同老营家眷足有上万人,大巴山的寨子容不下这么多人,王瑾让刘哲留下一批身体不太好的人,带着其余八千多人,跟着他和张能一起来到夔东。这里山高林密,足可藏身,就算官府发现有流寇逃进了这片大山,也得出动几万人才能进山围剿,这对于此时的明军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