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9章 定军山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9章 定军山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9章 定军山

神奇的是,这条路上什么都没有。

沿着这条崎岖难行的小路,官军艰难地前进,前不久才刚刚下过雨,道路泥泞不堪。更要命的是,官军还不断遭到小股闯军的袭击,谢君友、马重僖两队人马更是阴魂不散地跟在后面。

祖大弼知道这里面肯定有阴谋,可他向来以勇武而非谋略见长,还真说不出这里面到底能有什么阴谋,只能带着部队尽力向前。

这条道路曲折迂回,先是大致向东,接着又折而向北,三天之内,官军被闯军驱赶着前进了二百里。祖大弼已经变得有些气急败坏,若是平野对决,闯军就算有两三倍的兵力也未必是他们的敌手,可是这一次他们贪功冒进,追着七营联军钻进了这样狭窄的山地,就成了困于笼中的老鹰,根本没机会和敌人正面对战。

三天的路程跑下来,官军已经变得疲惫不堪,幸好在这样的地方,闯军也没法展开大规模的进攻。转过一个弯,前面出现了一座庙宇,庙门上写着三个大字:“武侯墓”。

参将费邑宰说:“看来这里便是定军山了,便是当年老黄忠阵斩夏侯渊的地方。”此言一出,他自己也觉得不吉利。祖大弼倒不在意:“今晚就停在这儿休息吧,连夜搭浮桥,明日一早渡江。”

定军山北邻汉江,东为漾家河。武侯墓夹在定军山和汉江之间,与沔县县城隔江相望。赵光远和孙守法的队伍还驻扎在沔县城内,并无动静,看见祖大弼部在扎浮桥,他们都没出来接一下。

可很快,祖大弼就发现不仅仅是没人来接的问题了,沔县县城乱起来了。

“马如青!你干什么!”孙守法豁然而起,却觉得眼冒金星,天旋地转。马如青向孙守法拱了拱手:“参戎,这些日子你待我们不错,这样对你,实在是不仗义,可我们当初投降时说好了,不打高营。洪承畴明知道中斗星在这里,还非要逼我们来,是官府不讲规矩在先。我们跟着你打中斗星是不义,杀了你也是不义,思来想去,也只好出此下策了。有千般万般的不是,都算我的,下次要是再落在参戎手里,要杀要剐都无怨言。”

孙守法晃了两下,栽倒在地,他部下的军官都和他一样吃了蒙汗药,横七竖八倒了一地,马如青、陈经、黄晋明、王步云、张雄等之前在黑水峪之战中从高营投降过来的军官们带着高营出身的三千弟兄反出孙守法的营寨,直扑赵光远部的营地。

赵光远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以为是流寇夜袭,立刻拔营遁逃。高营众人觉得孙守法还是仗义的,没动他的兵马和物资,对赵光远就不客气了。赵部全部辎重皆被缴获,没来得及逃走的一千多人也都被裹挟了。

陈经带着二百名士兵赶到汉江边,对着正在搭建浮桥的祖部兵马开火。隔得远了,没造成什么伤亡,但是这浮桥显然也不可能再搭了。紧接着,高一功、白鸠鹤两队闯军便乘着木牌水陆并进,沿汉江而下。

第二天天亮时,沔县城内已经没有官军了,孙守法和赵光远两部都逃得一干二净。这些重归农民军队伍的高营弟兄和孙守法共事了这段时间,也有些同袍之情,并不愿意对他们下死手。高一功和白鸠鹤也表示理解,人有见面之情,高营降兵叛离官军有迫不得已之处,但总归还是反叛,而且对不起他们的是洪承畴,而不是孙守法,在这种时候杀了孙守法太不仗义。就算将来要杀他,也要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地打死他。

被困在定军山上的祖大弼部成为了孤军,现在他手下已经只有三千多人了,除了之前在铁锁关的战斗中被打死的以及一路逃散、被俘的之外,昨天撤上山时,又有几百宁夏兵直接倒戈投奔闯军了。

祖大弼和费邑宰、祖杰、王泽鸿等为首的将官在阵地上来回巡视,以稳定军心。真没想到,这支和八旗兵多少次浴血拼杀都活了下来,甚至砍过不少辫首的军队,竟然在陕西的山沟沟里翻了船。

最近的援兵还在巩昌府境内,离这里尚有三百里路程,不等他们走到,定军山上的粮食就要吃没了。经过了连续三天的急行军,刚有和友军会合的希望,又迅速破灭,全军的士气十分低迷,士兵的体力大量消耗,武器装备也丢弃了许多。在铁锁关的时候,尚有拼死一战的可能,但现在是几乎全无还手之力了。

作为资深老军阀,祖大弼知道,当打仗已经没指望的时候,就得靠潜规则来解决问题了。

很快,官军代表祖杰和闯军代表郭君镇就在武侯墓的一间厢房内会面了。

“我记得你,大凌河之战的时候,我们见过。”祖杰说道。郭君镇说:“没错,撤退的时候,我的马死了,又和自己的兄弟失散,是和你共乘一骑回来的。”

有了这样的基础,很多事情就好谈了,很显然,闯军会派这样一个人来,就是在表达善意。祖杰说:“咱们都是当兵吃粮的,上命所差,盖不由己,背井离乡到陕西来和你们打仗,也非我们所愿。现下到了这一步,贵军已然大获全胜了,我们自知也没什么讨价还价的筹码,只盼贵军念着昔日尚有些并肩作战的情分,看在王总制面上,放我们一条生路。”毕竟祖家兄弟也不是傻子,这些年王瑾、辛思忠等人在内地都颇有声名,他们也猜出大凌河之战时是怎么回事了。

郭君镇列出了闯军的条款,允许军官带着亲兵离开,也可以带走防身兵器和个人财物,军官可以保留马匹,高级将领可以保留铠甲,普通的家丁、营兵以及全军的辎重都要留下。毕竟这些官军还没有被俘,给他们的条件可以高一些。

祖杰极力想争取更有利的条款,但是郭君镇的谈判技巧也不知道是和谁学的,又臭又硬,上来就直接亮底牌,然后分毫不让。

但他也确实有资格这样做,如果官军真的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祖大弼这种狂傲不可一世之人又怎会选择和谈。

“祖二疯子算是彻底完了,就算我们不要他的命,闹了这么一出,他也是个废将了。”李自成说道。崇祯皇帝一般不太能容忍属下的错误,贺人龙能两次遭到歼灭性的打击还重建队伍,是因为他直接对洪承畴负责,使用陕西的地方经费,而户部的经费乃至崇祯的内帑不会给祖大弼纠正错误的机会。返回辽西之后,他还能指挥祖大寿的家丁,但是不会再单独成镇了。

郭汝磐拱手道:“这一次我们栽了大跟头,全蒙闯将搭救。大恩不言谢,我们绿林中人,也不必废话。千陇山之时,各家掌盘商量统一指挥之事没个结果,现在这仗打完,大家也看出来了,我们要是互相不配合,那就是一盘散沙,让官军一冲就垮。要说这对天下大事的了解,我们之中没有谁比得上闯将,既然公推闯将做了总掌盘,我们不如让闯将出个主意,看看接下来我们大伙该往何处去。”

郭汝磐这番话说得毫不谄媚,还是符合他与李自成平起平坐的身份,但是意思再明显不过。经过了这一战的血的教训,该明白统一指挥对联军的重要性了。

七家掌盘中,郭汝磐、焦得名与李自成交好,杨秀头、王友进都是不沾泥四队出身,与李自成有交情但是一般,杨光甫是千陇会师时才初次和闯营打交道,高迎恩和李自成不大合得来,李茂春更是闯营的叛徒。但是不管是否愿意接受李自成的指挥,他们刚刚让官军打得满地找牙,李自成又用几天的工夫就剿灭了官军,面对这样一个局面,再硬犟可就有点不要脸了。

何况他们在逃跑路上丢了太多辎重,官军的物资又都落到了闯营手里,不和闯军联营的话,都不知道明天吃什么。

杨光甫说:“我是个老粗,从陕北跑到这陕南来,连路都不认得,自是得听闯将的高见。”他的身份最中立,因此说话也最有份量。

李自成说:“高见是没有的,不过,四川的情况我倒了解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