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0章 袁继咸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0章 袁继咸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0章 袁继咸

杨嗣昌觉得,自己的人生差不多要到达巅峰了。

得知官军到来的消息,湘阴县的闯贼顿时仓皇逃回长沙,活阎王也解了沅江县之围,随后放弃益阳县南撤。

至于沅江知县报告的,闯贼并未强攻县城,只是在乡下拷掠士绅,还不拦截求救的塘马的情况,被他选择性地忽略了。

杨嗣昌与罗安邦、杨世忠、陈上才所部官军会合于乔口之后,沿湘江南下,一举收复了长沙。西线战场上,偏沅巡抚陈睿谟报告说收复了宝庆,贼将李定国、张虎山缩回了武冈城内,那里有岷王刚刚修好的城墙,城内粮食充足,百姓深恨朱氏,不易攻取。

陈睿谟曾经派人去寻找岷藩的宗室,希望他们配合官军反攻,没想到岷藩宗室中很多都已经改名换姓,混在了本地农民之中,谁也不承认自己的身份。他们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大明朝都这个样子了,当个农民可比当个宗室安全多了。

新化、安化、宁乡、湘潭、湘乡、醴陵这些县城也都很容易地收复了,流寇甚至没有在撤退的时候进行破坏,这让官军更加觉得流寇根本不会打仗。

但官军中也不都是废物,有一个人看出了王瑾的部分意图。

作为罗、杨、陈三部监军的湖广参议袁继咸提出,官军的军纪太坏了,虽然他们都是湖广人,在本省还不至于太过祸害,但强占民房、抢夺财物的事情层出不穷。袁继咸在长沙打探过了,闯贼进城的时候,也有不少抢劫事件发生,甚至闹出了人命,但是闯贼以督战队巡城,督战队皆是老本劲兵,关西大汉,红巾裹头,手执鬼头大刀,捉住擅入民宅的即拖出就地正法。入城第二天,街道上便恢复了秩序,贼人派出老翁、妇女持钱上街采买酒食菜蔬,又在街头摆设摊位,售卖食盐,诱使商户开业、百姓上街。虽然经济秩序因为战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是有吉王府中抄检出的钱粮布帛作为后盾,闯贼稳住了长沙的局面。

其实闯军也不是真秋毫无犯,只不过没人吃饱了撑的在王瑾眼皮子底下惹事。至于王瑾看不到的地方,老百姓有家里菜窖被掏了的,有鸡鸭被偷了的,还有被抓去干活的。这些事情老百姓都已经习以为常,所以根本没人觉得这是需要强调的特殊情况。

现在官军入城了,城外的百姓皆不敢入城售卖粮食菜蔬,由南方来的广东盐也断了来路。官军因为进兵速度太快,补给线拉得比较长,吃饭困难,一入城就搜刮民间食物,今年湖广大饥,长沙纵是省城,又能有多少存粮,顿时民怨鼎沸。闯贼放粮,官军却抢粮,如此一来,大明朝的威严岂不荡然无存。

袁继咸向杨嗣昌指出,闯贼的用心十分歹毒,意在瓦解大明朝的民心,不是为了粮食酒肉、金钱美女,恐怕将有更大的图谋。

军事上袁继咸的水平只能算不拖后腿,但是在政治问题上,他的认识还是清醒的。他虽然看不出闯贼到底会不会打仗,却能看得出闯贼与一般的流贼绝不相同,他们在争夺一些在寻常贼寇看来无关紧要的东西。高迎祥宁肯付出巨大的伤亡,也要和本来不会与他们冲突的清军打一仗,活阎王又这样收买人心,他们所要争夺的,甚至不是此时一般流寇还无法问津的地盘,而是大义名分。

袁继咸是个忠臣,他爱大明朝,他怕大明朝完了,正因为他足够忠诚,所以他不会蒙起眼睛当鸵鸟,而是会正视大明朝会完这个现实。他明白天下没有不灭之王朝,但是他觉得大明朝还可以抢救一下。他力劝杨嗣昌要严肃军纪,与闯贼争夺民心,否则的话,其祸患将远远大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还有一句话,他没敢明说,如果说官军不能抗清,而闯贼抗了,官军不能保民,而闯贼保了,那么天下大义归属于谁呢?太祖皇帝以驱逐鞑虏、重开太平之功而君临天下,假如这两个大义名分被别人抢去了,大明朝的合法性该怎么办?

能看到这一点的人不多,而他们做出的选择也各不相同。有的人认为这关我屁事,有的人觉得既然如此,就该给大明朝办白事了,而袁继咸这样的人,看到了这样的趋势,便决定尽力阻止这件事发生。

可是,杨嗣昌比袁继咸更懂军队。严肃军纪必须在保证补给的前提下进行,否则的话,后果就是兵变。闯贼有吉王府和本地士绅的家产做后盾来保障军纪,官军的军纪保障则是湘江上的粮船。然而,方孔炤这厮却推脱什么湖北亦有饥荒,迟迟不肯狠刮地皮。在湖北刮地皮,至多不过饿死几个百姓而已,湖南的军粮没有保障,却要妨害剿寇大计,这么简单的道理,他方孔炤难道分不清吗?

杨嗣昌是个聪明人,但是他聪明过头了,他把细枝末节搞得很清楚,但是成功地做到了把根本性的问题全部弄错了。明朝与清朝和农民军哪一方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民生与流寇问题之间的联系、阵地战和运动战之间的辩证关系等等,他就没有一个搞明白的,不过这也正常,他要是都搞得明白,他就成了伟大的地主阶级革命家了。

在这方面,杨嗣昌可比袁继咸差得远。至少袁继咸能在保障军需时知道别把老百姓往死里逼,在另一时空甲申年时一片“联虏平寇”的声浪中,能坚持劝弘光皇帝亲征淮上。在具体问题上能力不突出,可是在大关节上没糊涂过。

然而,杨嗣昌在朝堂政治方面远比袁继咸要高明,所以他知道,现在没有任何任务比剿灭湖南闯贼更重要。他刚一上任就把惠王给丢了,必须用不断的军事胜利才能挽回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形象。收复长沙和宝庆只是一个开始,但远远不够,必须要把衡州、永州、郴州、武冈四城全都拿下,真正重创闯贼的主力部队才行。而且只能快,不能慢。

如果按照袁继咸所说的,先安民,等待后方的粮食送上来再进兵,在全国政治大局以及战略战术上或许都更有利,但对于杨嗣昌的个人前途来说,对于皇帝的心情来说,都大大不利。

于是,官军攻打衡州的计划就这样出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