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4章 衡州之围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24章 衡州之围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24章 衡州之围

因为知道湖南有流寇主力的存在,杨嗣昌不敢分散兵力,像另一时空那样几百明军镇压一个县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湖南各地的农民运动依然如火如荼。

农夫、奴仆们闯入高门大户,逼迫他们开仓赈灾,烧毁奴仆身契。佃户与地主重定契约,将一成收入上缴闯军,四成收入缴给地主。至于那些过去贫富矛盾激烈的地方,那就频频闹出人命了。农民军聚众攻打地主大院,地主的乡勇团练也奋起还击,双方连火铳土炮都用上了。平素在土地、水源方面有矛盾的村落宗族之间互相械斗,有的人想在自己的家族内部夺取权力,打得昏天黑地。

局面非常混乱,王瑾也不满意这样的混乱,但这不是他现在能解决的问题。三百年后的湖南农民运动领袖里尚且有百分之十五的不良分子,王瑾发动的农民运动还能有多先进?何况如此规模的农民运动,又怎是区区一个王瑾发动得起来的,正是大明的官绅自己配合天灾发动起来的。

这一路走来,王瑾从来不敢保证自己杀掉的每一个人都是罪有应得。但是王瑾很确信,如果不这么做,会导致更大的灾难。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和孙传庭其实是一路人,只不过他们所坚信的道路不同,代表的阶层不同。

王瑾不想滥杀地主,但如果遇到他认为无可避免的情况,他也能容忍;孙传庭主观上也并不想滥杀农民,至少现在还是如此,但如果遇到他认为无可避免的情况,他也能容忍。

至于最后谁能胜利,那就得用刀枪铳炮来判定了。

王瑾率领的湖南闯军主力从常宁县方向靠近衡州,杨嗣昌吸取了刘承胤的教训,将其麾下的八千明军全部集中于衡州城下。令杨嗣昌为难的是,这里是水路的十字路口,蒸水在衡州城以北从西汇入湘江,稍北的地方,耒水又从东侧汇入湘江。在靠西一点的地方,蒸水的南北两侧又各有一条支流。

如果杨嗣昌将兵力分开驻扎,那么遭到王瑾的突袭几乎是必然的结果。他的兵力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一旦被河流分割开来,很容易被各个击破。用浮桥连接也不保靠,浮桥会成为军队最大的弱点,而且闯军在南,明军在北,闯军可以很容易地顺风顺水用火攻船攻击浮桥。

杨嗣昌不像王瑾那样熟悉罗柏·史塔克和詹姆·兰尼斯特,不过这个道理他是想得明白的,他将兵力集中在了蒸水以南、湘江以西的区域,而对于衡州城的东面和北面只以游骑控制。杨嗣昌并不怕城内的闯军突围,那样他正好可以“收复”衡州,至于闯贼跑到乡下吃大户,那是无所谓的,大明朝哪里没有这样的事,皇上不会在意。

如此一来,明军营地就成了一只无从下口的刺猬。杨嗣昌试探性地出击了一次,确认自己对面的敌人的确是活阎王的主力之后,就立刻退回营地。任凭王瑾怎么挑衅,他们就是不出来。

这样简单的办法,让王瑾的所有谋划都无从施展。不过这也有好处,闯军的船只可以不断顺着湘江冲入衡州,为城内提供补给。可是闯军不能这样拖延下去,如果在衡州城下耽搁太多时间,广东兵就会攻下临武、蓝山,陈睿谟和龙在田会师之后,也会再进攻武冈。关宁军不知何时就会赶到,还有广西方面,三千人绝不是他们出兵的极限,很可能再派军队来。

倘若这么多官军云集湘南,王瑾这五千军队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抵挡不了。假如王瑾想的话,现在他可以轻易地发动数万人,可是这意义不大,他没有时间和财力去训练他们。要是打两广兵和偏沅兵,这些民兵还能起到作用,等到关宁兵来了,三千人就能轻易打散他们三万人,所以,还是让他们继续在乡下打土豪、占山为王吧。

王瑾虽然在外围战斗中挫败过几次官军,但是杨嗣昌的主力不出动,他还是不能解衡州之围。明军的兵力占优势,正面对战的话闯军是没有胜算的,只能指望明军像刘承胤那样犯错误。既然杨嗣昌不犯错,王瑾只能暂时放弃与他决战,先对付广东兵。

但是来衡州并不是没有意义的,让衡州人看到闯军在周边活动,不断袭击明军,对于坚定守城信心非常有必要。因为担心明军的屠杀报复,城内的人心还是比较齐的,城内的粮食也算充足。

田虎从一个最底层的小军官一路拼杀到一城主将,在军事方面是全能的,孟长庚、吉庆玉、孙可望也都久经考验,不用担心他们犯什么低级错误。城内的闯军从难民中补充了一些兵员之后,现在有两千人的兵力,在城防战中,一比四的兵力已经够用了,明军用强攻方式是很难破城的。

王瑾指挥的闯军主力,也从常宁、耒阳、祁阳的田兵中补充了两千兵员。由刘弘才、郝尚久率领两千人伪装主力,继续在衡州附近活动,牵制官军,向城内输送补给,原本在常宁县活动的丁可泽和胡楚一加入闯军主力充任老管队。湖南本地的矿民、农民、奴仆领袖们,经过这段时间的战争考验,也逐渐成为了合格的指挥官,让他们独立作战尚困难,但是在王瑾的部下指挥几百人的队伍已经很熟练了。

广东明军李相部在占领宜章县后,并没有立刻越过骑田岭进攻起义的发源地临武县,而是选择北攻郴州。毕竟郴州是一座直隶州的州城,明军在这里能获得更多的缴获、更大的战功。相比之下,临武只是个小县城,又多山,又有大量的矿工集中,明军不愿意触这个霉头。

守卫郴州的是闯军刘文煌部,王瑾事先要他自己判断,守城亦可,不守城亦可。刘文煌认为,郴州是闯军在湘南拿下的第一座重要城市,虽然闯军一直不入城,但因为经营时间太长,已经和入城无异。他们在城内的手工作坊定造各种装备,和城内有广泛的贸易联系,在城内临时主持政务的判官审案时,都要闯军的代表在座监督。本地的民心已经归附了,都害怕外来客军杀掠。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为了区区两千明军就放弃郴州,那会损害闯军的威信。刘文煌聚拢了大约一千人的兵力,坚守郴州城。

清晨天光微亮,王瑾带着兵马出发了。五千人的队伍怎么也安静不了,不时还有交头接耳的声音。毕竟这些士兵中有太多在湖南入伍的新人,纪律问题还需要长期的约束。

王瑾嘱咐刘弘才和郝尚久:“要是杨嗣昌的主力出动,赶快跑就是了,化龙他们扛得住。”化龙是田虎的字,这个名字在另一时空被当成了田见秀的别名。有传闻说,闯军将领“田化龙”入山隐居,九十多岁才去世,王瑾倒是希望这个人真的是田虎。

郴州在王瑾心中也是个不吉利的地方,这个地名很容易让人想起杜修经、范石生、胡少海、龚楚、王尔琢、袁崇全这些名字。先是湘南起义,然后打回郴州,前不久还打了黄洋界保卫战,眼看八月就快到了,王瑾觉得自己已经立了一连串的flag。

反正王瑾这辈子干的悬事已经够多了,也不差这一回。就算真败了又能如何?局面再坏,也坏不过十八骑入商洛山。哪怕他们真的失败了,又能如何?被杀的土豪劣绅再也活不过来了,已经享受过自由滋味的奴仆不会再甘心当牛做马了,他们给压迫者带来的恐惧,给新一代的反抗者带来的启迪,将永远留存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就算是在一群留着金钱鼠尾还以气节自诩的家伙所写的书中,他们传奇的人生也难以被掩盖。

死并不可怕,为何而死才是真正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