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32章 夷陵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32章 夷陵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32章 夷陵

重新整编后的闯军,攻打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夷陵。

这座紧邻夔东地区的州城早已被渗透得千疮百孔,打头阵的刘体纯根本不能算攻取这里,而是堂而皇之地进城接收衙署。

家住夷陵西门外的举人陈可新,正惶惧地等待着自己的命运。

从早上到傍晚,闯军兵马络绎不绝地从他家门前经过,虽然没人进来,但这种前途未卜的感觉更加吓人。倘若真有人冲进来把家宅洗劫一空,陈可新倒也安心了,毕竟一无所有的人是什么都不用怕的。

陈可新父母已故,尚未婚娶,家中除了他之外只有两个仆人。一个体虚多病的老管家,一个瘸了一条腿的少年帮佣,两个人把老弱病残给凑齐了。陈家有一些土地,租给亲族佃种,收入有限,陈可新刚刚中举不久,未得官职,没什么势力,自然也不富裕。

所以流寇要是真想抢劫的话,陈可新倒不害怕,人家冲进门来一看这院子,就知道不会有多少钱。他担心的是,自己的举人身份会不会引来流寇的重点关注,无论是拿他当官府的代表来报复还是逼他入伙,他都受不起。

直到太阳落山,才终于有人拍门,陈可新忙命仆人开门。反正他家这个破门又挡不住闯军,还不如老实点。来者一共三人,其中两个是士兵,为首的却是一个肤色黝黑的文士,此人四川口音,很是客气,进门称陈先生,请陈可新明日辰时到州衙看审案,而且还下了帖子。

陈可新当然是不敢不去的,恭恭敬敬地将这人送走了,他又让少年仆人上街看了看。街上没人杀人放火,但是闯兵在抓人,仆人也没敢走远,只看见一个乡绅和快班班头的小舅子被抓走了。陈可新略微放心,自己这个待遇还是不错的,至少估计项上人头不会有什么危险。

次日一早,卯正时分陈可新便到了州衙,其他受邀的人也和他差不多,都担心流寇会行军法,来个“点名不到即行斩首”。

没想到州衙门前只有两个闯兵守门,有州衙的小吏引导他们到大堂上的西首落座。西首摆了四排椅子,陈可新被安排坐在了第二排倒数第三个。

人一点点来齐了,陈可新和其他人一样,在研究闯军安排座位的规律。第一排全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者,有绅有民,还有个老和尚。第二排都是读书人,年轻的举人大多都跑了,除了陈可新之外只剩下一个,其余都是秀才。第三排则是其他县里有点名气的人,商贾居多,还有僧道、纤夫首领、佃户抗租时推选的代表、山中棚户的首领、奴仆互助组织的发起者等人。三排座位全都是以年齿排序。

很显然,这些人就是统治了中国基层两千多年的“乡贤”。其中最不法的一批人已经成了今天要审问的犯人,闯军又增加了农、工、商三个阶层说话的分量。要想在十七世纪的中国全面建立真正深入基层的政权,这显然是白日做梦,所以乡贤必然还要长期存在。被闯军折腾过这么一次之后,这些乡贤能保鲜一段时间,至于之后他们变得和之前的乡贤一样烂,那就不是李自成他们这一代人需要面对的问题了。虽然不打算长期占领夷陵,不过李自成决定先拿这里做个试验。

当然,必须留着乡贤不代表彻底倒向乡贤,所以还有东首那三排座位。快到辰初时分,坐在东边的人也陆续来了。前两排的人身穿布衣,打扮与一般的农夫佣工无异。第一排的人衣服,更干净,脸上杀气腾腾,好几个都是刀疤脸,吓得对面的一排老头不敢直视。第二排的人则相对年轻,很多人看起来从来没来过大堂,东张西望,但是又有些害怕第一排的人,不敢乱说乱动。第三排的人则身着道袍,头戴方巾,都是读书人模样。

第一排的是闯军的军官,第二排则是抽签抽来的普通士兵,第三排是闯军文书队的成员,还有一些是军医。现在夷陵是“军管”,所以让他们作为闯军的代表监督审案,等以后建立稳定的政权,会换成其他人。

有人给堂上众人上了茶,县衙门前聚了很多看热闹的老百姓,衙役还给每个年纪大的老人发了个板凳。

一个老书生低声问引导座位的小吏:“王书办,今日是哪位官长坐衙,当用何礼数?”王书办正想说这事,大声对所有人说:“一会儿审案的是奉天倡义营的刑律参谋邓先生。先生上堂时,老先生们坐着,其余人都起立作揖,出家人用自家礼数。先生还礼坐下,大家都落座。堂下听审的百姓,老人们坐着,年轻人站着,跟着作揖便是,不需跪拜。先生审完一个案子,问大家有无意见,有要说话的便举手示意,点到谁谁说。不许用老爷、大人等俗称,或称邓参谋,或称邓先生。”

如此审案倒是新鲜得很,堂上的人都很安静,堂下的百姓则议论纷纷。堂上的那些举人秀才见官不跪倒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这些寻常百姓居然不需要下跪,年纪大的人竟然还可以坐着,这可真是闻所未闻。

陈可新则想得更深一层,闯军竟然开始制定自己的礼仪规范了?一般的土匪草寇,都只会拙劣地模仿他们见过的官员,喜欢搞得越复杂越好,沐猴而冠的氛围颇浓。而闯军制定的这套仪程规范极为简单,却透露出对许多东西的否定和重建。

当这位“邓参谋”上堂时,陈可新更是震惊,此人居然是他参加荆州府试时相识的同科举人邓岩忠。

陈可新与邓岩忠颇为投缘,两人在八股经文上的造诣都一般,邓岩忠喜好刑律断案,陈可新则好读史书兵书。荆州被闯军攻破之后,邓岩忠全家都不知去向,陈可新还以为他们已经被杀,没想到居然在这里见到了。

邓岩忠就这么直接走出来了,也没让衙役喊堂威,行礼已毕,所有人各自落座,只是在门前听审的老百姓还是不由地主地习惯性地想跪下。惊堂木一拍,审案正式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