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33章 嘴和麻绳的差别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33章 嘴和麻绳的差别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33章 嘴和麻绳的差别

审案的过程对于闯军来说就很简单了,之前已经做过无数遍,但是由邓岩忠来做,效果又不一样了,论及对法律的熟悉以及判决的严谨周密,邓岩忠的水平是任何一个闯军将领都不能比的。

其实听审众人的意见没有多少意义,本地的士绅没有谁敢反驳邓岩忠,闯军的人又怎么会质疑自家的调查结果。再说就算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也只是意见而已,邓岩忠听得进去就是意见,要是听不进去就和放屁没区别。

一天的案子审下来,又杀了个人头滚滚,大堂上留下不少用刑拷问的血迹,看得一干乡绅心惊肉跳。闯军将领们则非常满意,读书人办的事就是不一样,不仅把该杀的人杀了,还杀得这么光明磊落理直气壮,条条罪名引经据典,各种规矩流程一概不少,非常正式,比之前王瑾搞的那套还要正规得多。虽然也饶过了一些人,但都是没有血债的小角色,杀不杀无关紧要。

邓岩忠本来也不愿意干这件事,当初在荆州,他全家差不多是被袁宗道强行绑到茅麓山的。但真的半推半就地做起这项工作之后,他又觉得痛快。他也曾幻想自己到哪做了一县之尊,像狄仁杰、包拯一样理冤狱、破悬案。然而现实是,他因为没有关系,虽然考中了举人,却迟迟不得授官,连个司狱、典史都没混上。

再一看闯军收集的这些黑材料,更是气不打一出来,凭什么我十年寒窗累得跟孙子似的都没个官做,这帮人个个本事不如我,还坏事做尽,却随便捐个监生就能做官?这种被人靠走后门挤占了出路导致的愤恨,一点也不比饥饿导致的求生欲逊色。

反正自己已经上了贼船,这审案的工作不干也得干,那不如趁此机会尽情宣泄一下。邓岩忠也是士绅中的一员,又熟悉刑律,不是书呆子,稍一调查就能确认这些黑材料肯定不是凭空捏造的。虽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这帮要审的人里确实没什么好东西。

大约申正时分,案子终于审完了。邓岩忠示意大家可以走了,众人纷纷起身,拱手而别。

只有陈可新留了下来,他知道,邓岩忠一定有话对他说。

陈可新被衙役带到了后堂,邓岩忠显然并没打算留他吃饭,桌上除了茶水之外什么都没有。两人对坐半晌,陈可新终于忍不住先开口说:“介之先生,为何……厕身闯营?”

邓岩忠笑了笑:“萧让如何上的梁山,我便是如何投的闯营。今日请温故叙话,是因为温故你也在闯营的名单上。”

陈可新吓了一大跳,在名单上的刚才不是都砍了吗?邓岩忠说:“不是那个名单,闯军另有一份名单,记载了湖广、四川两省不少读书人和江湖豪侠的姓名籍贯,闯营正在搜罗这些人。巧的是,你我都榜上有名。”

陈可新又吓了一大跳:“这……”邓岩忠知道他想的是什么:“温故不必紧张,绑我入伙这事,是闯王麾下的袁将军做的,闯王见了我之后,已批评过此事,说名单上的这些人不可强请。”

陈可新这才松了一口气,邓岩忠说:“所以,这不就改成派我来劝你了。”

一时间陈可新不知道该如何措辞。邓岩忠说:“我也只是奉命行事,此间也无人监视,温故不必这样心神不宁。目下闯营之中的读书人不少,但全都是生员、童生,举人只有我一人,温故若来,必得重用。”

“温故尚不知蜀中战局吧,闯军横扫全蜀,杀蜀王,破城上百,朝廷调集二十万大军,由洪亨九统兵入川,却还是没截住闯军。秦贞素何等名将,还没和闯王交战,便被刘总哨、田总务打退,只能据城自守。湖南战场上,王总制也闹得天翻地覆,连败官军,不过是闯营一将,却令楚赣闽粤桂黔滇七省官军无可奈何,已经杀败偏沅、江西、广西、广东四路官军,连关宁铁骑都不能取胜。如今闯王提兵二十万入楚,方抚台与八大王、曹操激战正酣,杨制台兵不满万,如何抵敌?……”

邓岩忠倒也不是故意吹牛,好些事情他是真的不太清楚。作为一个从未接触过军务的文人,他是很难分清十万人和二十万人的区别的,估计再传播一段时间,闯军的人数就要变成四十万了。

几句话劝一个举人投靠反贼当然是不可能的,邓岩忠也没指望这样就能成功,自己的嘴哪有袁宗道的麻绳好使。陈可新忧心忡忡地回家了,不想第二天一早,邓岩忠又亲自上门,请他去参观闯军。

形势比人强,邓岩忠现在是闯军的参谋,别说二十万闯军了,光是邓岩忠的马夫就能把陈可新打得跟cěi瓜一样。陈可新当然也就“欣然前往”了。

夷陵周边集结了闯军老营和八个果毅将军的兵马,营寨连绵,无边无沿。陈可新见识过湖广官军的水平,从闯军的部署可以看出,他们的确是比官军更有纪律性的军队,光是他们打下夷陵之后没有挨家挨户拍门强索财物,就比官军强得多了。闯军中人未必一定都有这样的纪律意识,但是在李自成眼皮底下肯定是都能遵纪守规。

天气已经转凉了,很多闯军都带上了他们标志性的白毡帽,还有不少人用羊肚手巾包头。虽然服装五花八门,甚至有很多直接把官军的号衣反穿,看起来着实混乱,但是这种忙碌又不混乱的状态却很有朝气。

邓岩忠带着陈可新去闯军的随营学堂看了看,听了两堂课,教课的是两个做过师爷的老头,一个讲的是钱粮,一个讲的是刑名,听课的人既有孩儿队里的少年,也有三四十岁、胡子一大把的军官。听得陈可新心惊肉跳,流寇学杀人是天经地义,流寇学收税断案又是为了什么?

邓岩忠又带陈可新看了看闯军的操练,陈可新只能看出队形挺整齐,别的就一概不懂了。闯军的士兵还是瘦弱了些,光是操演也没什么威慑力。转到一处空地上,只见一棵大树上钉着一个竹筐,两个中年汉子正带着一群少年把一个包了皮革的藤球往筐里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