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39章 东门行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39章 东门行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39章 东门行

羽凤麒选定了上下川岛作为交易地点,这里紧邻明朝的广海卫,理论上是应该定期有巡船过来检查的,但是实际上嘛……卫所军官都沾亲带故,羽凤麒在广海卫的关系可比熊文灿还硬,只要钱分到位,没有不能办的事。

威德尔船队被带到了上下川岛,陈奇策明确告诉他们,他们想要的居留权是不可能的,葡萄牙人能长期待在澳门是个意外,不可复制,不管贿赂谁都没用。要是谁说能办得了这事,那肯定是骗子。

在原本的历史上,广东总兵陈谦就这么骗了英国人几千两银子。但凡是个对明朝官场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么大的事岂是他区区一个总兵能做主的,就算是熊文灿也不敢揽这事,但这帮英国人又哪里分得清这些呢。

威德尔等人原本怀疑这些话是陈奇策、夸克等人为了独占贸易份额而编出来的,但是联想到自己在果阿和马六甲遭遇的不友善对待,以及葡萄牙人和明朝官府之间相较于英国人来说良好得多的关系,确实存在到了珠江口之后被葡萄牙人和明朝官府联合算计的可能。

而且抵达上下川岛之后,他们发现这里已经建立了仓库,囤积了大量的货物,倒好像是早就知道他们要来。不管怎么说,货物总没有问题,先把这些能让他们获得暴利的中国货吃下去总是没错的。真要是情况不对,这些中国人使用的只能在近海作战,没有重型火炮的小船也威胁不到他们,拔锚就跑便是了。

葡萄牙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本来英国人说好了要来澳门,但是过了马六甲之后他们就没了踪影。说不定是英国人撞上暗礁了,或者碰上海盗了,通通都死在海上了。但葡萄牙人还是觉得,凡事不能都往好处想。他们在广东也有自己的关系网,多方查找,终于发现英国人到上下川岛来了。

珠江口分布着无数岛屿暗礁,水文条件错综复杂,葡萄牙人虽然租借澳门上百年,可还是得靠本地的疍家渔民带路,才能在季风合适的时候将船开进澳门。反倒是上下川岛的水文条件相对简单,葡萄牙人的商船有时候碰上风向和洋流不对,没能成功进入澳门,也会在这里避风。不过明军一直像防贼一样防着他们,不让他们在上下川岛久留。

葡萄牙人一直有租借上下川岛的想法,但现在澳门保不保得住还不知道,自然没工夫去考虑这种虚无缥缈的事情。没想到,英国人居然直接跑到了这里,而且和明军相处这么融洽。

葡萄牙人反手就是一个举报,可是根本没人搭理他们。一直收受葡萄牙人贿赂的的广东总兵陈谦带兵去粤北了,两广总督熊文灿忙剿闯军务已经忙得焦头烂额,哪有时间管这事。葡萄牙人只好举报给巡海道郑觐光,说有明军在上下川岛私下和红毛人交易。一牵涉军队,郑觐光就头疼了,闯贼兵临省界,马上就要打大仗了,这个时候查军队走私,这不是找刺激吗。

这年头出没在广东沿海的西洋人着实不少,有的是海商,有的是海盗,不过也没什么差别,是海商还是海盗取决于碰上的对手能不能打得过,就和大明的渔民经常又做生意又抢劫一样。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只要这些什么英国人不上岸抢劫,就先得过且过吧。于是,这件事就被搁置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裤子,官场上没什么真正的秘密,羽凤麒很快也知道葡萄牙人举报的这件事了。葡萄牙人弄不清和英国人做生意的明军是谁,但羽凤麒也感觉到了危险,催着英国人快走。

下川岛上临时搭建的会客厅里,坐着贸易双方的首脑人员。英国人这边,除了船长威德尔之外,还有考亭联合会的代表纳撒尼尔·蒙特尼、约翰·蒙特尼兄弟,随船记录航海日志的学者皮特·芒迪、翻译托马斯·鲁滨逊。

夸克很自觉地坐到了中国这边,除了陈奇策之外,还有其他几位。

高举,广州的老资格洋商,这次备货就是他负责办的。羽凤麒、郭瑶这些人毕竟都是军官,很多事情既不懂也不方便出面,所以就找了这么个代理人。

王兴,广海卫北侧恩平县那乾峒的寨主。他本名萧嘉音,自幼好勇尚气,武功惊人,十三岁便因为杀人而改名换姓上山落草,已经混迹绿林道十年了。虽然是砍人砍上来的老大,但他做事精细,足智多谋,因此得了“绣花针”的绰号。此人很有商业头脑,恩平、新宁一带的走私生意以他为首。

刘保,广州的奴仆组织“社兵”的首领,与湖广的汤志,南直隶的汪国华、黄文鼎相类。各地的士绅都差不多一个德行,所以奴仆的待遇也差不太多。不过广东地处海滨,所以奴仆们的互助组织的生存方式也与内地不同,各家走私大鳄的马仔,有很多都是社兵的成员充任的,刘保本人也是个走私商。

当然也少不了余庆,英国人要来的消息就是他提供给羽凤麒的,只可惜湖广、四川的战事影响了大黄的贸易线,今年运到的大黄并不多,已经都让黄顺隆那边的客户吃下了。

最后是羽凤麒手下的一个千总李伯高,一直是他负责和余庆对接,这么大的事情,当然得有个自己人监督才放心。此外还有一个广海卫的军官。

最终交割给英国人的货物是糖一万八千石,姜一千三百箱,丝绸三十六箱,苏木一万四千块,瓷器八十箱、丁香一百三十箱。英国人总共支付了八十万里亚尔的货款,按照明朝的度量衡是白银七万多两。

陈奇策能说葡萄牙语,再加上夸克蹩脚的广东话,和鲁滨逊三个人一起翻译,能让双方凑合沟通。

货物已经交割完毕了,这是双方最后一次会面,互相赠送礼物。英国人送给商人和吏员的是怀表,送给武将和山大王的是工艺手枪,这些本来是打算用来贿赂明朝官员的。而高举给英国人安排的礼物就俗得很了,每人一条金链子。

看着英国人拔锚起航,中国这边的七个人还要在岛上多待一晚上再走。高举、李伯高、夸克和那个广海卫军官喝酒去了,王兴、刘保、陈奇策、余庆四人还坐在会客厅里。

王兴忽然开口唱了起来:“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刘保接道:“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陈奇策击节而歌:“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余庆唱了最后一句:“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根本不用怕人偷听,文化水平差一点的都不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

其实他们四个人中也就陈奇策和余庆勉强算读书人,刘保只会算账,王兴更是大字不识一个。不过,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对这种“不教人学好”的文艺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

陈奇策说:“这他妈才叫诗呢,写的是真正的活人,比那些酸文假醋的东西不知高到哪里去。”刘保说:“诗词歌赋我是不懂的,但写诗的能知道老百姓吃不上饭,便比今日这些做官的强百倍了。”

王兴笑道:“人家无斗米储的,尚且这般犹豫,我们四个吃得上饱饭的,却也干这掉脑袋的事,可见我们四个也是痴人。”

余庆用低沉的声音说:“痴人说梦固然可笑,但只有痴人,才能梦想成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