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40章 湖南之役的后续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40章 湖南之役的后续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40章 湖南之役的后续

遗憾的是,闯军并没有在衡州城下截住杨嗣昌。

杨嗣昌还是有作为一个掌军者最起码的素质的,他要求常德方面定期传送消息。当信使逾期不至,他立刻感觉到了危险,派人前去侦察,随后便发现数以万计的闯军主力正在滚滚而来。

李过克长沙,高一功克岳州,马重僖克湘潭、醴陵,明军北上的退路被完全切断了。湖广明军此时尚不知道嘉陵江血战的消息,这令他们更加心惊胆裂,为什么一夜之间湖广遍地流寇?难道洪承畴已经完了?

明军诸将以极快的速度达成了一致,必须立刻马上赶快麻溜跑。但是往哪里跑呢?杨嗣昌希望往南跑,会合关宁军乃至两广军队,然而罗安邦、杨世忠二将反对。湘南是湖南闯贼的大本营,刁民太多,倘若活阎王振臂一呼,旬月之间便能聚起数万之众。现在活阎王行妇人之仁,不让这些饥民和官府正面对抗,可一旦官军主力进入湘南,反而逼得他用这一招了,到时候官军恐怕进退维谷。

武将们大多主张东奔攸县,翻越罗霄山脉进入江西境内,这是最快脱离战场的捷径。杨嗣昌毕竟不是军队的实际指挥官,也只能同意。

议定撤退之事后,明军便连夜搭建浮桥,准备移营。杨嗣昌原本让明军把带不走的辎重都扔进湘江,可是大家都忙着跑路,谁也没理会这个命令。

明军没想到的是,被围攻了这么久的守城闯军竟然还敢反击,明军才刚刚搭好一道浮桥,衡州城门便打开了,田虎让吉庆玉和孙可望守城,自己带领一百骑兵和五百步卒杀了出来。

六百对八千,这是何其疯狂的行为,然而此时的官军已经没有斗志了。孙可望发现官军搭建浮桥的动作之后,便派人潜出城去,前往四乡传讯。衡州周边的百姓这些日子饱受官军滋扰劫掠,闻讯都发动了起来,孙可望让他们不要真的与官军交战,只要敲锣打鼓,多张旌旗便好。

田虎一出城,衡州南北两侧的山头上就都竖起了闯字旗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彩旗飘扬。本来就精神高度紧张的明军士兵们立刻认定自己遭到了闯军主力的袭击。罗安邦和杨世忠虽然能看出这里面有问题,可是却禁制不住部队了。尤其杨嗣昌的督标才刚刚组建没多久,军官们之间的配合度很低,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形成合力。

于是,明军一窝蜂地向浮桥挤去。就连那些原本冷静理智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随波逐流。田虎的人马如同虎入羊群,肆意砍杀明军,时不时也有三五十一群的明军在某些军官的组织下抵抗,却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一道浮桥怎么能容得下八千明军通过,明军互相拥挤推搡,坠入湘江者不计其数。杨嗣昌没和他们抢,他的亲兵控制着几条船,将他渡过江去。

至于剩下的官兵,能逃多少就听天由命了。杨世忠先一步过江,侥幸得脱,罗安邦却滞留营地,家丁被乱兵冲垮,田虎直取明军大帐,斩罗安邦首级。

八千明军,渡河者仅三千余人,为闯军斩杀及坠江溺死者逾千,其余或弃械投降,或逃散之后被四乡田兵擒捉。田虎部仅阵亡数十人,押着五倍于己的官军俘虏回城,当真是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在此之前,衡州士绅或许还有些别的想法,但是在这样压倒性的胜利面前,这些都毫无意义了。随着闯军主力入楚,崇祯皇帝调来的十路大军如同春日的积雪一般瓦解冰消。既然连朝廷的督师都已经落荒而逃,他们再挣扎还有什么意义呢?

确实会有人在连皇帝都没了的情况下依然与敌人死拼到底,但衡州乃至整个湖南的大部分士绅都不是这样的人,李自成也不是能激发出这样斗志的敌人。

因为抓了太多的俘虏,田虎也没法再去追击杨嗣昌,这一次,换成孙可望出手了。

不仅仅是杨嗣昌会用还乡团,闯军的还乡团更厉害,孙可望带着那些被“官军”杀了父兄的士绅子弟返回了攸县,这些人各自回乡,动员宗族,到处袭击明军的败兵。因为这大半年来的战乱,好些村子都修起了土围子,明军一靠近,他们就放铳放箭,假如掉队的明军人数太少,碰上大队乡勇往往会被活活打死。

孙可望根本没费劲去追击明军,只是带着三百人进驻了攸县县城,竖起旗号,就不断有明军主动过来投降。明军抢不到粮食,又被乡勇袭击,权衡之下,还不如投降,至少闯军还给俘虏每天喝碗粥。最终,杨嗣昌和杨世忠只带着两千多人逃到了江西袁州府城,他们觉得这里不是战场,应该暂时安全了。

湘西的战斗也十分顺利,偏沅明军的主力在靖州,辰州、沅州的防御十分空虚。陈睿谟根本不敢与田见秀抗衡,直接放弃靖州,带着部队撤到了贵州的黎平。好在他是偏沅巡抚,贵州的偏桥卫也是他的辖区,就算把湖南的地盘丢光了,他也不算放弃汛地。而且闯军没有进攻保靖、永顺这两处土司辖区,所以理论上来说,他也没把湖南的地盘丢光。至于崇祯是否相信这套说辞,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除了这两个土司之外,湖广南部只剩下道州守备沈至绪还打着明朝旗号了。刘汝魁的主力进驻永州,马世耀部解香花岭之围,阵斩陈上才后,也进驻了临武、蓝山,对道州成两面夹击之势。其实闯军也犯不上夹击他,沈至绪就几百兵,部队素质也一般,之所以迟迟不进攻,就是因为觉得和沈至绪有些交情,可以和平解决,减轻战争破坏。

沈至绪原本考虑要不要退入广西,但是他在广西毫无根基,手下的本地士兵也不会愿意跟他走,带着二十多个家丁跑去广西,他能得到什么待遇?之前广西兵在永州吃了那么大的败仗,他作壁上观,现在势穷投奔,谁能保证郑茂华不拿他当替罪羊?他的直接上司是陈睿谟,可他现在连陈睿谟的死活都不知道。

思来想去,还是投闯吧,沈至绪的的妻子女儿都随在军中,在浙江老家没什么亲人,所以也不怕朝廷追究。看眼下这个架势,朝廷一时半会儿是拿闯军没办法的。他只是个小小守备,就算将来闯军真的不行了,再跳槽回去也不见得有什么问题。

沈至绪并不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但是形势让他不得不考虑这种问题,他得权衡利弊,不能把自己的家人和手下弟兄带上死路。

随着刘汝魁进驻永州,湖广南部的长沙、岳州、常德、衡州、永州、宝庆、辰州七府,郴州、靖州二直隶州,就全部被闯军控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