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8章 房租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8章 房租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8章 房租

“不用谢。你什么时候走?”李晋王待客相当热情。纳敏夫赔着笑道:“不着急嘛,李兄这里的腊肉和土鸡还是不错的。”

李晋王的寨子在灌县以西,岷江西岸,沿着岷江的支流寿江分布。他的大寨的位置相当于另一时空的水磨镇,纳敏夫的部队被安置在寿江上游,位置大致相当于另一时空的三江镇。这里固然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但作为十七世纪的边疆居民,纳敏夫现在最不喜欢的就是山清水秀的原生态景色。

另一时空的纳敏夫来过这里,但他来的时候已经是汶川大地震后重建之后了,眼前的景象与记忆中完全不同,除了李文江养的一只大熊猫。

李文江不知从哪找来一只大熊猫当宠物,因为熊猫可以吃竹子,不消耗人吃的粮食,所以养着没什么问题。纳敏夫来了之后总是试图去撸熊猫,被告知要是不想少块肉就躲远点,再怎么说这玩意也是头熊。

此地是汉、藏、羌三族混居的地方,李文江在这里经营了一年半,已经和当地人混得很熟了。他摊开一张地图:“这上面标注了一些本地土豪的情况,有一些藏人和羌人的土司我们不方便打,还有一些太远或者不好打,打起来成本比较高,就交给你们了。我的人带路,打下来之后我们五五分账。”

纳敏夫说:“我们可是客人啊。”李文江说:“这我倒忘了,要不你戴着哈达去?”

纳敏夫笑道:“小弟开玩笑呢。住房给房钱,吃饭给饭钱,这个道理小弟还是懂的。不过傅宗龙应该快要来了,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对付?”李文江说:“这倒不要紧,我这寨子守几个月还是不成问题的,最多半年,援军自然来了。”

纳敏夫说:“李兄倒是很有信心啊。”李文江说:“我已经把你来了的事情报知湖南了。自然就会有援兵来。”纳敏夫笑道:“这么说来,小弟的面子还真大啊。”李文江说:“你这个人做事太过奇怪,不小心些不行。”

李文江又咳嗽了两声:“你们的军纪还不错,所以和你们联手也没什么问题。但你毕竟是蒙古人,身份敏感,如果你惹出什么麻烦,连带我也有不是。真要是到了那一步,那也只能由我出手灭了你了。”虽说李文江离开寨子根本打不赢纳敏夫,该放的狠话还是要放的。

纳敏夫说:“闯营会派谁来?有我认识的人吗?”李文江说:“那就不知道了,这事也没法提前通知。赶快干活去吧。房租交不上来,房东可是要赶人的。”

此时,李晋王等待的援军才刚刚进入四川的大门。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播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说书先生一拍醒木,“上回书说到,秦翼明与郝摇旗战不数合,当即拨马回走,郝摇旗催动胯下战马,紧追不舍。追出数里,忽听得一棒铜锣声响,山路两侧伏兵一齐杀出。”

“当先乃是一未满弱冠之小将,身高九尺,细腰乍臂,双肩抱拢,扇子面身材。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顶梁门按光华闪烁夜明珠,身披百花袍,腰束金带,足蹬双虎头战靴,手持一杆走水绿沉枪。面如傅粉,八字利剑眉,鼻似悬胆,一双大眼黑多白少,二目烁烁放光。大喝道:‘莆田曾彦侯在此,流贼可敢来战?’”

“此人乃是福建莆田人氏,世家子弟,文武双全,仗义疏财,人称‘曾公子’,其父在川中做官,曾英随行,恰逢兵事,曾英遂投入傅宗龙军中,傅宗龙西征之际留于重庆。”

“郝摇旗纵声笑道:‘明军如此,虽十面埋伏,吾何惧哉!’拍马舞刀,直取曾英。二人刀来枪往,大战三十余合,曾英略有力怯。郝摇旗忽听背后一声娇叱,只见一匹桃红马,马鞍轿上端坐一员豆蔻女将,头顶金盔,黄金抹额,顶梁门飘散十三曲赞缨;身披麒麟宝甲,外罩素罗袍,上绣灵芝草,下绣蟒翻身,凤凰裙遮住双腿,镶牛皮战靴;护背旗八杆,走金边掐银线。长得傲骨英风,绝代姿色。鸟翅环得胜钩挂着三尖两刃刀,手中张弓搭箭,向郝摇旗射来。郝摇旗一个镫里藏身避过,心道双拳难敌四手,拨马便走。”

“此女名叫董琼英,乃是曾英新婚妻子,川东土家豪族之女,自幼崇拜秦良玉,身边有土家女兵数百,皆善战,登山如猿猱。一日出猎时偶遇曾英,二人比试武艺,不分胜败,遂结为连理。曾董二将正待乘胜追击。只听海螺声响,如怒涛海啸一般。一彪铁骑杀出。”

“掌旗官高挑大旗,三丈标杆葫芦银顶素缎子,当中斗大的一个字:‘刘’。一员大将,头戴亮银狮子盔,张口吞天,身披亮银云片甲,内衬素战袍,胸前护心镜,冰盘如月;鱼禢尾,两征裙,素中衣,虎头战靴;胯下一匹白龙马,鞍韂嚼环鲜明,掌中一条亮银枪,左弯弓,右别箭,正是刘芳亮到了。曾英夫妻催马上前,双战刘芳亮。好个刘芳亮,丝毫不惧,一杆长枪上下翻飞,犹如遍体梨花。”

“郝摇旗、张洪二将一左一右,杀散明军。张洪手持长槊,突入王应熊、王祥军中。王应熊族子王更率上前应战,战不三合,被搠于马下。王祥挺一杆方天画戟杀来,正鏖战间,忽听得喀喇一声,郝摇旗一刀将明军帅旗砍倒。曾英、董琼英敌不得刘芳亮,亦落荒而走,王祥、王应熊一齐逃遁。闯军一路追杀出十余里,追至一片平野,只见大队明军排开阵势,旌旗飞舞,长枪如林。一员女将当先出马,虽年逾六旬,仍英姿飒爽,威风凛凛。头戴朝凤冠,朱缨罩顶门。金簪压双鬓,斜插雉鸡翎。悬搭虎豹尾,铠甲穿在身。纳袄红似火,宝镜透光明。背插四杆旗,虎皮绣花裙。宝弓雕翎箭,青锋佩在身。跨匹银鬃马,花枪系红缨。正是秦良玉,秦贞素。”

“刘芳亮勒住战马:‘将军昔年边关抗虏……’话未说完,秦良玉已挺枪来战。二将双枪并举,大战五十余合,秦良玉终究年迈,渐渐枪法散漫。刘芳亮将手一招,中军里刘如魁擂起战鼓,闯军潮涌而来。明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

这会儿才刚下午,说书先生的口才也一般,书座并不多。这部书叫作《明末演义》,据说最初版本的作者就是评书行业的祖师爷王瑾。

虽然和王瑾同时代的柳敬亭才是评书实际上的集大成者,不仅开始说书的时间比王瑾更早,而且艺术水平也比王瑾高得多,但是王瑾在将话本整理成小说流传天下的方面更胜一筹。再加上王瑾名气更大,柳敬亭则因为追随左良玉多遭非议,评书的祖师爷便成了王瑾,只有扬州评话一门才以柳敬亭为祖师爷。

历史上的刘芳亮入川之战自然没有武将单挑,不过过程倒和评书里差不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