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9章 左营入川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9章 左营入川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9章 左营入川

川东明军集结起来,在夔州阻击刘芳亮,但刘芳亮先他们一步占领了夔州府城,他们只好在万县集结。刘芳亮随后杀到,毫无技巧地硬碰硬地撞了上去。

川东明军以新募士兵和乡勇为主,前大学士王应熊率领重庆的乡勇前来,还有秦翼明、王祥两部人马从贵州来援。

王应熊四年前在闯军攻破凤阳时袒护自己的座师漕运总督杨一鹏,还有与温体仁有亲戚关系的凤阳巡按吴振缨,向外泄露情报,被崇祯罢官。但即便如此,他的能量依然很大,镇守遵义的参将王祥曾经是他的仆人。在王应熊的号召之下,不少川东乡绅都动员起来参与阻击闯军。

不过还是有不少人选择不来了,或者来了之后又悄悄走了。他们中的一些参与过崇祯十年阻击闯军的战斗,甚至有的人的亲人就战死在和闯军的战斗中。固然有一部分人斗志昂扬,誓要报仇雪恨,但也有许多人却打定主意不参与这样危险的事情,以保全家族为上。

洪承畴东征湖广之后,川东地区向洪部供给粮饷,怨声载道。而洪承畴又没有什么像样的战绩传回来,他所说的诸如“华容大捷”之类的战绩,有些头脑的人都能分辨出只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仗而已,而四川副总兵孔全斌战死的事情却是货真价实的。

还有刘芳亮之前在贵州连占四府,然后又大肆宣扬闯军将贵州归还明朝,虽然贵州巡抚吴兆元竭力称闯军是被他们打退的,不过也只能骗骗乡下土财主,那些在高层有关系的真正豪绅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顶多是闯军在土司地区站不稳脚跟,筹粮也困难,所以才撤回去。如果明军在主力会战中能打赢,何至于发生副总兵尹先民投敌这样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局面,很多士绅都存了明哲保身的打算。最近一年来,从湖广来的商旅时常会带来闯军的情报,其中还有不少是闯军故意传播的。虽然四川士绅们纷纷抨击闯军的科举改革是“折辱衿绅”,“以商贾司户部,以走卒司兵部,以胥吏司刑部,以匠户司工部,斯文扫地,凡士大夫稍有廉耻者,岂肯与此辈同列”,但是他们会有这样的反对,已经是一个改变的信号了。俗话说,“褒贬是买主”,如果他们真的连闯军吏科和礼科的科举也不能接受,那么他们只要说一句“流贼沐猴而冠”就足够了,又何必抨击具体的制度呢?

尽管闯军有诸如“奴隶士绅,形同编氓”,“贵贱颠倒,上下失序”之类的“暴政”,但不管怎么说,奉天倡义营也是个承认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以科举制选官的政权。闯军还没来的时候,士绅们当然是个个反对,在闯军打过来的时候,他们还会参与抵抗,但如果闯军取得了军事优势,只要允许他们收地租,还让他们有做官的渠道,他们还是可以凑合接受的。

在战局未明的时候,很多人不想贸然投注了。就算帮着朝廷竭尽全力拼死和闯军打仗,又能得到什么呢?大明不可能给他们镇压黄巾的东汉豪族那样的待遇,剿闯是能升官还是能发财?正相反,乡绅势力太大,还会引起皇帝的猜忌,当年四川巡抚刘汉儒、巡按党崇雅因为举荐乡绅涂原而被罢,不就是前车之鉴吗。

再加上王应熊和王祥也不是能为大明豁出命去拼的人,他们指挥的川东团练武装根本不堪一击。只有秦良玉、秦翼明所率的土司兵和贵州营兵,才能算得上刘芳亮的对手。

白杆兵士气高昂,士卒强悍,与一般的土司兵不同的是,他们纪律性也很好,因此在西南的山地战中,他们是所向披靡的。然而面对闯军这样的敌手,他们还是有严重的缺陷。

另一时空的秦良玉败给了张献忠和罗汝才。在士卒勇悍方面,百战余生的老流寇们自然不会输给土司兵,而能够生存到后期的反王部队,也都有了不输于明军正规部队的纪律性。而在战术战法上,陕西反王们既经验丰富,又灵活多变,再加上有很强的骑兵和重步兵力量,已不是白杆兵能对付的对手。

用骑兵硬冲白杆兵的枪阵是不行的,那样会导致很大的伤亡,就像浑河血战中的金军那样。在浑河血战中,努尔哈赤能够打败白杆兵,是因为倒戈汉军提供了有力的炮火,再加上金军有世界一流的近战步兵,可以在炮火轰击之后迅速进行突击,打开缺口。有女真人用命换来的经验教训,刘芳亮再对付白杆兵就简单得多了。

闯军现在缺乏马匹,因此需要用更多的炮火来补足。按照闯军的编制,一个炮标装备九门十二磅炮和十八门六磅炮。而在步兵中,每个队都有一门三磅炮作为支援。有些部队的火炮尚未列装齐全,但左营因为要远征,是配齐了全部火炮的。带着火炮穿过三峡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刘芳亮将全部的十二磅炮和六磅炮的半数留在了夷陵,由阎可义指挥,参与对荆州的攻击。现在刘芳亮军中有九门六磅炮和九门三磅炮,打大型会战不足,但是对付缺乏火炮的白杆兵已经足够了。

闯军还有相当数量的火绳枪作为补充,既有新制造的“捷克式”,也有从明军手中缴获的旧式鸟铳,至于火门枪,闯军的野战部队已经将其完全淘汰了,只在卫戍部队中才有装备。

在前哨战中,闯军在骑兵方面有压倒性的优势,明军的夜不收一败涂地。而当正式战斗开始,明军虽然在战略上是防守,然而在战术上却不得不进攻。如果他们不进攻,闯军就会用大炮慢慢轰击,在这个射程上,他们没有能够反制闯军的武器,可一旦他们进攻了,又会闯入三磅炮乃至火绳枪的射程,承受更大的伤亡。闯军的近战步卒也是以长矛作为主战武器,由经验丰富的老兵充当刀牌手掩护。再加上骑兵从两翼配合,明军根本冲不破闯军的阵势。

明军如果排成厚实的密集阵,则会遭到对方炮兵的屠杀,可一旦拉大间距,在抵挡骑兵和重步兵的突击时又会很无力。闯军虽然囿于各种条件,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并无明显的短板,而白杆兵却是一支严重偏科的军队。他们的步兵很强,可是骑兵和炮兵都差得太远。

一番激战下来,川东明军拼凑的三万大军被八千闯军击溃了。闯军战死近千,明军被杀者则多达五千余人。因为这三万人大部分是本地团练和卫所兵,一旦发生混乱就会成为任由骑兵践踏的移动路障,所以才会发生兵力优势如此之大伤亡却如此悬殊的情况。

王应熊在王祥、曾英、董琼英的保护下拼死逃脱,而有功名的乡绅死于此役的多达数十人,这些人不像卫所军官那样军事经验丰富,也比一般的乡勇更有斗志,所以逃跑时总是慢半拍。失去了这些抵抗意志最坚决的骨干,虽然王应熊还活着,但川东乡勇再也组织不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