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31章 铜钱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31章 铜钱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31章 铜钱

“刘参谋,见了我需要躲吗?”梅文华毫不客气地坐下了。刘文秀没抬头,努力和糯米鸡战斗着:“你不是休息去了吗?”梅文华说:“是休息去了啊,可我问了你们的勤务总管,他说没准备我们的晚饭,我要是饿死在帐篷里也不合适。”

闯军将领在驻地大吃大喝不犯纪律,但出征期间还是要吃大锅饭,就算李定国部的营地拱卫刘宗敏的大帐,也没有小灶,当然也就没法招待客人。如果是正式约见本地乡绅代表,或者接待来入伙的绿林好汉之类的活动,刘宗敏会去县城里的县衙花厅摆宴。

可梅文华毕竟是女子,和一群江湖豪客同席多有不便,让刘宗敏单独设宴款待她又犯不上,她还没重要到需要一个权将军单独宴请。刘宗敏倒并不在乎,和梅文华的家丁、奴仆同席都没问题,但毕竟他现在是闯军在前线的最高指挥官,吃饭太不挑人的话,会让士绅和明军降将生轻视之心。就和将军的仪仗一样,金银绸缎可以不用,但找一群身披铁甲的壮汉排仪仗也是很必要的。虽然是面子工程,但面子也能增强那些不可靠之人的信心。

于是,接待梅文华的工作就被扔给李定国和刘文秀了。他们俩又从来没干过这种差使,都把安排吃饭的事忘了。

梅文华说:“我父亲还在牢里受苦呢,你们倒好像一点都不着急,救还是不救,一言而决,有什么可再议的。”刘文秀心说那是你父亲,我父亲在广州啃龙虾呢,我急什么。

李定国说:“王杂毛这个人虽然凶恶,但自重身份,说过的话不会反悔。他说不会伤害令尊,令尊就一根汗毛都不会少。”梅文华说:“那可不见得,自从你们和扫地王在我家打过之后,我父亲便谢顶得厉害。”

李定国感觉这天有点聊不下去,这姑娘脾气太嘎咕了。他一拍刘文秀:“说话呀,你这盘子拿到后厨都不用洗,别在这儿装模作样地吃了。”

刘文秀放下筷子,终于抬起头来:“我认为吧,这个粤菜的做法……”李定国拿筷子末端点了两下桌面:“没让你说菜,说麻城的事。”“这个,麻城嘛,火烧粑还是不错的……”

看梅文华一副要吃人的表情,刘文秀实在没法岔开话题了:“这么大的事情,不是我一个人能做主的,要等总哨的命令。”虽然闯军新定的官制里没有总制、总哨、总务这三个官,但大家还是一直这样叫。

梅文华说:“那我就找你们总哨好了。”刘文秀说:“在明朝的时候,你能随便找个参将就带你去见总督吗?”梅文华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说过的话你打算不认了是吗?”

李定国看了看刘文秀,刘文秀急道:“我的原话是:‘如有难处,可找我们闯军,但凡力之所及,定当尽力。’我可没说我什么事都能答应。”

李定国笑道:“那你都答应什么了?”看刘文秀的表现就知道,这是之前吃过亏的。刘文秀说:“包括但不限于给她讲数学题,为了修她的箭去逮鸟,去废墟里刨她娘留给她的耳环。”梅文华说:“谁让你们汤寨主把所有人都拉去干活了,整座山上就你闲着。再说你没答应的事更多。”刘文秀说:“你突然想起来要吃百合,还想吃兰州的,我上哪给你弄去。对了,你可千万别再提兰州的事了,好些人对你父亲唯一的印象就是镇压兰州兵变。”

刘文秀对这丫头的脾气着实有点怵头,实在是太愣了。梅文华从小长在父亲羽翼之下,对于外面的世界所知甚少,又是沈家庄的小公主,从来无人违拗,脾气之拧在刘文秀所识之人中只有王瑾一人可比。

好在梅文华并不是无理取闹之人,可是她有理取闹的时候刘文秀也受不了。

刘宗敏的意思是拖几天再答应,刘文秀要带着一支工作队去麻城,这几天需要做出发前的准备。到时候决议一出,工作队立刻出发,这多有面子。再说梅文华毕竟是敌对阵营一边的,不能她一要求闯军就照办,那多没身份。

但是在拖延的这几天里,刘文秀就得忍受梅文华无休止的折磨了。

李定国给梅文华点了份虾仁荷叶饭,四样点心,给她的随从每人上了一碗烂肉面,又点了一大盆卤煮给大伙儿当菜。这么天南地北的东西能放在一起卖,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茶馆。

李定国对刘文秀低声说:“在市场里吃饭好像不能报销吧?”刘文秀说:“公务接待,应该可以报吧?我那果脯能不能算在里面?”李定国说:“你也没给客人吃啊,再说那么贵,这么一点果子就五十文。”

闯军现在也铸造自己的铜钱了,毕竟现在有了自己的政权,还用带有明朝年号的钱币就不合适了。闯军的新铜钱还是采用孔方钱的形制,每枚重一钱,上面有“奉天倡义”四字。

明朝每年都有大量白银输入,而白银的输入量又不稳定,铜钱在各地的流通量也是不平衡的,因此白银和铜钱的比价经常变动,闯军也没有强制规定银圆和铜钱的兑换比例,以免一刀切的政策造成经济混乱。崇祯元年的时候,曾经有一两银子兑换五百五十文铜钱的规定,然而由于很多地方白银稀缺,一两银子实际能兑换到的铜钱数量可以达到此数的十倍。纵观明朝历史,一两银子能兑换的铜钱数量大致是在五百文到一千文之间浮动。目前闯军手上的白银比较充足,币值也相对稳定,大体上维持在一块银圆兑换五百文钱左右。

明末的币制十分混乱,各种私铸的劣钱泛滥,崇祯皇帝又带头铸造当十钱。不是说发行当十钱就绝对不对,货币代表着发行者的信用,一枚十文钱的硬币并不一定需要有一文钱的十倍重。可问题是,崇祯皇上有信用吗?

闯军发行铜钱,并不能完全制止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但是现在原本铸成崇祯通宝的劣币不具有和奉天倡义钱一样的购买力,就难以驱逐良币了。只要保证铜钱的发行量,货币可以稳定一段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