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70章 都是真的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70章 都是真的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70章 都是真的

许都扭过头去,不去看哭得撕心裂肺的死者父母。这场丧事的钱有一半是他捐的,可他还是觉得好像自己心里有愧似的。

知县大人正在慷慨激昂地发表讲话:“关宁军民十余万,尚在奋勇杀敌,崇祯昏君甫闻东虏入塞,即抱头鼠窜,不发一矢,将京畿拱手让于鞑虏,比当年的石敬瑭、赵构还要无耻。杀颜君者,清兵也,谋之者,实崇祯也。自七百年前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幽燕之地沦于腥膻四百三十年,直到明朝开国,这才光复,谁料到二百七十年后,竟又被洪武之子孙弃如敝履!如今昏君到了开封汴梁,金兵也跟着南下,这靖康之耻,眼看又是不远了……”

知县是湖南人,还有个云骑尉的爵位,很显然,他是在湖南矿工起义的时候就入伙的穷秀才之一,对于崇祯皇帝当然不会有任何好感。许都此时还没挨过社会的毒打,听这话还是不大顺耳。

知县的官话说得不太好,本地方言更是一句不会,所以还得有人翻译。一般百姓听个一知半解,但是像许都这样比较有见识的人则暗暗心惊,就算知县的话有故意抹黑崇祯的成分,但京城丢了这么大的事总不会是假的。

许都低声对陶然说:“焕卿,县尊这话有几分真?”他是个率性之人,有疑惑就直接问,懒得对陶然藏着掖着。陶然说:“你把里面骂人的话去掉,就都是真的了。”许都说:“要都是真的,这骂得也没什么不对了。”

许都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在急速刷新,天下到底要向何处去?大明、闯营、西营、曹营、东虏,五方势力现在交错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敌友难辨,人鬼难辨,自己空有抱负,在这个乱世中究竟能做什么呢?

大明的合法性,在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的冲击下,正在读书人的心中逐步瓦解。

紫禁城中的武英殿上,皇太极俯视着下面的一众降官,为首的是已经变成大清内阁首辅的张四知。崇祯的其他四个内阁成员中,蔡国用本就年老多病,干脆服毒全名;范复粹逃出了京城,却没去开封找崇祯,直接跑回山东老家当山民了;魏照乘下落不明;只有姚明恭一个人逃去了开封,成了无可争议的内阁首辅。

入塞之前,清朝的内阁本有刚林、范文程、希福三人。招降了张四知后,皇太极直接提拔他为首辅。吏部尚书谢升投降,入阁。此外,又有阉党旧人冯铨前来投靠,也得以入阁。

京师的明朝在职、待业官员接近三千人,皇太极接收了大约两千。有的人其实也想跑,但是皇太极来得太快,没来得及跑,便稀里糊涂地投降了。自杀或者率领家僮奴仆奋起抵抗的有一百多人,当然那些抵抗者很快就被镇压了,当场杀死了一些,又俘虏了一部分。

前不久,大同、宁武守军向清军投降了。大同巡抚叶廷桂在清军入塞前就已经因病乞休,新巡抚还没到任。大同副将姜瓖杀代王全家,以其金帛献于皇太极。皇太极知道姜瓖肯定私藏了许多,但不仅没有丝毫追究,还加姜瓖为山西提督,命其招抚晋南,所献财物也抽出一份送回大同,赏赐山西降军。

对于自己的兄弟子侄,皇太极很“苛刻”,不断地敲打他们。因为这些人既是清军的骨干力量,也是妨碍皇太极集权的威胁,只有把他们训练得又聪明又老实,大清的江山才能稳固。而且,这些人是“无路可走”的,皇太极难道还害怕代善、阿济格或者多铎投奔崇祯吗?但是姜瓖、孔希贵这样的人不同,崇祯靠不住,他们可以投大清,大清若是靠不住,他们还可以当流寇,怎么都有光明的前途。所有,对他们要不吝高官厚禄,着意拉拢。皇太极已经创设了绿营制度,塞内新降明军基本上都编入绿营,官职一如明军。

对于明朝的文官,皇太极着意招揽,但是对于勋贵和太监、锦衣卫,他重拳出击,将京城所有勋贵及高级宦官的家产全部抄没。多尔衮在另一时空还假惺惺地优待勋贵,因为南京的勋贵还有些势力,多尔衮得为招降他们考虑,现在南京勋贵已经被张献忠干掉了,皇太极也没必要对北京勋贵客气了。除了恭顺侯吴惟英的弟弟吴惟华等少数及时投靠的勋贵子弟,其他勋贵全部变成了庶人。清军不像农民军那样和这些吸血鬼有深仇大恨,所以夹棍就省了,只要钱,不要命。

山东巡抚王永吉向清朝投降,皇太极仍命他为巡抚,同时派兵进驻德州、济南。登莱巡抚杨文岳尚无动静,然而,山西巡抚孙元化却斩了清朝的招抚使者。

针对目前的情况,皇太极制订了一个计划。

多铎、阿巴泰、岳讬率领关外清军经蒙古大举入塞,锦州方面只剩下硕讬、杜度统率的约一万五千清军和一万朝鲜军,围困锦州,让守军无力出击即可。松山副将夏承德等人降清,清军又增加了不少人力,在锦州战场上总计有三万余人。宁远、前屯等地守军就算前来解围,也打不赢。

塞内的清军,一共分为五路。

第一路,豪格率领清军一万一千人,连同绿营和蒙古兵,约三万人,继续猛攻山海关。那些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西洋船让皇太极感到隐隐的不安,孙传庭必须尽快解决。但是当地正在闹灾,之前又被清军杀掠,瘟疫刚息,筹粮困难,也没法再集中更多部队了。

第二路,阿巴泰统率清军三千,加上绿营和蒙古兵,共万余人,向登莱半岛进发,这里的明军陆战力量不强,阿巴泰的兵力足够把他们堵在半岛上逼降或消灭。

第三路,岳讬统率清军约一万三千人,加上绿营和蒙古兵,共三万余人,出征山西,目标是消灭孙元化部,占领山西全境。

第四路,多铎率领清军一万,加上绿营和蒙古兵,共两万余人,出征山东,目标是攻下徐州。

第五路,皇太极亲自率领清军约两万三千人,加上绿营和蒙古兵,总计约四万人,攻击豫北的卫辉、彰德、怀庆三府,给开封城内的崇祯造成兵临城下的压力。

京城留守由阿济格负责,留下清军大约五千人环绕京城驻扎,其余各地的驻防均由绿营负责。

与从沈阳出发时相比,清军的野战部队增加了近四万投降明军组成的绿营,这之中有半数已经剃发成为汉军旗人。不过他们的战斗序列还在绿营,只是给了旗人身份,有和其他旗人通婚、担任一些只有旗人才能担任的职务、子嗣进入旗人官学就读等权利。在这四万人之外,还有许多明军成为绿营,担任卫戍任务。

京城的街道很平静,皇太极并未像多尔衮那样大规模驱逐京城市民出城给旗人腾房子,只是让部分旗兵住在城内各处被没收的宅邸。其他旗兵分驻周边的清河、沙河、昌平、顺义、通州、卢沟桥、良乡等地拱卫京师。除了多了造型诡异的辫子兵在街上巡逻,京城倒是一切如常,甚至还有人有心思准备过年。

然而,今年漕粮没有送达的恶果就快要显现了,皇太极之所以兵分五路,一来是他真的瞧不起明军的战斗力,二来是为了分散就粮。

崇祯十三年的春荒,已经在逼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