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35章 黄巢峡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35章 黄巢峡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35章 黄巢峡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声在纵情歌唱!

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

抗清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概千万丈!

听吧!母亲叫儿打豺狼,妻子送郎上战场。

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木怀玉哼唱这首改编版的《在太行山上》明显有吹牛皮(私底下说的时候用的是另一个字)的嫌疑,闯军要是有另一时空的八路搞敌后根据地那样的水平,也不用和明朝打十年内战了,当年初到太行山的时候直接就可以广泛发动群众,建立解放区,打进紫禁城。

现在还不到那个时代,没有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没有经过清末、民国变革的新军,没有庞大的工人阶级,小农经济的根基也没被新的经济形势冲击。

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反抗组织顶多先进到田兵那种水平也就到头了,要说对基层的控制力,可能还不如那些会道门。

因此,另一时空三百年后的那种敌后游击战也是不存在的,山西各地的反清义军,用的还是老办法,要么就是饥民抢米、吃大户那一套,要么就是绿林好汉占山为王。

木怀玉现在的工作枯燥无比。听说哪一家有人当了清朝的官,就往他们家门上用匕首钉书信,要求“借粮”。再有就是袭击下乡征粮的税吏,或者拦截驿卒,抢夺塘报。打的最大的仗是夜袭了一处民团,杀了十几个头目,缴了好几百乡勇的械。

木怀玉被任命为山西驻防果毅将军,现在也有了子爵的封爵,理论上来说,全山西的山寨他都可以节制,但由于通信手段落后,他也不怎么管其他山寨。主力撤走之后,山寨中剩下的大多不是老弱病残就是新兵蛋子,也就零敲碎打地对付那些降清的士绅胥吏还成,要是在山下碰上正规的大队绿营兵,他们也只有逃跑的份。

由于皇太极尚未强制绿营兵剃发,而且还补发了军饷,现在大同、宁武等地的逃兵数量有了显著下降。当然也有人出于“不想给鞑子卖命”的朴素正义感来投奔山寨,但这一动机明显不如之前的“这个月还不发饷,揭不开锅了”更有力。

李自成和王瑾从来也没指望山西闯军能干出什么成绩来,只是要给那些难以撤走的老弱病残找个容身之地,尽可能让山西的灾民多活下一些而已。巧的是,木怀玉也是这样想的。

所以,他也对现在山西各寨的工作状态比较满意。绿营兵不会特意跑到深山老林里围剿他们,他们也闹不出什么大事情,吃几个大户,杀几个胥吏,烈度没比普通的百姓反抗高多少。

可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存在还是给清朝的统治造成了困难。无论是清军要征调壮丁、牲畜还是什么物资,这些山寨中的闯军都会用各种办法捣乱。尤其是像交城县这样的“老区”,县衙门的人出城之后,指不定在什么地方便会挨冷铳冷箭。

官府籍册上的很多村庄已经“毁于兵火”了,至于现在哪里有老百姓的聚居点,不少胥吏心里清楚,却不肯说。那是“土匪”的地盘,要是说出来,县太爷再不开眼,派我去那儿拉夫征粮怎么办?说不定就会被有“土匪”撑腰的老百姓抓起来分尸、点天灯。

老百姓很胆怯,经常是哪怕开始反抗了,也至多敢把压迫者打一顿。可一旦开了杀戒,所有人心里都确定没有回头路了,老百姓的手段也往往是最凶残的,毕竟官府教育得好。

木怀玉现在已经离开了五台山区,那边离边镇太近,离京城也太近。以前在那里方便招募明军逃兵,但是现在这一点已经没那么重要了。为了防止在晋北集结太多的人,引来明军围剿,木怀玉陆续将不少人员向南转移。

现在木怀玉把寨扎在直晋交界的一片峡谷中,也就是后世的邢台大峡谷。此地有一处黄巢峡,唐末黄巢的队伍曾在此屯兵,另一时空,八路军也曾在这片峡谷设立兵工厂、被服厂、造纸厂。

木怀玉的营寨就建在黄巢故寨旁边,这里还有一座祭祀黄巢的黄巢殿,已然荒废,现在改成了安置家眷的地方。

“娘的,老子快成孙猴子了,满营都是姓孙的。”木怀玉抱怨道,“你们怎么还不去捡柴火!晚上不想吃饭了!”

除了孙承宗一族,现在山寨里又多了孙传庭的家眷,不仅仅是孙传庭的母亲和妻妾子女,还有孙过庭、孙振庭、孙强庭、孙耀庭、孙鲤庭、孙甲庭、孙对庭、孙绍庭、孙接庭、孙揆庭、孙方庭、孙传甲、孙传经、孙传胪、孙传芳这一干看名字就知道是什么来头的人。

木怀玉很想把这些人送到南方去,然而清军云集在豫北、晋南,此路不通,也只能将他们先留在营中。木怀玉要是有那么一个府的地盘,用这些人组建官府倒是合用,可他现在只有一个山寨,需要的师爷不超过十个,要这么多读书人真是完全用不上。

不过,还是有一些人比较有用的,比如说在高阳顺便抓来的辽海行一行人。这些人过去是经营药铺的,对于药理药性很熟悉,也算半个医生。

生活条件的艰苦对于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木怀玉的部下现在患病的很多。虽然这帮手头没有多少药的业余大夫水平十分有限,但终究能救治一些人。

木怀玉来到了伤员居住的地方,他妻子安氏正和顾葆成、谢竹咏一道忙活着。前两天他们和一小队绿营兵打了一仗,斗了个两败俱伤,加上之前零星受伤的,现在山寨有十几个伤员。

清朝将绿营兵作为治安力量分散使用,很多交通要冲都驻兵了。如果遭到敌人主力的攻击,他们能起到拖延时间和提示预警的作用,对付普通的民间义军,他们则可以极大地限制义军的活动。如果当年明军有这样的水平,木怀玉他们在这里可能都待不住。

好在清朝毕竟是侵略者,就算是士绅,对他们不满的也不在少数。袁时中在太行山中留了一些旧部,让闯军可以利用当年卢象升经营直南时留下的关系。大的帮助是没有,但是进村过个夜,吃一顿饭,找人带路之类的要求基本都能得到满足。

木怀玉是个老兵,在这个年代基本就是老兵油子的同义词,他是个非常理智冷静的人,十分清楚,除非清朝蠢到全面剃发或者大规模圈地,甚至夺绿营将领兵权,否则凭自己这点人马,在山西搞大起义纯属找死。

就算要大起义,也得拉上绿营一起干,否则老百姓没有经过军事训练,被清军和绿营联手很快就能镇压。只有绿营兵也大批参与起义,让清朝只敢用旗人来镇压,这才能形成影响全国大局的大起义。不过木怀玉也就是想想,全面剃发,大规模圈地,对绿营将领不等卸磨就杀驴,谁会蠢到这个份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