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75章 多铎,真功臣也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75章 多铎,真功臣也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75章 多铎,真功臣也

张献忠的打扮与过去大不相同了,头戴翼善冠,身穿带金织蟠龙的大红袍,腰系玉带,唯独脚上的鞋寒酸,穿了一双皮札翁[这个字应有革字旁,写作(革翁),但打不出来],但是与一般的皮札翁不同,张献忠穿的这双加高了鞋靿,变成了短帮靴。

明朝时以靴子作为分别身份等级的一个标志,禁止平民百姓穿靴。北方天冷,这个禁令根本执行不下去,于是北五省和南直隶的徐州就允许平民穿靴了,但是在江南,禁令依旧严格。有人试图钻法律的漏洞,把皮札翁改成短帮靴,结果被枭首示众,全家流放云南。张献忠听说了这个规矩,便特意把应天救民营的官靴改成了这种短帮靴样式。

李自成的打扮则还是老样子。天气冷了,他换了个厚款的毡帽,身上不穿羊皮袄了,换了一件靛蓝色的棉袍,扎紧袖口,很是利落,裤子也是成套的靛蓝色棉裤,裤脚扎在高靿的牛皮靴里面。这靴子是李自成身上最值钱的一件装备,闯军对杀牛控制很严,牛皮贵得很。

右营诸将除郝登云是在渑池会之后入伙的以外,其他都是张献忠的旧识,刘体纯、刘体统、李复荣、马云翔等人与西营一样出自王嘉胤一脉,双方交情很深,尤其是刘体纯,他是张献忠的老乡,二人义同兄弟,虽然理念不同,后来分道扬镳,但感情依旧深厚。李自成与张献忠七年未见了,尽管时时通信,却也互相想念得很。

“这天寒地冻的,我带的人也不多,就先带来两万。若是打洪承畴,我看老李你的兵也就足够了,只是在兖州还有两万鞑子,真要是关索投了鞑子,放他们过徐州,与洪承畴连成一气,可就麻烦了。”张献忠往火盆旁盘腿一坐,气质顿时和他这身衣服一点都不搭,“有酒吗?这天真他娘的冷。”

张献忠此行只带了一百个卫兵和几个文官,其他西营战将都留在他的营寨中。攻下淮安之后,张献忠便和李自成联络,闯西两军合力,一同对付洪承畴,目前闯军屯兵于凤阳城南,西军屯兵于凤阳城东。

有人抬上一只硕大的铜炭火锅、一只堆满鲜切羊肉的大铁盘。这东西虽然看着很现代,但还真不是王瑾弄出来的,而是金声桓撤退的时候扔下的。李自成平时为了不搞特殊不用它,今天是招待客人,就洗干净抬出来了。锅里已经炖上了冻豆腐、干蘑和干海带,羊肉往锅里一下,顿时香气扑鼻。

卫兵都退出去了,屋里只剩下将领们。刘体纯开了一坛酒,给张献忠满上:“我们兄弟齐心,何惧区区多铎。清兵诚可畏,多铎何足道!”

张献忠端起碗来一饮而尽:“没错,圃田泽一战的战报我看了,活阎王不会说假话,紫荆关、大名、济南的事我也听说过。建州兵真他娘的能打。炮打不崩还从容变阵,我手下也就那些老兄弟能行。皇太极手下有几万这样的兵,要夺天下还真不是说说。不过多铎这小子嘛,哈哈。”

兖州的鲁王朱以派投降之后,多铎堂而皇之地住进了鲁王府,而且让鲁王的嫔妃侍寝,每天一个轮换,此事在鲁南一带闹得人尽皆知。皇太极下诏申斥多铎,他依旧不以为意。十月二十五日皇太极过生日,诸王给皇太极进献寿礼,无非是金珠宝贝,名马古玩,多铎却偏要“别出心裁”。

多铎拿了几件衍圣公府的祭器,送给皇太极作为寿礼。当初山东义军抢劫衍圣公府时做得十分粗糙,把金银财宝洗劫一空,对于各种自己看不懂的东西就堆在那里未加破坏,多铎便取了几件青铜器送给皇太极。还专门训练了一批投降的宗室、官员、孔氏族人、普通读书人,到皇太极的行辕山呼万岁。

多铎这可不是马屁拍在马腿上,而是故意恶心皇太极,你不是说要优礼汉人吗,那我就“投君所好”,“招揽汉人为大清所用”。多铎还利用皇太极给他的名额特许这些人入了旗籍,都剃了金钱鼠尾。

这样一支队伍抬着孔庙祭器穿过河南明统区去给皇太极贺寿,轰动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是另一时空清军入关之后,此举说不定还能强化大清的合法性,而现在崇祯皇帝还在,还有四个开了科举,招揽儒生的政权可以备选。明朝的读书人虽然彷徨,但大部分人并没有像另一时空甲申后那样认为大明和李闯都完了,天下要归清朝了。所以,多铎此举激起了明朝读书人的极大愤慨,甚至有人袭击了这支贺寿队伍,杀死两人。

前任衍圣公孔胤植已被山东义军杀了,崇祯皇帝册立他的儿子孔兴燮为衍圣公。孔兴燮到今年才五岁,曲阜孔氏的事务全由几个侥幸脱逃的族老主持,清军占领山东之后,他们很快就和清军合作了。

就在不久前,李自成刚刚给衢州孔氏南宗的家主封了一个“释奠主祭”的职务。这个职务一无品级二无俸禄,虽然允许世袭,但比衍圣公之位差得远了。

得知北宗出了用孔庙祭器为女真大汗贺寿的丑事,南宗当即站了出来。当年孔氏之所以分为南北两宗,就是因为靖康之变,南宗随宋高宗南渡,北宗留在山东降金。元朝灭亡金、宋后,定北宗为正统,明朝因袭之。现在女真人又来了,北宗又投降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南宗才是孔家正宗!

南宗降闯,便和当年孔家投奔陈涉、刘邦一样,乃是为了吊民伐罪,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而北宗这是什么行径?靖康、崖山之时,北宗就做了蛮夷的帮凶,现在又要再卖一次国!

其实南宗也知道,就算把北宗批倒批臭,闯军也不见得会给他们衍圣公这样高的地位,但不管怎么说,打倒了北宗,南宗成为孔子的正统继承人,总归是有利无害。同行之间果然是**裸的仇恨,不用闯军费心,孔氏南宗已经发起了舆论战,连“易姓改号无非亡一朝,剃发易服是为亡天下”的理论都出炉了。

而明朝为了防止袭击事件再次发生,派军队保护多铎的贺寿队伍,这更让明朝士子悲愤交加。

要说打仗,大部分儒生都是战五渣,要说发动工农,他们也不如闯军,可要是对读过书的人搞舆论战,这些降闯文官的水平真是甩李自成和王瑾十八条街。即便是现在闯军和西军大兵压境,凤阳城中依然有数百儒生正在哭庙,抗议贺寿案。

城外,是闯军“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喊个不停;城内,是众士子高呼“屈辱已极,国格丧尽”。大明朝一副要完的气象。

多铎,真功臣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