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92章 印度的未来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92章 印度的未来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92章 印度的未来

明军的这一次突击十分坚决,仓促迎战的清军竟然被接连冲破两道阵地。单纯的明军来袭或者朝鲜兵哗变都不足为虑,但如果两件事同时发生,那就是很大的麻烦了。杜度也意识到情况不太妙,传令兵连续不断地往来,组织清军反攻。

“制台!再往前冲到就是鞑子营地内了,还要往前吗!”江翥大吼道,周围实在是太吵了,杀声四起,铳炮震天,就算是江翥和孙传庭并辔而行,也得把嗓子吼破了才能有效对话。

“当然冲!冲到不能再冲为止!”孙传庭不顾江翥,高举自己的佩剑催马向前,江翥急忙招呼后面的兵马跟上。孙传庭性格偏激,如果被逼到绝境,他是很容易进入疯狂状态的。幸运的是,他在这一时空的谢幕之地是一处越疯狂越能流芳千古的地方。

“慌什么!明军不过是穷途末路,垂死挣扎罢了。各自守住自己的营寨,别到处乱窜!”硕讬命令道。杜度的决断显然是有问题的,杜度急于反击打退明军,但清军在要起床还没起床的时候被明军吵醒,还没稳定下来就立刻反击,那不是越来越乱。

硕讬的部下没有乱动,而是据守营寨,只要有明军靠近就放炮驱离。孙传庭一个山西人,做三边总督,又到辽东任职,当然选择了他最熟悉的老朋友:蒙古人。明军突入杜度和硕讬营地之间的蒙古人营寨,放起火来。

杜度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向明军和朝鲜军方向攻击了几次,也终于恢复冷静了。他先稳住阵脚,对明军以抵挡为主,集中精锐力量先攻击朝鲜军,朝鲜军的近战能力非常弱,只要突破他们的防线,便可以一举击溃他们。

很多时候,殊死抵抗并不顶用,否则李来亨就在茅麓山反杀了。在清军的突击下,朝鲜军很快就显出了败势。

塔尔摩站在船头,念诵着梵语经文,谁也听不懂他念的是什么,也没人敢打扰他。好不容易等他念完了,陈奇策才问道:“大师,朝鲜的兄弟这样在清兵追击下撤退,损失太大了,让伯船长用炮火支援他们一下吧。”塔尔摩说:“现在潮水正低,大船靠岸太危险了,让周玉那一队上,炮火稍微干预清军即可,一定不能离得太近。”

炮声隆隆,但塔尔摩的心却越来越平静。不管此次行动成败与否,他都创造了历史。

首先,这是他第一次和王瑾、阿贾伊一起联合行动,王瑾和阿贾伊都把自己的部下交给他指挥。塔尔摩最忌惮的对手始终是其他穿越者,经此一役,他对于自己未来可能的竞争对手有了信心。

塔尔摩目前知道的穿越者一共有五个半,那半个当然就是纳敏夫了。塔尔摩虽然不知道“纳敏夫”是什么意思,但是熟悉佛教历史的他对于藏传佛教和固始汗之间的事情还是有了解的。不过,纳敏夫究竟是一个穿越者,还是被王瑾的蝴蝶效应影响的土著,塔尔摩还不能确定。不过塔尔摩认为纳敏夫是穿越者的可能性大一些,因为纳敏夫急不可耐地占领了所有说藏语方言,信奉藏传佛教的地区,尤其是那些在另一时空有领土争议的地区,还有不丹和哲孟雄,如果不是穿越者,应该不会对这些地方这么敏感。

塔尔摩倒不在乎这些,土地只是人所需的资源中极重要的一项而已,说到底还是一种资源。在这些边角之地和纳敏夫争毫无必要,而且现在他也没有这个能力。

斯里兰卡收复失地,对于塔尔摩来说只是最微不足道的一步而已,他的目标是南亚次大陆的统一。天下大国,唯中国与印度耳。统一的中国就算是在大清这个奇葩政权的领导下,也总算是挺过了列强的群殴,以独立国家的身份迎来了革命。而四分五裂的印度则成为了工业时代的垫脚石,孟加拉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血泪和尸骨成就了日不落帝国。

如果不解决印度的分裂,不仅是英国或者法国可能会在一百多年后征服印度,王瑾、纳敏夫、努勒的后人难道就没有觊觎之心?英国东印度公司是怎么做的,这些穿越者都清楚得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以印制印”,军阀混战的国家还缺伪军吗?不管是谁,只要海军力量够强,就能征服印度,这还是因为有其他侵略者干涉,像纳敏夫这样的可能都不需要海军。

外国势力有大海和世界屋脊的阻隔,可以无所顾忌地在印度干任何在国内不能干的事情。就算统治真维持不下去了,实在不行人家来个“印度非故国,长啸返英伦”,留下一堆烂摊子让印度人继续斗个你死我活,人家还能从中取利。

塔尔摩认为,要想在这个时空不重蹈覆辙,必须有一个统一次大陆大部分地区的强大集权王朝。

莫卧儿帝国是指望不上的,这个已经立国一百多年的王朝离盛极而衰不远了,就算运气爆棚再中兴,还能指望它一直坚持到十九世纪末?更何况,印度的语言分裂、宗教分裂、种姓分裂,莫卧儿帝国也是有责任的。

中国这样的国家,想要一个“强大集权王朝”容易得很,随便哪个军阀把其他同行都打趴下,就集权了,然后凭着人口基数就可以强大。底子好,没办法。而印度想要一个“强大集权王朝”,却需要一场真正的革命。

塔尔摩在印度东部搞了这么多年,到现在还在农民起义的初级阶段,实在是国情不同,造反造不动。想在现有条件下直接把印度各邦捏合起来是行不通的,塔尔摩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通通重来。趁着现在民族主义还没形成,直接打碎旧印度,建立新印度。

但是,这是根本干不成的,且不说内部要面临多大的压力,就说外部,大明士绅能请清兵来对付李自成,印度的土豪们就不能请波斯人来对付塔尔摩吗?何况现在印度周边强敌环伺,东有王瑾,北又纳敏夫,西有努勒,真要是塔尔摩和莫卧儿的豪强们打了个天昏地暗,达官贵人们来了个“借师助剿”,那印度的未来是必完无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