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91章 抽签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91章 抽签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91章 抽签

清晨的微光中,急促的喇叭声击碎了黑暗。

“明军来了!”“快迎敌!”清军迅速动员了起来,准备迎战,然而在他们的背后,又燃起了熊熊大火。

“贝勒爷,朝鲜人哗变了!”“慌什么,朝鲜人那点本领,还想哗变?一千人就杀光他们。”

杜度不慌不忙地穿上铠甲。皇太极两次侵朝他都参加了,杀朝鲜兵如刈草,他根本不把朝鲜人放在眼里。

但是他错了,朝鲜的鸟铳手用木料堆成了一道防线,已经打退了清军的几次进攻,这一次,可没有狗官克扣他们的弹药了。

朝鲜也不是坐在那里等着邻居轮番来刷的nPc,壬辰一役,被日本打得险些亡国,但凡朝鲜的统治者稍有一点脑子,怎能不反省。从那之后,朝鲜一直在学习日本的鸟铳。

但朝鲜不愧是大明最忠实的藩属,大明有的毛病朝鲜一条不落全都有,大明没有的毛病它也有。自然,朝鲜的鸟铳队也就和关宁军的家丁差不多,能打倒是能打,在清军和自家朝廷的两面夹击下照样挨揍。

硕讬和杜度对朝鲜兵的压榨虽狠,但还没到要命的程度,本来是没那么容易组织朝鲜兵哗变的。经过两次侵朝战争,清军已经打出了威名,大部分朝鲜兵都是敢怒不敢言,能舍生忘死不顾强弱悬殊进行反抗的人,在哪个国家都是少数。

可是柳琳不反不行了,他老家的父亲来信了,说奴仆起义军打到了他的家乡。柳家对奴仆还算厚道,没受牵连,但是柳琳的兄弟和其他许多亲戚都“从贼”了。

要是按照吴三桂的思路,肯定是把信一撕,说这是假信,自己爹已经死了。带着自己的一万兵马投降大清,然后带着清军直捣济州“为父报仇”。清军到处被朝鲜义军袭击,于是“以朝制朝”,封柳琳为平东王,让他镇守全罗、忠清、庆尚三道……

但柳琳是个正常人,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的政治生涯完蛋了。本来自己领的就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跟着清军来打大明,不管打赢打输,回国之后都会被政敌攻讦。现在自己家里出了这样的事,回去之后能不能保住性命都难说。

既然如此,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你们李朝起家是当年威化岛回军,夺了王氏的王位,你做得初一,我就做得十五。你家祖先作为王氏高丽的将领,出征在外可以杀回来夺王氏的江山,我作为李朝将领出征在外,当然可以杀回去夺李氏的江山,天公地道。如今你李朝朝内党政不断,百姓民不聊生,对外还投降了清朝,反你有什么大不了的?赢了我就是英雄,说不定有帝王之分;只要我打出抗清、废奴两大旗号,就算我输了,说不定在史书上还得是英雄。

于是,柳琳便偷偷克减清军分给朝鲜兵的粮食,并派心腹不断煽动。给有血海深仇的“北虏”卖命,还受歧视,朝鲜兵本就大大不满,煽动他们根本不费多大力气。

最终,因为朝鲜士兵盗窃清军的食物,发生了一次双方士兵的群殴,朝鲜兵打死了两个清军,自己也被杀了五个人,其余参与此事的四十多名朝鲜兵都被清军关了起来。其中两个受伤的不给医治,很快就死了,杜度说,要把其余的人全部活埋,以儆效尤。

于是柳琳就说了,杜度要把我们其余的朝鲜人全部活埋,大家干他娘的吧!

以清军在朝鲜的所作所为,别说柳琳只是造谣说他们要干活埋一万朝鲜人这种“小事”,就算柳琳说清军要把这一万朝鲜人都杀了吃肉,扒下皮做衣裳,炼出油来点灯,最后再拿骨头去喂狗,朝鲜兵也是信的。林庆业的船队已经到山海关好几天了,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林庆业一度被朝鲜朝野寄予厚望,被视为当代小岳武穆,结果就被出卖到沈阳去当人质了。现在他都反了,别人还犹豫什么,李朝的气数也就这样了,大家各凭本事当乱世群雄吧。柳琳决定带着自己的部下去忠清道,理论上听济州的义军总部指挥,实际上自成一军,这样不管将来是什么结果,都能有回旋余地。

在塔尔摩的指示下,朝鲜义军也同意了这种做法,柳琳过去抗清有功,也不是那种残害百姓奴仆的赃官,他主动脱离清军投奔义军,这是应该大力宣扬、树为标杆的事情,如果上来就解除他的兵权,以后还怎么劝降其他将领。

而且塔尔摩也丝毫不担心朝鲜出现军阀,就算将来朝鲜群雄并立,还有闯军兜底,李自成说谁是国王,谁就是国王。以王瑾的为人,除非朝鲜遭到外来侵略,否则他应该绝不会允许一兵一卒进入朝鲜,但即便如此,等闯军打到辽东,恐怕也没人敢不给李自成这个面子。朝鲜可不像日本有大海为屏障,绝不能招惹天下第一的陆军。李自成以天子之信誉保证朝鲜军阀们的生命安全,杯酒释兵权是做得到的。毕竟这些人也就在朝鲜算军阀,放在大顺只能叫土司,还是小土司。

不过,单凭朝鲜军队自己哗变,那只有被清军剿灭的份,这就需要明军的帮助了。这便是林庆业和孙传庭商议的事情:“我帮你的族人南下,你帮我的族人回家。”

清军早就知道明军要跑,毕竟要运走这么多人,得动员大量民船,前后近千条船在山海关靠泊,只要不瞎都看得到。但豪格决定,不要趁机进攻,放他们走,等到山海关明军数量进一步削减,再发动总攻。明军已经穷途末路,逼急了就会殊死一搏,没必要和他们硬碰硬损耗兵力。

正常撤军都是撤走精锐留下老弱,但山海关明军正好相反,家眷先走,留下的都是有必死之心的。谁都知道,当关内守军人数过少,清军一定会发动进攻。但是能坚持到现在还没降清的人中,毕竟还是有许多不怕死的硬汉的。他们已经看开了,按照抽签决定的顺序,能走则走,不能走就留在这里点燃带不走的火药,和清军同归于尽。那些抽签顺序在最后的人,知道自己肯定走不了,对于为配合朝鲜兵逃走而出击非常乐意,冲出去砍杀一番,死也好活也好,总比在城里等死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