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69章 离谱的任务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69章 离谱的任务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69章 离谱的任务

和父亲叙过话,就该拜见母亲了。

对于别的人家来说,继子和继母的关系不那么好相处,但是王瑾的儿子却不用考虑这个,除了孙可望,其他三位本来也没有亲娘,谁嫁王瑾,谁就是亲娘。

“夫君现在才娶亲,真是不好。既然有儿子,十年前就该找个女人照料才是。”阮福玉鼎的官话有山东口音,很容易就能听出是谁教的。

阮福玉鼎的穿着是家居常服,是棉布而非丝绸,与她结婚时广州大宴宾客的情形颇不相符。但是现在闯军高级将领家的女眷,就算在家穿着绫罗绸缎,出门也得换成棉布衣服,高夫人都穿棉的,你穿着一身晃人眼的锦缎,这不是找不自在。

按照阮福玉鼎自幼接受的教育,当着儿子的面开丈夫的玩笑是不合适的。但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并不是一个因血统而获得荣华富贵的贵族,因此这个家庭的礼节也不能照搬安南的贵族人家。

李定国笑道:“爹厉害得很,寻常女人还不如他细致。”对于这位第一次见面的母亲,他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同时也能感觉到,她绝对不仅仅是个相夫教子的夫人,虽然没有什么惊人之语,但是言谈举止之中,都透露出她既有见识也有主见。

女人有见识和主见,很多时候是不被男人喜欢的,尤其是她们的见识和主见超过男人的时候。不过要超越王瑾的见识,可不太容易,至于主见,王瑾何止是有主见,根本就是驴脾气。

而且李定国觉得,王瑾可不是那种会因为不如别人就愤愤不平的人,不管他不如的那个人是男是女都是一样。

阮福玉鼎的学习能力是惊人的,几个月的时间,她的官话就有了巨大的进步,现在正常聊天已经完成不成问题了。她并没有和儿子们交谈太久,毕竟她来到国内没多久,知道的事情也不是很多。四个儿子请安已毕,退了出来。

“爹下午有事,今天下午我们四个聚聚。”孙可望拉着李定国和刘文秀走了出来。艾能奇跟在后面:“咱们这妈还不错,对我媳妇也好。”孙可望说:“虽说我看不出母亲的心思,但对爹有点信心。多少我们想都想不到的事,他就能办到。娶个老婆,多大点事,他还能应付不了。”

李定国叹了口气:“这个年一过,再想和母亲见面,也难得很了。”艾能奇说:“晚上见了爹和他说说,我们四个也跟他一起去。”孙可望说:“爹定的事,你能说动他改主意?”刘文秀笑道:“除非你有鲁智深说因缘的本事,便是铁石人也劝得他转。”

虽然知道剩下的相聚时间已经不多了,但四兄弟还是笑着出了门,越是时间紧迫,就越要笑。

王瑾连儿子都没陪,此时正在陪着一百多人喝酒。

“诸位要去做什么,之前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我就不多废话了。今天只嘱咐最后一件事:你们要做的事,不是一年两年能办得到的,都给我好好活着,等到了京城,大元帅和我再在金銮殿上设宴与你们一起喝。”

王瑾端起手中酒碗,一饮而尽。众人哄然叫好,痛饮碗中酒。王瑾说:“临别前,我再对你们啰唆几句。”

“清朝的历史,你们都已经很清楚了。五十八年前,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起兵的时候,可不是后来那个毁灭辽东的奴酋,生于辽不如走于胡的年代,我小时候也经历过。那时每年都有辽人不堪贪官污吏压迫,逃入建州地界,除了要剃发,别的都比在明朝治下好得多,努尔哈赤也对他们收税,可税比明朝轻,也没有徭役,更没有李成梁的家丁砍他们的脑袋冒功。”

“努尔哈赤他一开始就明白,明朝之朽烂,就是因为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他攻打辽沈的时候,也和我们一样以均田为旗号。可是,当他取下了辽沈,却没有兑现他的诺言。女真贵族们要土地,还要人给他们种地,努尔哈赤他想不出别的法子,就背叛了曾经支持他的汉人。”

“如果二十年前,努尔哈赤肯做英雄,真的能像他曾经许诺过的那样,不分民族,按人丁均等授田。说不定我也剃发了,现在恐怕没有那个范文程什么事了。哈哈哈哈!”

“我们闯军真的均田了,而且真的做到了只按户籍,不按民族,分地也好,永佃也好,凡是编户齐民,皆有地权。所以我做了闯军的侯爵,而不是清朝哪个旗的汉军都统。努尔哈赤年老昏聩时选的那条路,差点葬送后金,现在谁都知道那是走不通的,但皇太极选的这条路,若是没有我们,其实是走得通的。”

“如果虹县战场上输的是大元帅而不是皇太极,那么皇太极那条既优待满洲,又让汉人做稳了奴隶的路,真的行得通。清朝十旗虽然是以民族来划分的,但就算是一族之中,也可以划出身份的不同。靠一个只有几千真正统治者,十几万兵丁的集团,就想奴役天下,要是在以前,谁说出这种想法,绝对会被当成痴人说梦,可现在,皇太极做的这一切证明,这件事的确做得到。”

“所以,送你们去北方,并不是为了消灭清朝,那是早晚的事情,不需要你们这些精英去冒险。之所以让你们去,是为了证明,如果混不上那几千个真正的权贵,爱新觉罗家可不会拿一个余丁当同胞,就算他们都是满洲人也一样。”

在场的一百多人,都算王瑾的半个学生,无论是闯军旧人,还是在南方加入的,都是颇有资历的骨干人员。他们在广州跟着王瑾学习,老师还有郭瑶、赵大富和一些清军俘虏,任务是学习关于清朝的一切。

而现在,算是基本学成的他们就要被派往北方,有的是去指导义军,有的则要执行更加离谱的任务。

不过就算离谱,王瑾也觉得这个任务必须要做,不是为了救满洲人,而是为了彻底断绝闯军中某些人的某些念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