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章 麻田村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章 麻田村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章 麻田村

整个崇祯十四年的下半年,天下局势呈现出令人觉得诡异的平静。

西营忙于收编明军,拿下徐州之后就不再北进,闯营和清军之间被隔断了,李自成也暂停北伐,先恢复虹县之战中的损耗。

纳敏夫占领大同之后,阿济格退回了太原,曹营占领山西南部和河南怀庆,忙于消化地盘,改编义军,没有继续北进。纳敏夫则是专注于攻击那些不肯对额哲臣服的蒙古部落。

唯一还在照旧持续的,就是清军和各地义军之间的战争。

在山西辽州一个名叫麻田的村子,木怀玉刚刚把自己的总部挪到了这里。要不是他和王瑾认识这么多年,凭这个举动,王瑾就得怀疑他是第八个穿越者。

麻田村南边是山西潞安府的黎城县已经被曹营控制了,东边是河南彰德府的涉县,归驻守卫辉的多铎管辖,北边的辽州则归阿济格管,这里既是阿济格和多铎的两不管地带,又能得到曹营支援,就算不住山寨,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村子就建在道旁,所以颇为繁荣,赶得上一般的小镇子,村里还有纸扎铺、布行、染坊、豆腐坊、药铺。之前因为过兵,基本都刘备他弟弟——关张了,过年之后又有几家陆续开始营业。

木怀玉之所以下山,是因为接到了罗汝才的指示,要他在辽州大胆发展势力,尽可能多地控制乡村,以便在曹营大举进攻的时候提供军需,如能在守城绿营兵中发展关系,那为最好。不必非要策反绿营兵,但是在曹营攻击辽州时,城内应当有人造谣或纵火。

至于木怀玉明明是闯军,为什么会听罗汝才的命令,理由很简单,在山西,到底谁是闯军、谁是曹军、谁是明军,根本分不清楚,只能分清谁是清军、谁不是清军。

理论上来说,大明的山西巡抚衙门还存在,而且已经从中条山搬进了平阳府安邑县的县城办公,巡抚是孙元化,布政使是韩霖,但是衙门里的官员半数之前投降曹营的,还有不少河南的穷秀才,剩下部分由之前弃官隐居或者降清又反正的明朝官员,以及生员补足。山西巡抚衙门管辖的武装力量有五种来源:一是郭升领导的前明军,二是曹营的卫戍部队,三是木怀玉的一部分部下,四是山西本地的义军,五是反正的绿营。

这个山西巡抚衙门仍旧打着大明的旗号,实际却被曹营控制。这是罗汝才的聪明之处,曹营没有闯军那么强,采取的策略也不能相同。

现在闯军可以打到哪就直接建立新秩序,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官员、驻军、钱粮,而罗汝才直接面对清军的威胁,主力部队必须集中,况且曹营的野战部队中有大批明军降卒,数量甚至多过曹营老本,让他们去建立政权,一来他们不像闯军军官那样被王瑾逼着学了多年胥吏之学,缺少这样的本领,二来罗汝才也不放心。因此,罗汝才必须尽可能多地团结人,以便迅速稳定曹营在晋南地区的统治。

虽然明廷和曹营是敌对状态,虽然谁都看得出这个山西巡抚衙门其实是曹营的衙门,但既然借用了大明的皮,就给了很多早就打定主意当墙头草的乡绅台阶,也让少数真的受忠君爱国观念约束的人在思想上减轻了一些负担。现在曹营需要一切可以用的人,不管文官还是武官,只要能顶上管理晋南的人力缺口,就算是降过清的也可以既往不咎。

木怀玉现在既受闯军的领导,也拿曹营的援助,李自成的命令和罗汝才的命令他都听。反正这两个人也从来没有互相下令攻击对方,同时接受闯曹两边的命令一点都不影响工作。

木怀玉选了一处大户人家的住宅作为指挥部,这家人三天前刚刚被他灭门了。至于灭门的原因,也没什么大事,无非就是这家人在木怀玉几次“借粮”的时候都没给,而且还向清朝官府举报了。

要是王瑾办这事,还得计较一下谁有罪谁无罪,木怀玉就不管那些了,带兵冲进来见人就杀。

实际上,这才是这个年代战争的正常模式。就连跟着木怀玉一起下山的读书人,也没觉得这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另一时空的袁宗第、王兴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对于剃了发的老百姓,他们还会同情一下,对于和清朝合作的财主,从来都是直接灭门。

“顾掌柜,南边来命令了,辽海行在京畿的分号要恢复,最好连沈阳的分号都恢复了。”木怀玉一边啃着烧鸡一边指示道,“你开店本钱,曹营的人过几天会送来,你姑丈的信也会跟着送来。”

顾葆成说:“去开店是要做什么?”木怀玉说:“以前做什么,现在就做什么,卖人参,卖鹿茸。就当你是普通的生意人,该贿赂谁就贿赂谁。别的事自有别人做,你只管演好大掌柜。”

顾葆成点了点头:“晓得了。”他看了看吃得杠香的木怀玉,想了想,说:“木将军,在下认识您也有四年了,怎么看您也不是个清心寡欲的人,如今曹营也打过来了,道路已通,何不带着家眷去南方享福?”

木怀玉噗噗吐了两块鸡骨头:“你姑丈在广东那么有钱,你不也没走。”顾葆成说:“在下是辽人,建州不灭,不能南迁自安。”

木怀玉说:“我是陕西人,清兵没杀到我家来。可我从小到大认识的人,也没有几个比清军有良心的。穷人吃观音土,老爷吃白面馍,赶上灾年,卖个孩子不见得能换回一块馍。”

“后来我进了八队,有一次和总哨一起,忘了是办什么事了,反正就弄到点陈谷子,都有酒味儿了,凑合煮着吃。我们十几个人,围着个缺口的破锅,喝着稀得不能再稀的稀粥。总哨跟我们说,要是造反成了,没了贪官污吏欺压,把他们多收的那份粮食存起来,到了灾年就饿不死人了,起码每天喝几碗这样的粥,只要不得病就死不了。到那时候,人命可就值钱了,就算死一个长工,起码也得赔二十两银子,比一匹好马还贵。”

一只鸡已经被吃干净了,木怀玉在衣服上擦了擦手:“后来,见识多了,总哨和我们大家心气都没那么高了,天下太平,怕是指望不上,都估摸着就算我们做了官,顶多也就是能少饿死几个人罢了。有时想起来,还是挺灰心丧气的。”

顾葆成说:“看您现在这样,可不像灰心丧气。”木怀玉说:“是啊,可是后来我想明白了,就算眼下天下太平不了,难道再过八百年、一千年,也太平不了?想当年,陈胜、吴广领着几百驿卒,敢去反有百万大军的秦朝,被人写在书上,记了一千八百多年,要是再过一千八百年,穷人的命真的比牛马都值钱了,到那个时候,人们翻开书,上面写着,一千八百年前,有一帮叫闯军的人,让人命比过去贵了五两银子,闯军里有个人,叫木怀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