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4章 皇军不是白来了吗?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4章 皇军不是白来了吗?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4章 皇军不是白来了吗?

当年的东林党人,现在还活着的已经不多了,本来他们也并不是真正的一党,东林是个筐,只要不给魏忠贤舔腚的都往里装,甚至还有阮大铖这样舔的姿势有问题的。

东林点将录上的一百单八将中,大部分当时年纪就不小了,又被魏忠贤害死了不少,活到崇祯后期接受考验的人有十八个。

孙承宗在戊寅之变中殉国于高阳。

钱谦益当初带头归降张献忠,自不必提。

阮大铖为张献忠所杀。

黄公辅归降了闯军,现为刑部侍郎。

解学龙被闯军俘虏之后流放广西。

李邦华的家乡被闯军占领的时候,他正在家守制,至今还是隐居状态。

刘宗周在绍兴老家未出仕,照旧搞学术。

李若星在崇祯十一年本来要出任贵州巡抚,但因为马士英被破格启用,本来要出任云南巡抚的吴兆元调任贵州巡抚,李若星便没去成。清军入关后,他逃回了信阳老家,为了躲避贺一龙逃进了大别山,后来投闯,任工部侍郎。

陈必谦曾任河南巡抚,是闯军很熟悉的对手,他后来进京做了兵部尚书,清军占领京城后,他在逃亡路上染疫病死了。

顾锡畴在张献忠占领其老家昆山的时候躲入太湖,现在时局稳定,他也出来了,本人未仕西营,但顾氏族人为张献忠效力的有不少。

郑鄤还是和另一时空一样因为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入狱了,但因为皇太极和四大反王打得太猛了,崇祯没顾得上杀他,清军占领北京时,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把他放了出来,跑回常州老家,归降了张献忠。

宋师襄在京城失守前不久才被召到京师,不知因为什么,一进京就得罪了崇祯,被下了狱,皇太极占领北京后,将他释放出来,要他出任顺天巡抚,宋师襄不降自尽。

惠世扬在京城失守时任刑部左侍郎,跑回了陕西老家,现在是纳敏夫麾下文官之首。

郑三俊被崇祯罢官,隐居于池州。

侯恂在清军占领京师的时候还待在天牢中,他不敢像宋师襄那样直接对抗皇太极,便一直装病。皇太极知道他是装的,但杀之无益,侯恂名望甚大,留着他还有些用处,便一直将侯恂软禁着。

熊明遇缠绵病榻,一直在南昌老家养病。

房可壮率乡绅献青州降清,出任刑部侍郎。

张凤翔亦降清,任户部右侍郎。

在另一时空,这十八人有九个忠明而死,三个隐居,两个降清后又参与抗清,一个为崇祯所杀,只有三个做了铁杆汉奸。在这个时空,由于阮大铖死得及时,汉奸率进一步下降。

像陈之遴、房可壮、张凤翔这样的,早就让江南清流开除人籍了,要不是西营的治安管控做得好,估计都得有人去烧陈家的宅子了。在还没沦陷的地方,汉奸当然是人人喊打的。

即便是另一时空清朝夺取了天下,这帮降清士人也依然没怎么试图在舆论上赢,依然得承认史可法、夏完淳是英雄。更不要说这个时空清朝能不能长久还不知道,另一时空做了铁杆汉奸,本时空却“身在虏营心在汉”的人也不少。不出于某种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现在大家都不怎么说了。

不过,在另一方面的思想动态上,这些降清士人却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说房可壮、张凤翔这些人,觉得清朝要是只占据黄河以北,然后就和明廷还有四大反王议和,也没什么不好,而陈之遴等人则认为,大清一定要设法一统天下。

原因很简单,房可壮、张凤翔是山东人,陈之遴是浙江人。清朝只统治河北,降清的山东士人的地位当然高,而降清的江南士人则盼着清朝打到自己的老家去,免得和家人、家产南北分离。

但他们仍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和汉军旗人的关系不那么好。汉军旗人多为武夫,而且受清廷信重,至少在皇太极一派的人看来,他们是可以依靠的嫡系。汉军旗人任官走的是专门的旗缺,比科举容易得多,所以科举出身的降清文官对他们不满也就是当然的了。

满洲人骑在我们头上也就算了,毕竟人家是皇军;大家都是皇协军,凭什么你们这帮字都没认全的家伙也能骑在我们头上?皇军来之前你们不过是一群丘八,皇军来了之后你们都敢看不起我们这些老爷了,那我们投皇军不是白投了吗?

但要站在汉军旗人的立场上,这事也很好理解:皇军来之前你们就欺负我,要是皇军来了之后你们还敢欺负我,那皇军不是白来了吗?

不管回家之后怎么骂街,明面上还是要客客气气的,陈之遴立刻打发家人,送谢大夫去刘佐领那里。

谢竹咏心中十分忐忑,她并不认识刘文兴,向木怀玉报告辽州的情报时,才知道刘文兴是什么人。木怀玉等闯军旧人对刘文兴都颇为忌惮,这个人要说多么天才,那也谈不上,可是除了打仗的水平不行,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很全面,办事缜密,有他在,用内应取下辽州的难度大大增加。

果然,当谢竹咏见到刘文兴,对方第一句话就是:“联系一下木怀玉,我有事找他。”

谢竹咏笑道:“刘佐领这是想立功想得痴了,拿我当细作。”刘文兴说:“行了,不用这么糊弄,你们搞的那点手段,粗陋得很。那豆腐坊早就露馅了,你们还不知道呢?上次征用牲口,把豆腐坊的驴牵走了,那掌柜的演得太过了。老子也当过穷人,知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无门的人是什么样。他哭得跟死了爹似的,这年月,和丢驴比起来,死爹算什么。”

刘文兴的对这个问题是有经验的。爹妈饿死了,做儿女的除非是还不懂事的小孩子,否则再难过,也得想办法继续活着,想办法让家里其他人活。而家里最值钱的生产工具被人抢走,今后不知道全家如何谋生那种绝望,与单纯的生离死别的悲伤是完全不同的。

谢竹咏叹了口气:“那好吧,您要转达什么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