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8章 赶走朱由检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8章 赶走朱由检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8章 赶走朱由检

此时在城外,四大反王正忙着叙旧。

“二弟,三弟!”

“大哥,三弟!”

“大哥,二哥!”

“嗯,大家好啊。”

纳敏夫在这里颇有些尴尬,他的队伍虽然也来自陕西,但是并非自延安、榆林一带起家,这就终究隔了一层。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待他都很客气周到,但一点亲近的意思都没有。

不亲近也挺好,非亲非故的,上来就和你亲近,多半是想谋财害命。

随同四大反王前来的,还有一大批文武官员,他们中有的是旧相识,有的虽然不认识,但也能拐弯抹角地攀上关系。

“惠先生不知是否还记得我。”李自成问道。跟着纳敏夫一起来的包营文官之首惠世扬年纪已经很大了,他想了半天:“老朽着实不记得曾与大帅谋面。”

李自成说:“那是我九岁的时候,我在惠先生家里放羊,有一次羊丢了一只,管事的要打我,惠先生说:‘一个小孩子,怎么不得比一只羊金贵,不用打了。’”

惠世扬连声道:“惭愧,惭愧。”李自成说:“您有什么可惭愧的,要是做官的都这么想,天下哪还有不太平的道理。您是对我有恩的。”

张献忠笑道:“拿下开封之后,这天下便只剩我们了皇太极了,这人数着实多了一点,五个皇帝,可不大好相处。上次我对老李提出的办法,你们两位也同意了,那么此次废掉崇祯之后,我们便用这个办法选举皇帝。”

“一个贝子算一票,一个贝勒算两票,一个郡王算三票,一个亲王算四票,以其被杀、被俘或投降时的爵位为准。皇太极本人算十票,如果皇太极死自己病了,由其他人出任清帝,则这人算五票。待到消灭清朝,所有击杀、俘虏或招降过建州贵族的势力,不限于我们四家,皆可投票,到时候选出谁做皇帝,谁就是皇帝。”

“当然,舒尔哈齐、褚英、莽古尔泰、德格类这几个贝勒不能算,老李你要是说努尔哈赤杀过两个贝勒,所以你收降的他那个小儿子也有四票,那可就是玩赖了。”

纳敏夫说:“李大帅杀了颖郡王阿达礼,还有特尔祜和班布尔善这两个贝子,张大帅杀了贝勒费扬武,罗大帅逼降克勤郡王喀尔楚浑,我擒获贝子满达海,是这样吧。岳讬怎么算?”张献忠说:“他那三票算是袁时中的,袁时中现在虽然受闯军指挥,但还没决定最终投奔谁。”

罗汝才说:“若不是闯军的兄弟帮忙,我没那么容易拿下辽州,喀尔楚浑这三票,应该分一票给闯营。”张献忠说:“那是你们两个的事了,反正规矩就这样定了,大家都没意见吧。”

李自成、罗汝才、纳敏夫均无异议。张献忠这个办法简直是匪夷所思,自打有皇帝这个职业开始,哪有皇帝是这样选出来的。但是除了打一仗,恐怕也就只有这个办法了。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那么,怎么证明你兵强马壮呢?要是不开战,那也只有这种办法最公平了。

罗汝才说:“选出个皇帝容易,但选出皇帝之后,其余三个人怎么办,那就很麻烦了。”纳敏夫笑道:“我倒是不麻烦,料来这个皇帝我也选不上,到时候我把陕西舍了,还当我的总可汗去。”

这件问早晚题能解决,但不是现在能解决的。张献忠这个主意要多扯淡有多扯淡,但是想在乱世之后最强的几个军阀中和平地弄出一个皇帝来,这事不本来就是扯淡吗。要么打一仗,要么就得用扯淡的办法。至于扯淡之后的处理方案会不会更加扯淡,只有到时候再说了。

开封城内的骚动,城外的人是知道的,但是他们没有动,即便四大反王都知道一定会有人在这场乱局中死去,他们也依然谁都没动。他们要给崇祯充足的表演时间,将明朝仅存的一点威望抹去。

张献忠说:“在南京这些天,俺老张也曾读书,南京皇宫里,存着朱元璋写的《大诰》,俺本以为他是个英雄,谁知读了才知,也是个混账驴球子。”

张献忠从侍从手上接过书来,翻到夹着书签的一页:“且如元政不纲,天将更其运祚,而愚民好作乱者兴焉。初本数人,其余愚者闻此风而思为之合,共谋倡乱。是等之家,吾亲目睹。当元承平时,田园宅舍,桑枣榆槐,六畜俱备,衣粮不乏。老者,孝子顺孙尊奉于堂,壮者继父交子往之道,睦四邻而和亲亲,余无忧也。虽至贫者,尽其家之所有,贫有贫乐。纵然所供不足,或遇雨水愆期,虫蝗并作,并淫雨涝而不收,饥馑并臻,间有缺食而死者,终非兵刃之死。设使被兵所逼,仓惶投崖趋火赴渊而殁,观其窘于衣食而死者,岂不优游自尽者乎!”

张献忠说:“我过去和杨嗣昌打仗的时候,听人说杨嗣昌作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说我们‘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后来我收降了不少杨嗣昌身边的人,他们说杨嗣昌并未说过这句话,后来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这可不是区区杨嗣昌能说出来的话,是大明太祖皇帝的宝训。”

李自成说:“我在凤阳的时候,见过朱元璋给他父母立的碑。那上面说郭子兴是‘雄者跳梁’,他朱元璋父母被元朝暴政逼死,他在给父母立碑的时候却以‘元纲不振’四字轻轻带过,然后一个劲地骂红巾军,连‘元兵讨罪’这么没有廉耻的词都用上了。”

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三人,刚造反的时候都很崇敬朱元璋,可是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原本的崇敬都化作了厌憎。

罗汝才叹道:“成王败寇啊。不知要是我们四个火并起来,赢的那个会怎么说其他人。”李自成说:“倒也好办,找个明朝降官背锅,说是误中他人奸计,错杀兄弟。”

张献忠和罗汝才都笑了起来,但纳敏夫却觉得这个剧情听起来似乎有些耳熟。不过还好,“误以为曹帅和左良玉勾结”总比“代大元消灭反贼”强得多了。

罗汝才说:“今日我们便做个约定,无论谁做皇帝,其余三人,还有王左挂、横天一字王、紫金梁、高闯王四位的身后名声,都不能有丝毫污损。”李自成说:“这件事现在就可以办,等赶走了朱由检,便可为他们四位立庙。唉,可惜不沾泥,也是一位豪杰,怎奈其志不坚,有始无终。”

张献忠说:“我这个办法,是荒唐了些,说不定我们四人日后还要兵戎相见,但我信得过大家,都是光明磊落的好汉子,不会靠污蔑兄弟去捧财主们的臭脚!赶走朱由检,灭了皇太极,之后谁亡谁存,皆凭天数!”

好些之前没参与决策的人,都从这些话里听出了奇怪之处,赶走朱由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