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34章 天下大乱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34章 天下大乱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34章 天下大乱

“汀州知府党山陆,之前原本只是个伙计,衡州建政之后他才从陕西跑来投奔,说是以军功授官,可这军功全都含糊不清。”

田见秀对于汀州事件十分不满,在会议上高声质问。刘宗敏说:“那会儿用人哪有那么多讲究,是个人就用。还有两年就从秀才做到巡抚的,这算什么,说到底,还不就是因为他姓党。”

党家本身就是以家族为纽带组织起来的,家里的亲戚着实不少。既有跟着党守素一起到南方来的,也有后来陆续从陕西老家跑来投奔的。作为带资入股的加盟者,党家在闯军内部地位很高,虽然在野战军中只有党守素一个果毅将军而已,但是党家的其他成员各封官职,飞黄腾达的着实不少。

汀州知府党山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年纪不大,但论辈分来说,是党守素的叔祖父。作为一个当铺的学徒,他略微识字,懂得简单的算数。所以他做官的起点就是知县,很快升为知府。

当初嘉陵江血战时,众反王纷纷弃李自成而去,混天星郭汝磐、薛仁贵焦得名、争食王王友进三人却跟定李自成,焦得名更是战死在嘉陵江畔,因此衡州建政之后,对于焦党两族历来是十分优待的,只消不是个傻子,至少也给份差使做。就算不做官吏,也在闯军有投资的商户工作。

焦得名和孙可望的母亲焦氏连宗,焦氏又嫁给了刘宗敏,使得这其中的问题更为复杂。焦党两族又是带资入股的诸侯,又是烈士家属,又是目前闯军的二号人物刘宗敏的家属,这样的背景,想要权要钱,都不用贪赃枉法,用合法手段就足够了。

就拿这次的汀州事件来说,闯军高层分析了半天,居然分析不出这件事中到底谁犯法了。之前收受贿赂的税吏当然是犯法了,可是人家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根本没办法收集证据。

刘宗敏说:“除了玉峰你,哪有不给自己亲朋故旧安排位置的。党山陆能做这个知府,是我打过招呼的,你要说我这事做错了,我没得说,认错。但你要是觉得用故人这事有问题,那就没办法了。”

田见秀不要说在这个年代,在三百多年后都算异类,凡是亲戚朋友来投靠的,他都是拿自己的俸禄接济然后送走,不给他们安排职位。就算是二十世纪的革命者,这么干都会被亲戚认为是不近人情。

闯军虽然不至于连欺压过自己的地主都赏给三十顷地,而让穷人去给老爷做佃户长工,但是在“以德报德”方面做得极多,不说把李家站的野狗都弄成军犬,也相差仿佛。凡是手头有点权力的,至少安排自己的亲戚做个胥吏、皇商。权力越大,安排得就越多,所以李自成的家乡父老是走后门走得最多的,其次就是蓝田县刘宗敏的亲朋故旧。

王瑾倒是没亲戚,可这种事他也没少干,只要是辽人都是他亲戚。闯军中的辽人绝大部分都是投诚的明军士兵,其中退伍的人基本上都会成为胥吏。

闯军的权力可不是人民授予他们的公权力,而是他们抢来的封建君权,李自成是君王,其他人的权力是李自成授予的,“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什么叫“臣”呢?《尚书》有云:“马牛其风,臣妾逋逃。”“臣”就是男性的奴隶。清朝有“奴才”和“臣”的区别,但其实“臣”就是“奴才”,只不过“臣”这个词用的时间比较长,有了引申的含义,听起来好听一些罢了。黄宗羲批判现在的君主制度是把天下当作皇帝一家一姓的私产,从三百年后的视角来看,说得太对了,但是在这个年代的大部分人看来,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所以,这个年代的军功勋贵的逻辑是:我为主君立了功劳,所以主君把权力分给了我,权力和俸禄一样,都是主君的赏赐,那用权力来照顾家人不是天经地义吗。

就算是田见秀,他的逻辑也不是“我不管其他侯爵是不是有这样为亲人做安排找位置的事,这种事,我田见秀是不会答应的,闯军不同明朝,是因为闯军是为百姓谋幸福的,而不是为自己的私利去奋斗”,那太过玄幻了。田见秀的理由是,天下未定,就开始任人唯亲,容易阻断贤路,也易于滋生贪蠹,对闯军是不利的。

但就算是这个理由,此时也是不被人接受的,尤其是现在的很多岗位根本不需要人有多高的才能,只要求做官的人不太蠢就行。秀才的四书五经和当铺的账本也没什么区别,反正都和治国没有关系。一个府的三班班头、六房书办,以及钱粮、刑名师爷,倒还需要专业技能,而知府如果仅仅以维持现状、不惹麻烦为目标,那么牵条狗来都能当。至于贪的问题,天下能有几个不贪的官,大部分情况下谁上都差不多。

李自成轻咳一声:“党山陆的官是怎么来的,今日就不必议了,只说汀州、泉州两事的善后。”刘宗敏说:“基调得定下,被夺了佃的那些人不能有罪,否则就天下大乱了。”

刘宗敏定义中的“天下大乱”和士大夫所说的“天下大乱”还是不同的,在士大夫看来,穷鬼被收了几亩地就敢舞刀弄枪的,才叫天下大乱。

田见秀说:“但是知府和卫戍部队的威武将军也不能定罪,他们做的事在律法上找不出违犯之处。”田见秀明知道知府和威武将军肯定在里面拿了好处,但是他更担心没有法律约束的随意刑杀带来的危险。

刘宗敏和田见秀的立场一下子又倒过来了,列席的其他人都有些尴尬,这两位和李自成讨论,别人谁也不敢贸然插话。不要说李自成的想法,连这两位权将军的想法都摸不清楚,谁敢乱说。

这个时候,还是得宋献策站出来说话:“小农之利不可夺,这是本营奉天倡义之根本,永佃之田,不能轻易夺去,可使他们以十年为期,把之前三年欠的地租分期补上。之前多交地租之人,不能把佃权转给他们,那退回地租便是。知府按交租文书断事,亦不能算不对,罪自然是谈不上的,但下吏舞文弄墨,知府受其蒙蔽,过错还是有的,罚三年俸禄如何?威武将军弹压械斗,乃是分所当为,自然也是无罪,可未能分辨其中情由,出手又过重,也是有过错的,也罚俸三年吧。至于死于误会的三人,厚抚其家眷即可。这租税佃地之律法,看来是有漏洞的,可请刑部选一侍郎前往福建督办此事,回来之后,再议修订律法之事。”

李自成说:“宋先生稀泥和得甚好,就这样办吧。”

虽然李自成说宋献策和稀泥,可这句话并没有什么贬义,当农民战争的狂飙过后,流寇变成了官府,改革自然就变成了和稀泥。开局三板斧没有砍掉的东西,以后也不可能砍掉了,巩固住现有的成果,才是闯军目前的首要任务,李自成也得做个和稀泥的,何况宋献策,打死三个人罚俸三年,已然不错了。

稀泥和得好的,那是有功于国的大功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