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一百六十七章 朝廷变动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一百六十七章 朝廷变动

作者:俊秀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30:14

第一百六十七章 朝廷变动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正文卷第一百六十七章朝廷变动刘扁鹊在天子新年赐宴的第二天,大年初二就急匆匆的带着助手和学生们,一起去往了湖南。

因为这事儿,来到京城拜会了刘仁怀的苏小松,也赶紧跟着一起回去,给他们打下手。

幸好湖南那边过年前就开始了准备,倒不会显得手足无措。

事实上,苏小松对于柳铭淇发明的治疗血吸虫病的两种药都怀有怀疑的态度。

毕竟这也太玄了。

他看了柳铭淇制造出来的那些药丸,就是白色的小圆粒,看起来没有任何的药物味道。

柳铭淇说,吃上七天的时间,大致上就能有很大的改善,十四天应该能治好。

这样的疗效简直是难以想象。

可苏小松也没有提出反对,因为之前柳铭淇发明的磺胺粉就是这样的,平凡无奇,而且大批量的生产,居然效果奇佳,堪称神药。

本来刘扁鹊还想要带着苗秀秀一起去湖南。

苗秀秀自己也愿意去。

最后还是柳铭淇劝阻了他们。

苗秀秀都不在的话,两个小皇子如果有个感冒伤风什么的,那可就难受了。

虽然现在两个皇子都活蹦乱跳的,长得挺好,但小孩子的抵抗力要差一点,必须要谨慎再谨慎。

这么一年的时间里,刘扁鹊一直在京城,也一直在教导苗秀秀,所以本身就擅长妇科的苗秀秀,对于儿科的研究也有了十足的进步。

所以她能留下来,让皇帝总算是安下了心,同时也吐槽刘扁鹊简直不是人,根本没有给他这个皇帝一点面子。

但为了让刘扁鹊之后还能回到京城,景和帝只能按耐下不满意,笑着批准了他离开的条子,还派了不少千牛卫去保护他。

做皇帝做得这么憋屈,除了景和帝,也没有几个人了。

过了正月十五,皇帝第一次开始大朝,刘仁怀果然是在大朝上面被任命为副相,接管了钟昶原本的协调刑部和礼部的职权。

钟昶就专注于统领户部。

这么两年时间以来,钟昶除了本身的职务外,还接管了南宫忌的户部,这就让他非常的忙碌。

再加上户部接二连三的出问题,然后天灾**不断,又有各种战争,所以钟昶是忙得心力交瘁。

现在有了他的好朋友刘仁怀来结果其它的职务,他专门管户部的话,也就能更用心在民生上面,极大的提升大康的粮库和钱库。

这可不是小事儿。

一旦大康的钱粮充足,老百姓安居乐业,那么就算是再来十次前年的大规模战役,大康都能挺得住。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历来大康的副相之中,一定有一位是全身心投入户部的重要原因。

另一位副相则是要全身心投入到吏部之中,这个官员的选择也很重要,所以也必须专门有一个人来管辖。

葛松道这位副相,更注重与兵部和工部,这显示了以后大康的一个发展方向,那就是一方面修建道路和水利建设,另一方面要好好的教训那些残忍恶毒的邻居们。

但是和之前不同的是,刘仁怀还多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大力的拓展海贸商务。

这一点也可以理解。

大康从去年开始,便已经断绝了和室韦、西羌、回鹘、乞颜、东瀛、南诏的交易,使得商税足足减少了三分之一。

要不是去年的内需强悍,不断的增加了需求,恐怕大康又得勒紧裤腰带一年。

对敌人的封锁不能停下,但是必须要有好的收入增加点,不然老是靠内需是不行的。

这个事儿柳铭淇给景和帝讲过,也跟丞相大臣们谈论过。

他们也觉得海贸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

毕竟做海贸可以去很远的地方,也能有更多的人来买,而且能做海贸生意的商人们也更多。

江南、福建、广东这些地方,成百上千的海商们都在海外做生意呢。

现在海贸一年的赋税收入大概是一千二百万两。

如果能把这个数目提升一倍,那么大概率是能覆盖在陆地上的损失了。

刘仁怀之前就是江南总督,对海贸了解很多,所以这一次让他来统管整个儿的海贸,大家都放心。

并且因为有江南总督的经历,他根本不用担心下面的人阴奉阳违来欺骗他。

哦,对了。

苏凤已经正式被认命为江南总督。

一方面是刘仁怀的推荐,同时朝廷考虑到苏凤的执政理念和刘仁怀差不多,能萧规曹随的继续维持江南的发展,

另外就是之后要大力发展海贸,那么苏凤肯定能好好配合刘仁怀。

最后一点,虽然苏凤的资历不够,比如说他应该先去别的地方担任总督了再说,然后才能接任江南总督这天下第一总督的位置。

但是呢,苏凤在前年抗击倭寇的作战之中,表现得非常英勇和从容不迫,大大的延缓了倭寇入侵浙江中部和东部的步伐,保住了最膏肥的地盘。

正是这个的加分,才让不少大臣都同意苏凤的晋升。

而一旦苏凤成为了江南总督,最多五年过后,他便会入京,成为副相。

这就是机遇改变命运。

倘若没有倭寇入侵,五年之后苏凤能不能担任江南总督都不一定,更别说是有入京当副相的机会。

……

朝廷里面最让人烦恼的人事变动,其实不是刘仁怀。

刘仁怀担任副相是众望所归,根本没有任何的势力敢阻挡。

哪怕是那些不喜欢刘仁怀的人,也深知在这事儿上没有任何使坏的办法——皇帝首先就不答应。

皇帝如果坚持起来,那就是两败俱伤的下场,谁的脸上都不好看。

更别说早在二十年之前,大家就知道刘仁怀会入阁拜相了,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此时让大家苦恼,或者是让大家暗自里争夺的,还是户部尚书的位置。

你很难想象,身为六部数一数二的户部,最近两年多的时间里,居然没有尚书。

而且实际上掌管户部的,都不是副相,而是已经被革除官职的前副相南宫忌。

南宫忌虽然被革职了,但他的武英殿大学士的职务还在,所以协管户部在法理上面勉强能过得去。

再说了,南宫忌在户部耕耘数十年,他回来掌控户部,户部一切的事务无论大小巨细,人家都玩得转,下面的人有什么敢糊弄的?

所以两年多的时间里,南宫忌把户部管理得井井有条,无论情况多么艰难,都维持了下去,没有出大问题,这便是一个很大的功劳。

也是因为这个功劳,皇帝和丞相们都决定了,等到南宫忌功成身退的那一天,就给他封一个侯爵,还是给予他最大的体面。

南宫忌今年就要满六十四岁了,因为这几年国家事情多、户部负担严重的缘故,他衰老得很快,退下去也就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情。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南宫忌之后,谁来担当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不但掌管着天下的钱粮,是天下最大的财神爷,更是下一步进入文渊阁的坦荡通途。

如果你担任了户部尚书,只要不出现太大的问题,那么成为副相是妥妥当当的事儿。

你说说看,这么一个好位置,怎么可能没有人惦记呢?

当然了,能惦记这个位置的人,或者说背后的大佬们能推出来的人选,并不多。

现在最有希望的是两个人。

第一个是户部左侍郎罗南靖。

景和三十一年的粮仓案件中,无数的漕运衙门、户部的官员被抓或者被杀,整个儿遭受了重创。

但户部也并不是全军覆没。

当时主管户部田地的正四品户部郎中罗南靖,就是难得的亮点。

经过绣衣卫三番五次的调查,都发现罗南靖刚直不阿,勤奋克俭,并无一丝的陋习。

一开始高敬根本不信,亲自去询问和查阅卷宗之后,才确认了罗南靖的清白和难得。

所以当时的户部左侍郎管海兴被斩之后,罗南靖就一跃成为了户部排名第二的户部左侍郎。

倒不是他非常能干,实在是因为户部左右侍郎一个被杀一个被流放,另一个挂户部侍郎衔的储粮仓场司主管也被斩了,没有一个能顺延成为左侍郎的户部正三品官员。

因此正四品的罗南靖一口气跨过了许多人一辈子都跨不过的难关——越过从三品,直达正三品。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罗南靖兢兢业业,把户部的具体事物执行得很好,深得南宫忌的信赖和倚重。

而身为儒家嫡系的他,当然被一群儒家大佬们力推,想要顺势再成为从二品的户部尚书。

如果真的如愿以偿,那么罗南靖也是创造了一个小小的记录,五年就能连升三级,而且是从正四品开始升任的,这个更加了不起——比起从正七品、正六品开始连升三级要困难百倍。

一旦让罗南靖成为了户部尚书,以他的性格,还有他待人处事的风格,不想成为副相都难!

未来十五年内,朝廷一定会同时有两个法家子弟出身的副相,法家的势力一定得到疯狂的膨胀。

罗南靖的出现,就是儒家大佬们的一步棋。

无论在什么时候,儒家的后备力量一定要足够多,足够好,才能稳稳的压住法家这个大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