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六五一章杀人不用刀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六五一章杀人不用刀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8:39

第六五一章杀人不用刀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六五一章杀人不用刀

全旭非要拉着唐王朱聿键找南阳知府陈振豪去过户,这让朱聿键感觉没有必要。

全旭却一本正经的道:“这是九百多顷田,是你赠送给我的,不是我骗来的!”

陈振豪心中唏嘘不已,这本来就是骗来的啊。

可作当事人,唐王却没有任何一丝被骗的感觉,朱聿键一听全旭有质疑他,顿时就火了:“你未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九百多顷良田本王既然送了你,就不会反悔再要回来!”

“亲兄弟明算账,一切以契约为准!”

朱聿键无可奈何的道:“那好,我们去衙门!”

其实不用去知府大人就在唐王府,这事随手就可以办了。趁着唐王气在门口叹气的时候,陈振豪压低声音道:“侯爷,军将私下结交藩王可是大罪,你就不怕朝中御史狠狠的参你一本,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全旭淡淡的道:“我这不是结交,而是跟他做生意!”

“这已经超出来了做生意的范畴吧?这九百多倾田可价值**十万两银子,你卖给他唐王什么东西?”

陈振豪虽然参与了大部分全旭与唐王的会谈,可问题是,他与唐王有没有私底下进行深入交流,他就不知道了。

此时的陈振豪也非常担心,全旭是一个能臣,治理辽东,把辽东从一片荒芜,治理成了现在的东北粮仓。

统领兵马,打建奴,建奴被打得没有脾气,可问题是,一旦全旭与朝廷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么对于大明来说,无疑就是灭顶之灾。

作为地方官员,陈振豪非常清楚大明军队的真正实力,以南阳卫为例,明面上南阳府有五千六百兵员,可事实上能打仗的就白玉麾下三百家丁兵,相当于二十比一。

同样的比例细算下来,大明两百万军队,能拉出来了十几万能战之兵就不错了,可问题是,辽东新军绝对是大明精锐中的精锐。

别看这次从山东到河南,全旭杀了三个知府,十五个知县,把两个知府打得生活不能处自理,抄了将近五百家,可这些士绅只敢弹劾,却不敢造反。

作为南阳知府,自然深知那些地方豪强的尿性,南阳境内土匪多如牛毛,这些土匪,十有**都与那些士绅豪强有关系,那些不方面他们出面干的黑活,脏活,都是这些土匪出手,可惜,为些土匪,无论是有多少人,无论是山寨有多坚固险要,在全旭的军队面前,都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可是,一旦朝廷与全旭决裂,对于大明而言,绝对不是好事,现在大明可是多事之秋,像全旭这样的能吏,实在是太少了。

在听到朱聿键送了九百多倾良田给全旭,唐王妃曾氏有些不解,不过,曾氏之父是江西南昌府的廪膳生员曾文彦,也算是出身书香门第。这样的女子,属于是双手不沾阳春水,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她只是感觉送人东西就送了,反正唐王府不差钱。

“大王你真的转让了九百顷田给他?”

朱聿键点了点头:“是的。”

唐王妃曾氏问道:“这是为何?”

朱聿键兴奋的笑道:“无它,只想请侯爷帮忙把庄田经营好,自给自足,免得年年都要官家供养,百姓胥怨。”

唐王妃惊讶的打量着唐王,咦,王爷气色很正常,没发烧啊,难道他病了?

或者说是他幻听了?

陈振豪望着全旭问道:“你有办法帮唐王把庄田经营好?”

“小意思!”

“那你打算怎么帮他?”

“简单,改善一下灌溉系统,购置精良的农具、优良的种子和肥料,再种些经济作物,基本上就能收入翻番了。”

陈振豪打算抄作业呢,就好奇的问道:“你打算种什么作物?”

杨梦龙说:“亚麻、土豆、苎麻、西红柿、辣椒,多了去了。我最看好亚麻,它的籽可以榨油,籽皮可以熬胶,皮可以剥取纤维织成精美的亚麻布,简直一身是宝啊!”

陈振豪小心翼翼的问:“亚麻……是什么?”

“我的知府大人,你该不会连亚麻是什么都不知道吧?”

知府大人很诚实的摇头,表示自己真的不知道。

全旭解释道:“亚麻是麻科植物中的一种,生长迅速,纤维十分丰富,用亚麻纤维织出来的布平整细滑,柔韧耐脏,吸湿性强,古代的阿拉伯人和现在的欧洲……也就是泰西,都是用亚麻布做衣服的!唐王府还有将近两千顷庄田,我打算将这庄田分成四份,轮着种,一年种四五百顷,织成布拿去卖,肯定很赚钱的!”

“嗯嗯,听起来不错!不过,亚麻种子在哪里?”

“种子自然是我来提供!”

全旭摆摆手道:“小意思了,你需要吗?如果需要,我也可以提供给你亚麻种子,或者是红薯、玉米、土豆、都可以,只要你拿钱!”

全旭并没有想过把所有的士绅全部干掉,干掉一个阶级,那也需要新的阶级就会出现,比如说世族和门阀,唐朝的时候,因为门阀政治走向了巅峰,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在这个时代,五代十国战乱频发。

武人当政,大杀四方,血流漂杵,于是,门阀就被从**上消灭了,结果呢,他们只是换了一个壳子,在北宋,门阀成了士绅阶级,重新屹立在那个舞台上。

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时期,都是在重复着历史的重复,如果太祖还活着,看着现在中国的一切,他会活活气死,历史只是一个轮回而已。

全旭决定带着开明的地主,完成资本阶级的新兴革命。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朱聿键当众烧毁账本、卖身契的疯狂举动一下子传遍了整个南阳,激起千重骇浪。而他随后关于废除一切不公平的协议,把佃农变为雇工,每个月按时向佃农支付工资的举措更让南阳人认定,这位唐王继承人已经疯了!

明明有大量免费的、不管怎么剥削大家都觉得天经地义的贱民,放着不用偏偏要支付一大笔钱请他们给自己干活,那不是疯了是什么?

最疯狂的是,这位唐王还拨出钱来帮那些佃农修葺房子,购置大批钢制农具发放给佃农,嗯,对了,还要建学堂供佃农的孩子读书识字!

他是嫌自家的钱太多,还是产生了错觉,把那些泥腿子当成了大爷?

“我看啊,这位唐王准是中了邪了!”

“哼,依我看,他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这还叫没安好心哪?如果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你也给我拜一次好不好?”

“大概是他觉得祖辈刮地皮刮得太狠了,不好意思了,想弥补一下吧?”

“哼,他祖辈造的孽,他还得清么!”

“看看吧,看看吧!”

唐王府的举动像是往湖面扔下一块巨石,激起千重骇浪,整个南阳城都震动了,大街小巷,茶楼酒肆,到处都在谈论他的事情。

平民百姓在惊讶之余又有几分怀疑和不信,自认为见过世面的商贾冷嘲热讽,而家有良田千万顷的地主面色则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普通老百姓大概觉得是好事,但是对地主来说,却是糟得不能再糟了。

唐王府拿出的劳动合同是一天管两顿饭,每天干四个时辰的活,到农忙时节适当延长,每个月可以拿到八百文钱,这八百文钱在南阳府可以买下差不多两石麦子,也就是三百七十六斤,这些粮食足够养活一家人不用饿死。

虽然说,这工钱比辽东更低,可最诱人的是,如果给唐王府干活,子女可以到唐王府办的宗族学堂就读,妻子和女儿也可以到唐王府办的工厂里工作,工资另算!

没有在最底层挣扎过的人是很难想象这些条件对于一个穷苦的农夫而言有多大的诱惑,这下可惨了,那些泥腿子还不削尖脑壳往唐王府的庄田挤,他们的佃农很可能一夜之间跑得一个不剩的!

这是全旭给唐王支的招,他不用超过全记的企业,幸福是对比的,很多国人感觉漂亮国这也好,那也好,去漂亮国看看,他们连过的连狗都不如,心酸自知。

唐王府不用超过全记,只需要比其他地主好就行了。

由于唐王府的动作,这让南阳府的佃户产生了大量的逃亡潮,只要百姓愿意逃,唐王府接收不了的百姓,全旭要。

他们可以去吕宋,也可以去台湾,也可以去琼州府,那里分房子、分土地,也可以以两成利息获得贷款,购置牛羊马匹和耕具。

在听说南阳府有了可以直接移民的机会,尽管是去吕宋,可是听说八百亩地,却吸引了大量的百姓移民。

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有三十余万人报名,南阳府的人口锐减到了八十余万人,南阳知府迅速出台规定:“撂荒三年,土地收回国有!”

地主们哀叹田越来越难种了。

佃户跑光了,有的地主也被迫选择提高标准,适时的提高了佃农的待遇,让他们吃得饱一些,穿得暖和一些。

唐王府所具备的一项独有的优势是,农户跟唐王府的合约是有期限的,期限一到,农户可以选择续约,也可以选择解除合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