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揭帖栏

太子别动 第一百一十五章 揭帖栏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一百一十五章 揭帖栏

二月二龙抬头当日,在京师百姓涌去粮店抢粮的时候,开在京师内城九门附近的彩票点,被同时贴上了揭帖。揭帖揭露礼部尚书徐琼的两大罪状。

至此揭开了弘治十二年黑色二月的开端。

京师热议徐琼、偷偷摸摸隐喻张皇后的时候,弘治帝昏迷的消息如惊雷一般传遍天下。

大明上下恐慌之情还没有蔓延开,彩票点被撕下的揭帖重新粘上,其后附上太子监国的重磅消息。

九岁的太子能监国吗?

朝野内外并不知道太子是否有履行监国的能力,但京师的局势并未发生动荡。皇宫稳妥,朝堂安稳,京师与平常无异。

一日后,弘治帝醒来。

官员们没有在奉天殿坍台上见到清醒的弘治帝,没有看到太子监国消息被撤下的痕迹。等了半天,等到了朝阳门有运粮队伍络绎不绝送粮入囚牛商行。

京师缺粮的谣言起源于户部的一则通告。户部通告京师官吏,二月俸禄取消禄米改发囚牛宝钞。直隶有资格食廪的生员、秀才、举人等同样接到官府通知,二月的廪米取消,改成囚牛宝钞。

不知怎么的,传出去变成了京师缺粮。年前缺粮饿死人的消息太吓人,造成了京师百姓恐慌性抢粮。

看到一麻袋一麻袋的大米运抵囚牛商行,人群中有人猜测户部取消禄米、廪米的原因在此。

很多人说,京师不缺粮。不然弘治帝也不会取消山东去年的夏粮。江南的粮食运不来,不还有湖广嘛!

百姓围观时,有一个麻袋从脚夫的肩上掉落,洒出一地的大米。囚牛商行装不下,紧急联系总督仓场,把大部分大米暂存在皇城四仓的东安门仓。有官吏能证明存入东安门仓都是货真价实的大米。

为了澄清虚假消息,彩票点宣布生肖彩票、时时乐不再接受大米和宝钞购买。

因为突发事件,购买生肖彩票的日期从二月二日延长到二月五日。从粮店抢米回家,手持一叠宝钞等候在彩票点期待中奖的百姓不满了。彩票点前围了数千人!

为了避免在特殊时期发生意外事故,彩票点马上收回新的规定,恢复大米和宝钞购买彩票的权利。缺粮的谣传下,几乎没人会用大米购买彩票。彩票点收到了全是大明宝钞。

一张彩票二十文,或者五贯宝钞。有钞户私下以十五文打包价出售五贯宝钞。相当于一张彩票只要十五文!不傻的人肯定用宝钞买彩票。

买彩票的同时,是不是看到蒙面戴斗笠的黑衣人贴上新的揭帖。

有人故意把影射张皇后的揭帖贴在彩票点。太子反其道而行,在彩票点旁树起一块一丈见长的木板,命名“揭帖栏”。提供浆糊,专门用来张贴揭帖。有东厂番子在揭帖栏徘徊,不是抓贴揭帖的人,而是撕去揭帖的人。

“我要揭发粮荒背后的真相。没听说京师的大小胡同里有饿死的人,只感受到年前回落的大米又涨价了。诅咒哪些缺德抄高粮价的商人,咒他们生儿子没屁眼!”

揭帖栏的内容五花八门。有文绉绉的锦绣文章,也有满是脏话的大白话,还有讽刺连环画。无一例外,九门旁九个揭帖栏最上面的,都是最早期弹劾徐琼的揭帖。不过看多了揭帖,那张的内容也就那么回事。新的揭帖更有看头。

“瞧,又有人贴新内容了。”

人群中有识字的上前给众人宣读:“宸太妃曾为扬州瘦马,被杭州镇守太监章寿收为养女送入宫中。”

“卧槽!”

“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

“比青楼妓子高一级的那种女人。”

“什么!青楼女子当上了先皇的宫妃!”

“何人胆敢诽谤皇族!”特意赶来此地巡查的中城兵马指挥王洵听到有人议论,冲进人群中要把说话的人揪出来。

“朝廷命官无辜打人!”

“救命啊!天子脚下还有没有王法了!”

巡捕营提督官张桐正巧赶到阻止:“王指挥,你在做什么!”

“抓诽谤皇族之人。”彩票点人太多,王洵闹得鸡飞狗跳还没抓到人。

张桐沉声问:“证据呢?”

“在场很多人都听到。”王洵吼道。

“没人诽谤。”

“我没听到。”

“……”人群一堆否认的声音。

王洵气得七窍生烟:“听到的站出来!本指挥重重有赏。”

结果现场没一人出来指证。

王洵知道议论的源头在哪,冲到揭帖栏准备撕下揭帖。

突然有人无声无息靠近:“王指挥想去诏狱住几天?”

王洵一抬头,眼孔一缩。刚混在人群中的一个大汉举着东厂腰牌。

“有人诽谤皇族!该撕。”王洵据理力争。

“诽谤还是事实得查实。”大汉抠抠鼻孔,“太子殿下有令,任何人不得破坏揭帖栏。太祖广开言路,允许言官闻风奏报。竟没想到会有人张贴揭帖弹劾朝廷命官。定是言官群体出了问题。殿下想知道民间真正的舆情。”

王洵大怒:“议论皇室也不管吗?”

“王指挥没瞧见上面有大骂殿下与民争利的揭帖吗?”大汉浑不在意。

揭帖上骂太子的不止与民争利一点,还有纵马伤人、纵容宦官敛财、不敬师长等等。

也有骂弘治帝的。说什么皇上包庇寿宁侯欺压百姓。

骂当今皇上和太子的揭帖没撕去,骂一个宫妃的算得上什么。

王洵听人群中有人在问:“王指挥怎么发火了?”

“王指挥的女儿嫁给了岐王。宸太妃是岐王的生母。”

“原来如此。青楼……”

“谁说的!”王洵整个人都要炸了,但现场人实在太多,他找不到罪魁祸首。

巡捕营和东厂一旁看戏,置若罔闻。

官员们对揭帖栏的出现褒贬不一。发现贴上任何内容东厂都不会抓人后,官员反对的声音并不强烈。弘治帝养病休朝,名义上监国的太子不见踪影,内阁主政。特殊时期没必要关注小小的揭帖栏。

三位内阁阁臣想管也没精力管。朝政的担子都压在他们身上。监国的太子粗粗扫一眼他们的票拟,再让掌印太监李荣批红,并不发表任何意见。太子只是说“谁批的奏折出了事谁担责”而已。

有内阁诰敕房舍人跌跌撞撞地冲进文渊阁:“不好了,揭帖栏出了新的匿名揭帖,建议朝廷‘商税加半,田赋减半’。”

刘健脸上布满阴云:“殿下,您在玩火!”

朱厚照噗呲一笑,这才哪到哪。

“首辅大人,这篇《大明财政困局》鞭辟入里,您一定要看。”胡御史手里拿着刚抄下的揭帖内容。

“写《论官绅一体纳粮》之人其心可诛,该杀!”周经飞奔而来。

马文升暴躁地杀上文渊阁:“岂能容忍《乞丐皇帝为何帮不了天下百姓》之类的东西出现在人前,内阁不准备管管吗?”

朱厚照抱着双手说风凉话:“规矩既是束缚,也是保护。有人打破规矩,就要承受反噬的后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