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子怒,避之

太子别动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子怒,避之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子怒,避之

大明朝财政的困局是什么?

朱厚照一眼看出了问题,奇怪的是满朝文武竟然无一人指出。

第一产业的农业是国民生存的根基,第二产业工业是民富国强的根本,第三产业则能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两个月亮世界取消了农业税,没见对国家财政造成什么影响,反而粮食产量年年创新高。

大明财政的困局,源于大明税种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

朝廷的税收分为十六类。分别是米、麦、丝、绵、绢、布、棉花、草料、户口钞、杂课钞、盐课、茶课、屯田收入、金银、水银、朱砂等。

杂课钞也就是杂税。例如番舶抽分、香税、矿银税、钞关税、门摊税、酒醋税、房地契税、竹木抽分、渔课等等。

如果简单一点划分,把米、麦归于田赋,户口钞为人丁税,其他归于工商业。

弘治十一年天下赋米1897万多石,麦869万多石。共计2766万石。按照1两银子购买2石粮食,折银1383万两。

再看杂课钞,有7392万贯多。听上去很多,但是注意,收入单位乃是大明宝钞!京师一贯宝钞兑换通宝3文,这还是朱厚照炒起来的价格。根据官方要求交税时“钱七文折银一分,钞一贯折银三厘”。也就是说每一两白银折换铜钱700文或是333贯。相当于22万两白银。一贯宝钞的官方兑换价为2.1文通宝。

盐课2049800引。朝廷规定每引折盐300斤,或银六钱四厘。约莫131万两白银。

朱厚照核查过史料。宋真宗天禧年间的商税总额为2144万贯,其中盐税340贯。宋朝的货币以铜本位计算,宋真宗时期5贯约等于1两银子。也就是商税折银428.8万两,其中盐税68万。可见,武力值不高、国土面积缩减的宋朝,征到的商税比大明多多了。

如果按两个月亮世界的税收比例,关税占得比重也很高。这般计算,杂课钞中的钞关税属于关税。京杭运河南北贯通,商贾络绎,征收过往船只、商品的钞关成为杂课钞的最大头收入。哪怕是全算上,也不过22万两。

根据以上粗略的统计。田赋占朝廷税收的70%以上。盐税占了10%,工商税20%。其中关税占了不到2%。

田赋很重要,可它就像两个月亮世界的黄金,不管世界发生战乱、天灾还是瘟疫,都能保值。可是投资回报比极低。买黄金的人不会指望黄金暴涨发大财。

大明的财政收入全部压在田赋上,只能保证基本收入。就像人无横财不富一样。

立国一百三十年,开垦的田亩多了许多,田赋并没有增多少。朝廷要养的宗室多了,支付的军事开支多了,天灾多了,各种支出多了,收入没变。加上土地兼并严重、官绅阶级把税转嫁到百姓身上,所以百姓们感受到田税越来越重,导致很多人生活不堪重负。

但如果要说工商税低,也不全对!

不懂经济的太祖虽然规定商税三十税一。但没有列出具体税目。如果只针对一种货物,在现实生活中还要加收运输费、货税、门摊税,甚至经商途中官吏索贿等。说它是十税一也差不多。

这可不是朱厚照胡说的。叶淇把纳粮中盐改成纳银中盐,除了某些见不得光的原因,也是因为商人在把粮食送往北边军队或是屯田时,受到一级级官吏剥削,利润从被压缩到几乎没有。

还要提到知道官员贪婪、却不懂经济的太祖。制定《大明律》收税的漏洞太多。下面执行起来中间可操作的步骤太多。很多商税没有进国库而是落入各级官吏的口袋。

朱厚照曾在两个月亮世界生活过,知道靠死工资过不上好日子。有能力的人,谁不搞点副业赚外快?就像他,没有人脉背景、学历又不高,如果不做主播怎么付得起房子首付?官吏实际到手工资低,为养活一家老小能不得捞外快吗?

这是一个死循环。想要改变,只能两端同时改革。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揭帖栏上,几篇直指问题核心的文章全部出自朱厚照之手。

在《官绅一体纳粮》的文章中,他照办两个月亮世界的所得税。不但是考取功名之人、就算是宗室也要纳粮。但他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享受一定比例的税收优惠。

他知道这篇文章的发表,相当于引爆核武器。对朝野中的影响会十分巨大。所以,别鄙视他认怂匿了名。

他不但匿名,还让宁瑾花钱从民间找来死士,加入“一体党”。所谓死士,真的是把脑袋绑在裤腰带上的亡命之徒。一旦被人抓住,甚至是被东厂抓了,朱厚照都不会让人出面营救。被抓的人直接服毒自尽。

但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大。

“一体党”,顾名思义就是要让朝廷推行官绅一体纳粮的改革。死士们会同时在农村和县城宣传一体纳粮的思想。至于一体党之后的发展,端看朝臣们如何应对了。

话说回来,要不是萧敬、高凤等人看着他经过“苦思冥想”、翻看无数资料做出的文章,身边没有他人指点,绝对不敢让人把文章贴在揭帖栏上。

作为第一个看全所有文章,领略朱厚照从中表达意思的萧敬,像个花痴一样盯着朱厚照猛瞧。

“太子爷通透。”萧敬挤了半天,也就挤出五个字。

在听到朱厚照让宁瑾找死士加入一体党,萧敬和高凤瞬间处于脑死亡的状态。

高凤憋了很久,才颤颤巍巍地规劝他三思而后行。“至少也要事先告诉皇爷。”

要不是知道朱厚照反感,高凤就差死谏了。

“父皇让本宫放手去做的时候,萧公公在场。”朱厚照如此回答。

萧敬脸色像吞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他想,皇爷一定想不到太子爷会做出此等之事。

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的脸色可比萧敬难看多了。

《流民四要》算什么,揭帖栏上的文章,篇篇都是诛心之言!

“杀人诛心!”刘健反复念叨着。

李东阳眼皮子猛跳:“太子的报复,会到此为止吗?”

在见到白花花的大米、听到各类抨击缺粮言论的双重打压之下,京师抢粮的风头被彻底掐灭。病榻上的徐琼听到揭帖内容的当日爬起来上衙。哪怕朝会暂停,徐琼也要拖着病体在六部之间到处走动。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已经没有多少官员再敢把矛头指向张皇后。尤其是都察院和六科,轮流接到各级大佬的反复警告。

太子怒,避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