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努力赚钱养家

太子别动 第一百二十一章 努力赚钱养家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一百二十一章 努力赚钱养家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人性的恶极易在名、利、权的漩涡中心被放大。

在两个月亮世界,有主播为了直播间的人气、粉丝的打赏,做出虐待动物等违背道德、触犯法律、漠视生命的疯狂行为。但和大明武官的所作所为相比,连小儿科都算不上。

朱厚照手边放着一叠卷宗。是刘健从临近京师的几个按察使司调来,全是武官犯下的罪案。虐杀军户、***女、逼良为娼、抢劫杀人种种暴行罄竹难书。克扣军饷、放高利贷、霸占军囤、强迫军士沦为奴仆、受贿、索贿等不胜枚举。

“启禀殿下,武官世袭造成军队中下层武官阶级固化,他们一级级官官相护,所犯罪行不易被察觉。在驻地胆大妄为,军户深受其害。又有公主子孙、后妃娘家子弟、勋贵子弟寄禄锦衣卫中,世代袭承。锦衣卫武官多达数千人之巨。这群人毫无顾忌吞并百姓土地,民怨沸腾。”

刘健准备多日,手头的资料充足,说话理直气壮、铿锵有力。

“年前京师缺粮,虽有官员瞒报至饥荒加重,也与边疆屯田政策几近废弛有关。边关武官中饱私囊,把军屯化为私有。原本能自给自足的北边,现在需要从京通仓调粮食养活。不但加重了京师粮仓的压力,也增加了南方的赋税。”

“修订《文武职旁支袭荫递降法》,起到类似推恩令的作用,打破阶级固化。”

朱厚照淡淡地瞟了眼刘健。“阶级固化”是他匿名发表在揭帖栏的几篇文章中的用词。若真要解决阶级固化的问题,只怕得先推翻皇家。他就不信刘健不明白,改朝换代、新势力上台才是打破阶级固化最好的办法。

朱厚照从中挑了一卷。卷中描述的是一卫所百户收受当地一富户雇佣,把富户邻居全族上下三十五口杀害,替富户拿下邻居的土地、房产。再翻了一份,一队士兵运粮的时候经过小村子假扮劫匪抢劫,真面目暴露,杀尽整个村子一百二十三口人。

合上卷宗,朱厚照掩下眼眸中的愤怒。人性中的恶,需要国家暴力机器强力压制。大明这台机器故障频出,如今的震慑力有限。欲带皇冠必受其重。今后继承家业,也要担负起重振家业的重担。任重道远啊!

“本宫不反对。李公公批红吧。”

有了朱厚照的同意,李荣小心翼翼地在《文武职旁支袭荫递降法》的奏章上盖印。

有票拟和批红的奏章才能生效,六部收到后依章办事。如果没有批红,官员们万万不敢执行。若只有批红没有票拟,六科敢仗着规矩退回中旨。皇帝想要绕过内阁执行,先得更换内阁成员。

说实话,朱厚照觉得这套双保险系统比两个月亮世界的议会制好。

有能力压制所有者,或独裁,或成为权臣。能力欠缺者可得到辅助。都挺好的。

朱厚照轻易的同意,令刘健不由得多了几分打量。太子一手揭帖栏,简单又粗暴,偏偏让他们投鼠忌器。原本用来密奏的揭帖,差点成为武周时期供人举报的铜匦。此风不可长!匿名举报的先例一开,朝臣们还怎么处理政务!

朱厚照笑眯眯地问:“首辅大人,本宫有个小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殿下请讲。”刘健挺了挺身子,严阵以待。

朱厚照给出小建议:“光节流不开源,也不是长久之道。不如开武举,从天下军户中遴选武官?”

武举起源于武周,元代废止。大明虽重启,但详细的制度在成化朝时才确定下来,还是汪直的提议。武举仿制科举,同样设乡试、会试。因为是选拔指挥作战的武官,需能文能武。先考策略,再考弓马。且策略不中者不得参与弓马考试。

与科举三年一次不同,六年一次的武举未必能如期举行。比如上一届是弘治六年,今年应该开武举,但朝廷至今没有音讯。

主要是,不重视。

以及,武官太多了!

虚职、实职武官众多,朝廷都快负担不起俸禄!

朱厚照心里嘀咕:皇帝爹为了仁厚的人设,赏赐出去太多武职。如果要搞武举,财政怕是有困难。

刘健没有马上回答:“臣需与马尚书等人商议。”

“当然!以上只是本宫不成熟的小建议。诸位大人施政经验丰富,你们的考虑会更周全。”朱厚照露出弘治帝的同款温和笑脸。

他提出开武举建议,在收获武官人心时已经加分。成功不成功不重要。

钱是英雄胆。手中若有钱,他以太子身份担保今年能开武举。

没钱,先怂着吧~

九天的奏折花了一下午看完。效率绝对杠杠的!

离放衙还有半个时辰,朱厚照勾勾手指,让随行的黄献取出铅椠和速写纸。朱厚照节选感兴趣的奏折内容抄了下来。比如在朵颜三卫攻入辽东卫所的奏折中,摘录官兵追出塞斩首149人,获得马匹2匹,奖励镇守太监、总兵官官绅一级、赐衣、钞一千贯。

朱厚照摸着下巴想了想,划去“钞一千贯”。京师一贯宝钞卖3文,一千贯宝钞3000文。700文折银1两。总共赏赐4两多银子!

难怪一直没取消官面上的大明宝钞。原来是为了赏赐的时候宣旨好听!

刘健气得嘴歪:“殿下!”

文渊阁的奏折属于机密,只有经过允许的内容才会让通政司登入邸报刊发下去。

“本宫心中有数。本宫用列祖列宗的名义发誓,绝对不把朝廷机密要事泄露出去。”朱厚照信誓旦旦,“消息登在《京报》上能卖钱。第二期京报刊印一次赚了1000多两,交了30多两的商税。”

太仆寺新任少卿上书草场改革的几点意见。票拟、批红都全了,只等太仆寺落实。不错,之前让宁瑾上心马政,他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朱厚照打算在第三期《京报》上透露点消息,让佃种牧草的农户高兴高兴。

刘健能说什么?难道为了此等小事和监国太子吵架?

李东阳对朱厚照用来抄写的速写纸很敢兴趣。铅椠自古有之,只不过把夹住铅条的木板换成圆形而已。但速写纸明显与宣纸不同。李东阳要了张,用狼毫笔写下几个字,墨水晕开,字迹糊掉。李东阳皱眉。

“速写纸厚,但不吸水。弘仁殿为铅椠研究出的专用纸张。方便携带与速写。”朱厚照解释道。

刘健哼哼:“浪费!”

“速写纸采用甘蔗渣为原料,是废物利用,不是浪费。看来阁老们没去过囚牛商行!速写纸成本低廉、卖价便宜。是囚牛商行里卖得最快的商品。”朱厚照耸肩。

花十文可以买一百张a4纸大小的速写纸,外加送一只铅椠。比笔墨毛边纸实惠多了,深受商人、小吏欢迎。

他可是一直在努力赚钱养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