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一百二十二章 热气球和玻璃灯

第一百二十二章 热气球和玻璃灯

朱厚照准备好了第三期《京报》的稿件,无奈本钱不够,暂且搁置。不过大明通讯落后,很多消息的时效性长达十天半个月,晚几天影响不大。

第二期《京报》第一刊卖疯,又加刊了一百万。

两百万份销售一空!

朱厚照怀疑销量作假。大明识字率在百分之一到二之间,天下识字的人全加起来不知没有没两百万。两文一张《京报》买回家糊墙吗?

“小爷,东厂南直隶来报,官商一体纳粮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南京六部正在弹压。”伍善保留东厂的挂职,为端本宫和东厂专门联络人。

囚牛商行目标太大,暂时只往西北发展,短时间内无法在京师和南直隶立足。南方的情报还要依靠东厂。在老好人陈宽的协助下,朱厚照对东厂也能如臂使指。第二期《京报》就是借由东厂的渠道散发的。

朱厚照敲敲桌面:“卖报的利润取出三分之一,分给路上押送报纸的队伍。另三分之一让负责卖报的人分了。余下三分之一,赏你和刘瑾、舒三等报社的人。让账房记着,今后一直这么分配。”

世上没有所谓的忠诚,只是面对的诱惑不够多。给他卖命,说穿了都是为了活得更好。朱厚照给手下人的待遇一直都很好。不是针对一二人,而是所有人。往往赚的钱没捂热又分了出去。

他是要继承万里江山的人!不能短视。

伍善心里犯嘀咕,一脸犹豫地问,“小爷不准备留取一部分支付第三期印刷费吗?”

“还有广告费呢。”朱厚照摆摆手,“你只要管好情报,其他不用操心。”

“是。若小爷没其他吩咐,奴婢告退。”伍善俯首帖耳。

“那个铁匠还没找到吗?遂安伯出了医药费吗?”朱厚照被突如其来的会试打乱了计划,差点把遂安伯忘了。

伍善回道:“铁匠被兵部马尚书安排进了兵部大牢。我们的人不方便劫狱。遂安伯进不了宫,于是找到了刘瑾跟前。刘瑾没得到小爷指示,没搭理他。”

“给遂安伯传话,让他不管用什么手段,一定要在半年内培养出一位策略、弓马功夫拔尖孙辈。如果不行,将来不会有遂安伯府。”朱厚照霸道地威胁。

维护皇权是世袭勋贵存在的唯一价值。《文武职旁支袭荫递降法》只针对旁支,对高级武官、勋贵的触动不大。关键时刻他要从背后推一把。

哪怕不能举行武举,也要想办法召集在京的勋贵武官子弟比拼一场。拳头大才是硬道理。武官里找不出几个人领兵打仗,能不被文官压着吗!

想让比拼有效果,必须推一位拔尖的人刺激大家。就像在两个月亮世界时,直播间的土豪打赏榜上有三个是他的小号。说得俗一点,是托儿。文雅的说法,抛砖引玉。

暂时闲下来的朱厚照,没忘了让王钦教他习武。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羸弱的人估计参加会试能挂掉。

“殿下先从最简单的正五花甩鞭开始。”王钦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动作要领。

朱厚照帅气地甩鞭,“唰唰”,钢鞭砸身上,疼得龇牙。

九节鞭不是皮制马鞭,而是用钢打造一节连一节的链子。可用作甩鞭中程击打,也可对折抵挡他人攻击。朱厚照看中九节鞭可缠在腰里、携带方便的优点。

大明文官领兵之人喜佩剑。佩剑和佩玉一样,都是君子的象征。朱厚照认为剑和他不相配。

“殿下小心些。”王钦双目紧盯,心脏咚咚跳动,大冷天手心底冒手汗。深怕一个不注意让太子殿下受伤。太子设计刘首辅还能算小聪明,宫禁、揭帖栏两事足以证明太子杀伐果决、运筹帷幄。面对太子,比面对弘治帝的压力还大。

朱厚照把九节鞭甩成叉字。按照王钦的教学大纲,得做满一千次。他挥舞着两斤重的九节鞭来回,四五次后气喘吁吁。手里捏的九节鞭好像突然变重了,多挥动一次、胳膊多吃力一点。他别的优点没有,唯有爱钻牛角尖。认定的事就算撞破南墙也不回头。

从来没有嘴上吹几句牛就能走向成功。想要出人头地,要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

“小爷,快看,热气球飞起来!飞起来了!啊!”黄献抬头遥望天空,嗓门喊到破音。

朱厚照心无旁骛甩鞭,没有受到黄献影响。有了鼓风机、用煤油制成的点火器、足够的无烟煤,热气球肯定能飞起来。热气球算什么!见过航空器、做过飞机的他,根本没有坐热气球上天的想法。

他恐高,他会说吗?

而在王钦和有心人眼里,太子的专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明门前的热气球缓缓上天,宫中禁军、宫人忍不住仰头张望。有了之前把母猪送上三丈招牌的前例,到没有引起太多的恐慌。加之好奇心重的李东阳“破解”热气球升天之谜,朱厚照暗搓搓用飞天忽悠无知百姓的计划破产。当知道热气球飞天和孔明灯是一个原理,连皇帝爹都丧失了热忱。

知道原理与像神仙一样上天的愿望不冲突。当囚牛商行推出一百两一次半个时辰的飞天的活动,英国公、马文升、庆元侯、寿宁侯、雍王争相体验。

朱厚照结束一千次正五花甩鞭的时候,听到老首辅徐溥夺得头名体验的机会。

“老首辅有眼疾,飞上天又能看什么!”朱厚照不明白时日无多的徐溥为何要这么做。

都说落叶归根,徐溥不回老家待着,滞留京师不走。徐家子孙刚在老家南直隶宜兴安顿好,再次折返,守在徐溥身边尽孝。陈宽为此事专程找来,说什么“徐家五代以内男丁都来了,一个不少”。

什么意思?讽刺皇家人丁不旺吗?

朱厚照很快把此事抛之脑后,问黄献,“玻璃灯准备好了吗?”

黄献让人提上来:“十二盏玻璃灯,全加足煤油。”

韦兴提供的玻璃加工工艺比较原始,烧出的玻璃大部分是绿色的。烧了五大窑,一共得到十二个相对比较透明的玻璃罩。朱厚照准备全送给皇帝爹。皇帝爹只有皇后娘一人,但宪宗爷爷留下的后妃不少。把难题交给皇帝爹。

张永、朱鲁班刚架起灌水风力水车,盐场第一个月的不赔本就不错了。短期内,得靠卖玻璃灯来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