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一百五十一章 本宫猜的可对

太子别动 第一百五十一章 本宫猜的可对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一百五十一章 本宫猜的可对

早朝在“皇上圣明”的喊声中顺利结束。

朱厚照被詹事府少詹事王鏊为首的侍读官们包围,裹挟他前往文华殿读书。

早朝结束,该轮到处置宫里吃里扒外的人。但朱厚照被困在文华殿,显然是弘治帝不想让儿子的双手染上鲜血。

皇帝爹不要仁厚的人设了吗?

朱厚照不断走神,压根没在听王鏊讲的《礼记》。

“后王命冢宰,降德于众兆民。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适子庶子只事宗子宗妇,虽贵富,不敢以贵富入宗子之家,虽众车徒舍于外,以寡约入。”王鏊照本宣科,讲到此处放停下。

王鏊移步到朱厚照身前,挡住了他的视线。“此段讲的是嫡子、庶子应该敬重全族的宗子、宗妇。哪怕嫡子即贵又富,也不能在宗子面前张扬。”

朱厚照回神,礼貌地微笑,“少詹事有心了。”

大明立国一百三十年,一直遵循立嫡立长的嫡长子继承制。皇帝想要易储,如太子无大过错,官员们都会力保。他们保的不是太子一人,而是宗法制度。王鏊是想告诉他,储君已定,就算皇后再次诞下嫡子也不会轻易更改。

朱厚照不信!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如果他坚持官绅一体纳粮,不可能有多少官员力保他的储位。官员们的保驾护航是要收费的!

他担心皇后娘生的弟弟吗?

让他担心之前,那位不知在哪的弟弟得先健康成长。皇宫的婴儿存活率可不怎么高。

在活下去这方面,他有先天优势。

王鏊和梁储对视一眼。他们看不透小太子的真实想法。是他们杞人忧天了?

上午的课结束,侍读官们离开了一部分,留下了一部分。王鏊和梁储留了下来。朱厚照开始上朝听政,身边需要有人教导如何处理政务。

朱厚照觉得,他们更像是留下来监视他的人。

但表面上,朱厚照热烈欢迎,并让典膳局准备美味可口的膳食、点心。闲谈之余,还向他们热情地推荐煤油灯。

王鏊和梁储有那么一瞬间真的以为太子热衷于经营之道,对权谋毫不感兴趣。事实上谁都知道,宫里被抓的2189名宫人、炸平钱府,都由太子在背后推波助澜。

“小爷!”朱厚照派出去留意乾清宫动向的内侍跑回来禀报,“今日午时将在午门处斩100名偷盗宫中物品的宫人。”

王鏊和梁储倒吸一口冷气。午门一年到头也砍不了多少人的脑袋。一日之内百颗人头滚滚落下,也太耸人听闻。但因为处死的都是宫人,没有他们置喙的余地。

“只有一百人?”朱厚照皱起眉头表示不满。

想要从宫里把夜明珠置换出去,再把类似夜明珠的物体带进皇宫,还要在御用监的登记簿上篡改物件的描述内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甚至派人混到妹妹身边,引她喜爱上夜明珠,把夜明珠悬挂在不远不近的地方等等此类,需要经过很多道手。

或许2189人中有人并不知道假夜明珠能害人,但只要参与了,人人都有份!

皇位的诱惑实在是太大。重罚之下依旧有人飞蛾扑火。如果处置轻了,会让更多人心存侥幸。朱厚照坐在太子的位置上,就要用太子的屁股考虑事情。

“皇爷说每日至少处决100人,赶在清明之前结束。”午门前真的要血流成河了。

不过,皇帝爹难得果决了一回。

朱厚照挑了挑眉:“宫里就没有反对的声音?”

“太皇太后提了句太造杀孽。皇爷回道,事后请高僧念7天7夜的往生经。然后就没人替他们开口求情。”

“没人在死前攀咬吗?”朱厚照问。害怕死亡是人的天性。为了求活,很有可能检举出他没查到的事情。

他毕竟不是滥杀无辜的人。

被他写上名单的宫人,大部分人都曾在重华宫呆过。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成化朝活跃过。他们仗着宦官的身份没少做作奸犯科的事。尤其是出镇地方的镇守太监,手上或多或少都有人命。

2189人听上去很多,其实则不然。

宸太妃邵氏由杭州镇守太监送入宫中,又投靠了万贵妃。万贵妃在世时皇太后靠边站,连宫务都掌握在万贵妃手里。几乎整个皇宫大半部分都是万贵妃的人。

皇帝爹登基时,从南京把老成持重的怀恩召回,再把韦兴、梁芳等大太监赶去南京。这才渐渐掌握了宫务。即便是这样,也不知道宸太妃手上掌握了多少人脉。

不把这部分人清除,紫禁城就是个漏斗。

“陈公公正处理着。”

王鏊劝道:“殿下还小,不应该过多过问宫里的事。”

“那本宫应该关心什么?”朱厚照双手一摊,诚心诚意地发问,“听说本宫的会试成绩还算不错?”

王鏊心里一堵。

梁储解围:“殿下对会试有何看法?殿下不认为八股文能鉴别考生的真实水平?”

朱厚照斜眼:“科举取士乃朝廷大事。本宫还小,连家务事都不能管,如何能插手朝政!”这时候就不嫌弃他年龄小了?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咪\咪\阅读\app\\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两人无语,太子殿下一如既往的不好相与。

“殿下认为程大人是否泄露了考题。如果没有,为何会遭人弹劾?”梁储干脆开门见山直接问。

他相信程敏政的为人,也了解唐寅的水平。科举泄题明明是一件冤案。唐寅一个大才子被下了诏狱,也不知今后是否还能参加会试,会不会影响他的仕途。梁储想帮他们,可现在朝堂上有更为重要的事,阁老们被牵扯住了精力,分身乏术。唯有深受弘治帝宠溺的太子能解局。

朱厚照用你是不是傻的眼神瞧他:“党争与皇子争夺皇位一样,都是每个朝代绕不过的话题。立国之初,有李善长为代表的淮西党、刘伯温为代表的浙东党相争。再翻翻内阁名单,有一半阁老出自江西籍。但现在的内阁,刘首辅是河南人,谢阁老浙江余姚人,李阁老祖籍湖广茶陵。”

“本宫盲猜一个,有江西籍的官员想要取代程詹事的地位,为了几年之后内阁铺路。两位先生,本宫猜的可对?”

王鏊和梁储两人面面相觑。心里有种被人当场捉奸的羞愧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