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换血

太子别动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换血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换血

朱厚照撺掇皇帝爹放宽对宗室出行的限制,当然不仅仅是要开发大明的旅游业。

他用建宁女真新上任的都督敲开了钱能的嘴。钱能和兴王往来的书信上没有任何兴王府的痕迹。钱能在兴王就藩后,一次也没见过兴王的面。兴王不亏是被宪宗爷爷看中的儿子,做事滴水不漏。除非皇帝爹想要栽赃,否则定不了兴王的罪。

皇帝爹不知道暗中做过些什么,根本不着急找兴王报仇。反复强调一定要拿出确凿的证据定兴王的罪。

身边有条毒蛇昼夜盯着,实在让人不舒服!如今宗室只要上报就可随意出行,给兴王兴风作浪创造了有利条件。抛出了鱼饵,不知道鱼什么时候上钩。

“小爷,今儿你想听什么书?”高凤勤快地往文华殿跑动。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来给朱厚照念书。

七月的烈日让朱厚照发呆无精打采。就算文华殿放满了冰鉴,朱厚照只要透过玻璃窗看一眼太阳就不想动弹。他瘫在藤制躺椅上发呆,听到高凤来了,给面子地转过头。“这几日用脑过度,就不听书了。说说今天有什么有趣的奏折。”

高凤入司礼监的时间短,但因着朱厚照的关系,他成为继李荣、陈宽之后司礼监的第三把交椅。内阁送到司礼监朱批的奏章,高凤都能过眼。有时候涉及到朱厚照的奏折,李荣还会特意告之一声,让高凤过来送个信。

“今日大同巡查御史许进许大人请求荫庇孙子许儒为国子监监生。皇爷同意了。”

朱厚照茫然地坐起:“许进何时回了大同?本宫怎么没收到消息?”

许进和瓦剌的卜六王有过合作。朱厚照便让他以及杨廷和,到集宁海子与卜六王的使者见面。要说服卜六王为大明驱策并不容易,双方会扯皮很久。朱厚照至今没收到两人的回复。

高凤嘿嘿一笑:“正因为许大人在草原未归,没牵扯到……那件事。所以有人拿许大人当探路石,想要试探皇爷对荫庇监生的态度。想来如今大家都摸清了皇爷的态度。”

朱厚照了然。别看皇帝爹笑眯眯的,这次可真是被朝臣们气着了。

不给暗中支持选妃、过继继子的官员子孙监生身份,只能算是小小的报复。

如果不是张皇后护着徐琼,主张从宗室过继继子的徐琼会被流放到辽东。

朱厚照一点也不同官员们。因为他诈死官员们的反应,皇帝爹限制他的行动,不能随意出宫,更别指望出京师了。

“囚牛商行珍宝厅卖了不少东西。本宫先把借走的四十一万两归还内库。泾王叔的婚礼改准备起来,衡王叔、雍王叔也该就藩了。”

社会地位低下的商人对宫中的东西尤为追捧。得知能在囚牛商行用银子购买宫中之物,徽商、晋商、粤商、浙商、江右赣商等相继来京争相购买。

钱能在云南、南京当过镇守太监,家资过百万。韦泰深受皇帝爹器重,经常在外宣旨跑动,受到的贿赂极为可观。李广除了金银,还有很多别人巴结送的古玩字画。除此之外,还有从太庙雷击夜作乱的宫人住所搜刮出来的财物。这些东西封存在内库,宫里根本不会用,全被朱厚照搬到珍宝厅售卖。

外头的人不清楚内情,都以为他周转不灵需要卖宫中典藏。朱厚照顶着败家的骂名一边收银子一边收关注度,小日子过得相当惬意。如果能出宫就更好了!

“雍王估计短时间内不会就藩。”高凤笑道,“雍王是聪明人,不想步岐王后尘。”

“清宁宫就快落成。崇王等诸多王爷会来京给太皇太后请安。兴王有没有上书来京?”朱厚照摸着下巴问。

“暂未。”

“唔~”

文华殿外有司礼监的宦官探头探脑。高凤把人叫进来:“怎么了?”

“内阁收到几封御史的弹劾,内阁没有草拟,原封不动送到了皇爷手上。皇爷让李公公妥善处理。李公公找高公公回司礼监商议。”报信的宦官抬头偷偷看了眼朱厚照。

朱厚照门清。李荣找高凤商议是假,让他做主是真。

朱厚照懒洋洋地问:“什么弹劾连内阁都不敢处理?”

“监察御史余濂、燕忠,科都给事中涂旦等,劾奏刑部尚书白昂受贿、户部尚书周经累经弹劾厚颜不愧、吏部尚书屠滽平庸无能、工部尚书徐贯衰迈,请求罢黜四人。”

朝廷六部,除了刚上任的礼部尚书傅瀚、兵部尚书马文升,其余四人都被弹劾了?!

难怪内阁不敢处置。

都察院如果没有皇帝爹的授意敢这般行事,只有所有人一同发疯一种可能。

朱厚照只想把账目都理不清的周经换掉,没想到皇帝爹比他下手更狠。

“当然是不允了。”朱厚照翻翻白眼,“哪有御史一次弹劾就能成功的!”

接下来几日,四位尚书被人接连弹劾。除了江南治水名臣徐贯弹劾的罪名较轻,其他人的罪名一条接着一条,真真假假让人难以辨别。

在“物议沸沸、群情激愤”下,吏部、户部、刑部、工部四位尚书主动致仕保留了最后的体面。

一下子去了四人,参加廷推的九卿官员少了大半。

很快,弘治帝钦点倪岳为吏部尚书、侣钟主管户部尚书、闵珪掌管刑部尚书、曾鉴接替徐贯。

短短一个月间,六部尚书换了五人,实乃罕见。

一朝天子一朝臣。尚书换了,衙门里的官吏同样需要换人。

七八月间,京官们频繁调动,有的从京师调往地方,有点调到南京养老。空缺的职位抽调地方上考评好的官员入京。

————

人在大同、刚下热气球的许进一脸茫然地看着调令。

他怎么就成了户部左侍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