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三百五十章 三从四德

太子别动 第三百五十章 三从四德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三百五十章 三从四德

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要树立至尊无上的威严,必须保持神秘感。尤其不能让人揣摩出行为规律。如同太祖和太宗,都留下喜怒无常的评价。

这一点上,朱厚照做的很到位。至今无人摸透他。马文升的癫狂,引得百官议论纷纷。什么样的猜测都有,同样无一人猜对。

“官员们都猜了些什么?”朱厚照翘着二郎腿,手中翻看刑部整理出来的《海运法》。

宋元两朝都有远洋贸易,宋朝已经把市舶司规范化,从现实发生的远航贸易摩擦中摸索出条条框框,比较著名的有《广州市舶司条法》。明初的市舶司,基本依照宋律运转。刑部稍微修改内容,大明首部《海运法》出炉。

朱厚照没学过法律,装个样子查阅,只是为了表示对海运的重视而已。

刘瑾把百官的推测当笑话讲出来:“有的猜,小爷点名马尚书出任三边总督。”

“呵呵。”

“还有的猜小爷说了一箩筐好话安抚马尚书。马尚书在吏部还能留任三年。”

“呵呵。”

“兵部有官员探奴婢口风,问小爷是不是同意了马尚书上报的人选?”

“呵呵。”

“更夸张的是,有人说小爷想给马尚书封爵位。马尚书曾经从土鲁番速檀阿麻黑手中救下哈密忠顺王。也算得上军功。”刘瑾用余光观察朱厚照的表情。

朱厚照曲指敲敲沙发椅扶手,脸上收敛了笑容。刘瑾打量他的时候,他也在偷偷观察刘瑾。刘瑾的功利心很强。这种人如同一把双刃剑。用的好所向披靡,用的不好伤己。刘瑾特别留意他反应的地方,恰恰也是百官最关注的地方。

百官们身处权利的漩涡,一有风吹草动准会一惊一乍。之前反对太子府迁往哈密。现在看出哈密的军事、经济双重价值,不但改变态度还想和武官一起从战争中分一杯羹。

无军功不封爵。王越以文官的身份封爵,罕见之极。虽爵位不世袭,但彪炳史册,万古流名。哪怕王越在世时被帝皇冷落了十几年,被同僚们骂阉党,留给后人的也会是好名声。马文升如能两次平定哈密,继王越之后封爵的可能性的确不低。

爵位是一方面,官职是另一方面。见他有抬举六部削弱内阁的意图,吏部尚书显得更加重要。

觉得他会换内阁,暗中蠢蠢欲动;觉得马文升年老可以腾位置了,流言四起。

再想到东厂和锦衣卫分别送到他手里情报,朱厚照很想大声问官员们一声——你们累不累啊!

朱厚照仿佛听到物体刺耳的摩擦声,心里窜出无名怒火。想想类似的事情还要遭受几十年,他烦躁地想撞墙。

皇帝爹肯定是被年复一年的糟心事折磨的血压居高不下!

几个深呼吸,平复情绪。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他不是一个人,他身兼养家糊口的重任!怒火只会吞噬理智!

朱厚照越来越理解太祖、太宗监视百官的行为了。

草!

不能让他一个人堵心。

朱厚照腾的从沙发椅上弹起。“唰唰”在宣纸上龙飞凤舞。

“把这两份内容分别送到《京报》和《大明报》。让他们必须刊登在明日的头版头条上。”朱厚照讥诮地冷哼一声,“让《京报》发布‘一千两一篇润笔费’的征文活动。主题就围绕官员的‘三从四德’进行。”

官员的……三从四德?

段聪压制不住好奇心,往宣纸上瞟了一眼。

“服从大局、遵从律法、顺从民意。修为人之德,修为事之德,修为学之德,修为官之德。”

真的是三从四德。

朱厚照冷笑道:“官员们要学习女子,把‘三从四德’刻在骨子里!”

“奴婢立刻去办。”刘瑾逃也似的离开。刘瑾压根想不到几句话能激怒小爷。小爷到底生什么气呢?

朱厚照眯起眼斜视段聪:“想办法让官员们知道,刘瑾从中挑拨本王的百官之间的关系。”

“另外找机会提醒刘瑾,本王不喜欢内臣和外臣关系过近!父皇仁厚,处置何文鼎的时候毫不留情。更何况本王!”

段聪愁眉苦脸地接下这两个差事。

《大明报》由礼部负责日常刊发。焦芳把这差事牢牢捏在手里。刘瑾来找他时,他还以为升任工部尚书的事有眉目了。

“难怪今早听到喜鹊在叫。刘公公快请进!刚拿到一罐从云南送来的好茶,刘公公一起品品?”焦芳殷勤地迎接刘瑾到来。

焦芳需要刘瑾打探太子动向。刘瑾需要焦芳替他分析太子言行的背后的深意。政治上是同盟。私底下两人还狼狈为奸,从商人手里捞走了不少好处。尤其在长芦盐场的拍卖上!

“你听到的是乌鸦才对!小爷发火了!咱家都不知道哪句话触怒了小爷。”刘瑾急得团团转。

焦芳闻言楞了一下:“公公说了什么?”

“也没什么。就是转述百官对马文升疯癫的猜测。小爷知道后,让咱家把官员的三从四德送到报馆。命报馆必须在头条头版上登出。”

“三从四德?”焦芳耳朵嗡的一下,被雷到了。

逐字逐句看完后,焦芳笑道,“公公安心。太子不是生您的气。百官不消停,太子不高兴了。”

刘瑾松开眉头喜道:“真的?”

“千真万确。工部尚书一职,很快会空出来。”在焦芳眼里,工部尚书曾鉴犯了“三从四德”中的多条。致仕只是早晚的问题。

“那就好。咱家先要去一次《京报》。今晚咱家不当差,晚上见面再聊。”喘喘不安的刘瑾整个人松快了。

焦芳把人送出去:“今晚醉香楼不见不散。”

刘瑾把“三从四德”送到《京报》立即离开。现在京报的总编是最看不惯宦官的胡御史。胡老先生见一次刘瑾敲打一次。刘瑾最不爱和他打交道。

胡老先生在都察院任职多年,和朱厚照也有过几次“交手”。从未发现朱厚照有单纯发火泄愤的时候。

“太子发火,必定有所大动作。快去司礼监把温公公找来。”

胡老先生已经辞官,又在太子的产业《京报》当主编。没有不能联络内臣的顾忌。温祥现在身兼司礼监秉笔太监,消息一定很灵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